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冰 《法律科学》2009,27(4):98-103
民事生活领域中在私人财产权与国家财产权的中间过渡阶段存在着以公用资源为客体的公用财产权。自然状态下公用资源的特殊性与权利状态的制度设计之间不能有机融合,公用资源不得不长期处于自然使用状态而难以进入传统私权调整的层次。市场化的语境中,民法契约制度与物权制度为立法者提供了通过私权机制调整公用资源利用方武的可能性。只有事实支配符合规范的支配,事实的排他与规范的排他一致时,公用资源的私权调整机制才能获得法律上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刘瑾  刘辉 《行政与法》2010,(11):80-83
随着经济的知识化与全球化,企业竞争的核心已围绕着技术创新展开。民营企业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拥有和行使知识产权。本文通过对"正泰诉施奈德"案例的思考,分析了知识产权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探讨了技术创新导向下民营企业如何制定和应用知识产权战略,分析了浙江省地方立法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一样具有私权的属性。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区别于其他民事权利而有其特殊性,以致于有些学者在不否认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的前提下提出了知识产权的公权化理论,并试图用该理论来解释一些知识产权面临的新问题。知识产权的公权化理论是对私权理论的一种错误的解读,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或者会具有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key explanation for the growth of private policing in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 - the influential mass private property thesis (Shearing and Stenning 1981). The discussion of private policing in Western Europe still tends to b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ories develop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context, theories which may be problematic in the contrasting legal, soci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of Western European n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urocentric theories has to date been inhibited by the relative paucity of empirical data on the rise of private policing in European countries. Recent research in Britain (Jones and Newburn 1998b) has begun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d to map out some important contrasts with the North American experience. By considering these contrasts,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some key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private policing i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us provide a more contextually-grounded series of explanations for what is happening to policing.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Professor of Urban Social Policy  相似文献   

5.
文物的私法问题研究——以文物保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雪 《现代法学》2007,29(6):136-146
文物作为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应对文物危机需要采取公法调控方式和私法调控方式,其中私法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物保护视角下,文物私法关系的法律调整需要在遵守普通私法规范的基础上去契合"保护文物"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因而文物保护在私法调整上呈现出一些自身特点,表现为对文物的私法规制主要通过对文物所有权的法律构造作出特殊的安排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遗产分割中的归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的“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税法与私法本质上应为统一,并具有内在、广泛的联系,其本源就在于“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利益与私有财产权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石佑启 《法学论坛》2006,21(6):74-81
公共利益需要构成限制私有财产权的理由。保护私有财产权,必须防止公共利益的无限扩张及公共利益的误用与滥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遵循利益衡量原则、比例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协调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并借助于宪法解释制度明确公共利益的涵义,通过具体立法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保障公共利益设定的合宪性。  相似文献   

8.
Friedland  Julian 《Law and Critique》2001,12(2):185-199
This paper provides a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no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sed on the consequences of Wittgenstein's “private language argument”. The reticence commonly felt toward recent applications of patent law, e.g., sports moves, is held to expose erroneous metaphysical assumptions inherent in the spirit of current IP legisl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modern concep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a kind of natural right, stems from the mistaken internalist or Augustinian picture of language that Wittgenstein attempted to diffuse. This view becomes persuasive once it is shown that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gument against private language must include Wittgenstein's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will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It is argued that original thought is not born by decree of the will, but engendered by a public context of meaning and value. What marks a person as a genius i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Wittgenstein, not some sovereign capacity of conceptual world-making, but merely a propitious dose of intellectual courag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
胡开忠 《法律科学》2007,25(3):3-10
保护和弘扬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多样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形成,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会破坏文化多样性.反过来,文化多样性为知识产品的创作提供了源泉,为知识产权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改革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来维持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东 《河北法学》2007,25(11):10-13
我国最新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公诉和自诉的规定,旨在切实保障知识产权被害人的刑事自诉权.然而,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案件极其罕见.认为在适用现行程序法规定和证据规则的条件下,知识产权遭受侵犯的被害人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因此,中国在今后制定或修改法律时,应当确立新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从根本上减轻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刑事自诉人的举证负担.  相似文献   

