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鲁伯特·克罗斯、J.w.哈里斯 著,苗文龙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法理学的另一种分法是将其分成特别法理学和一般法理学。特别法理学关注的是某一法律制度的基本假设,而一般法理学涵盖范围则更宽。按照奥斯丁(Austin,1790。1859)的看法,一般法理学研究成熟法律制度所共通的“原则、观念和区别”。本书所确定的研究范围是英国法中先例的运作。  相似文献   

2.
法律行为是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法学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法律行为理论却是我国法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尤其缺乏对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及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模式的系统研究,不能为各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法律领域的行为提供一般理论。同时,现有的理论与部门法理论又很不一致,这无疑会影响我国法律调整的效果,影响法治进程。如何使法律行为成为各部门法行为的共同上位概念,实现对部门法的指导,改变法理学与部门法学脱节的状况,为未来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我国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邵莹 《新东方》2007,(9):44-47
法律推理是现代法学、特别是法理学关注和研究的基本问题。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它以确认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则作为推理的已知前提,其目的是为法律判决的结论提供正当理由,以论证具体案件的判决结论的可靠性、正当性和合理性。法律推理有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之分,即本文所阐述的逻辑论证与经验判断。  相似文献   

4.
胡欣诣 《求索》2013,(1):192-194
如何理解和界定"法理学"一直是法学理论中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从语源学和学科史的角度考察"法理学"的语义变迁,从对各家观点的分殊与归纳中提取"法理学"的语义内涵,从与"法学"、"部门法学"的概念差别中反向锚定"法理学"的语义位置,将有助于从多个侧面凸显"法理学"之为一门以抽象的、共性的、一般的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本学术特点。我们的研究还试图对与"法理学是什么"有关的诸问题作出理论阐释,并由此对"定义偏好"的学术研究方法提出批评,以进一步强调应秉持从历史的和逻辑的形成过程来理解法学概念的学术态度及其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焯 《长江论坛》2007,(6):63-67
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法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作为其基本载体的《法理学》的方法论品质。而方法论品质不足则是国内《法理学》一个长期被忽视因而亟待改革的问题。范式是库恩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意指得到一批科学家或研究者坚定认可与信奉、足以成为人们解决特定问题的基本进路和分析视角的研究成果。范式具有强烈的方法论意义。国内《法理学》应当归纳和突显范式并以此提升其方法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作为分析实证法学派的奠基人,约翰·奥斯丁主张将法理学的对象限定在实在法的范围之内,倡导分析性的研究策略,以此构建一门独立的法律科学。根据他的讲义内容整理的《法理学的范围》一书传递了他主要的法律思想。尽管奥斯丁理论的不完备性招致了后人的诸多质疑和批判,但是他在法律研究中的去道德化思路,对法律形式和权威结构中强制要素的侧重以及对功利原则政治作用的推崇,在当下仍然具有理论启发价值。从奥斯丁理论中理解、体会和反思他的问题意识和政治关怀,将对我们检讨当下的法治实践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7.
杨知文 《前沿》2013,(2):71-73
与部门法学相比,法理学侧重研究法律的一般性原理.在与法律实践的关系上,法理学应当“返回法的形而下”,理应体现出能够回应法律实践的能力.从知识和理论传统看,法理学对法律现象的阐释涵盖了价值、规范和事实三个维度.法理学课程与教科书体系应基于对法理学学科定位及其内容基本构成的认识编排.  相似文献   

8.
阎磊 《桂海论丛》2012,28(2):102-106
契约是一种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又是私法自治的工具。法律行为制度在传统民法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法理学中有某种过度扩展法律行为概念含义的趋向。这不仅与民法学中法律行为本来的含义大相径庭,而且也有悖于英美法理学者的本意。法律行为是私法中独有的概念,只有私法中才有意思自治,才需要通过法律行为来表达。公法中,如行政法与刑法,根本不存在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余地,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法律行为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当防卫制度是一般防卫与特别防卫制度的结合。特别防卫制度是在法律规定的在针对正在进行的特定重大不法人身侵害等案件中的防卫人才有权实施的不受防卫限度、手段等限制的不承担防卫过当责任的一种特别防卫行为。我国防卫制度以一般防卫制度为基础,防卫过当的行为依然受一般防卫制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法律行为理论是法理学基本范畴之一,随着行为法学传入中国,我国学者亦重视对法律行为理论的研究。为了避免重复性研究,笔者不揣法陋,对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理论从研究意义、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分类、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1.
法律行为理论是法理学基本范畴