11.
论私人财产权的法律确认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永宏 《现代法学》2003,25(6):104-107
私人财产权指公民个人享有的财产支配权、投资权和收益权。没有法律依据和未经法定程序均不得对私人财产进行征收、没收、查封、扣押、冻结、限制等。目前对私人财产权的法律保护的需要加强。应当通过对现有宪法、民法等部门法及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 ,加强对我国公民、个体业主、私营企业财产权的全面、系统、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章凯业 《法学研究》2022,44(1):205-224
将版权的功能等同于鼓励创作,是对现实的过度简化。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个体的创作受到多重动机的驱使,版权只扮演着一个相对边缘性的角色。版权更重要的向度是在产业领域,其作用是在媒介稀缺和信息传递依附价值传递的产业环境下,确保知识的大规模商品化得以顺利进行,后者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知识的存量和传播范围,同时强化和扩大了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地位和范围。当前的媒介充裕和创作传播手段的分散化,催生了大众化创作,并使其成为自媒体时代公众之间重要的对话交流形式。同时,互联网的零边际成本和平台的网络效应与版权相结合,提高了版权人垄断定价的能力和网络版权的市场集中度。版权与文化繁荣的关系,需要在新的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类型化分析。一个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的规模化大市场、低成本的知识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国家的支持和反垄断介入,是目前我国进一步实现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对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以创意成果为客体的知识产权,通过保护方法的恰当选择和保护策略的实施,不但可以使创意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全方位的保护,还可以为创意灵感的产生、创意成果的转换、创意经济价值的实现营造出一个稳定、和谐的外部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知识产权是否能够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仍存有争议.探析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的缘由是厘清选择何种保护模式必要的举措.社会正义是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采用分类保护方式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私有财产权与法律改革--1978-2003中国法律改革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1978年至2003年的法律改革是围绕着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来进行的.私法领域的改革确立了私法财产权,公法领域的改革确立了公法财产权.私法财产权和公法财产权的结合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制度.2004年通过的宪法第22条修正案同时规定了私法财产权和公法财产权,是对中国25年法律改革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遵循与超越:对知识产权法与财产法原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法律科学》2004,22(1):100-106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价值观和目的主要表现为在调整与智力成果相关的法律关系中体现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理念将贯穿在知识产权法原则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法学杂志》2012,33(5)
知识产权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问题,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共享性、实用性与低价性,当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在乡土社会的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知识垄断、规律理性与权利至上的文化挑战时,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必须通过充分解放思想与大胆创新的方式和谐崛起,突围垄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石佑启 《河北法学》2007,25(3):21-25
私有财产权是个人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是财产作为物的权利,而是人作为人支配物的权利,是一项基本的人权.财产权与生命权和自由权一道被称为三大基本人权,是人权大厦的基石.财产权又构成生命权、自由权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生命权、自由权自然延伸的结果.没有财产权作为基础的生命权和自由权是不现实的,财产权越安全,生命权就越有保障,自由权就更为真实和牢靠.  相似文献   

19.
私法的重要目的与任务是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保护不动产财产权。在现代社会,财产权负有社会义务,其行使自由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已成为人们共识。为此,各国私法在对财产权行使自由保护的同时,普遍加强了对财产权尤其是不动产财产权行使的限制,并不断提出更高层次的限制要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禁止权利滥用、公序良俗与诚实信用、情势限制与容忍义务等基本原则。只有有限的自由与适度的限制,才能达到社会各利益主体间的平衡,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汉东 《法学研究》2007,29(6):3-17
文化传统保护与文化发展选择是国家文化主权的基本内容;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权利和自由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知识产权对文化创造参与者的支持和激励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多样性公约》以主权和人权作为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本举措,并以对艺术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补充措施,由此构建了一个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多元权利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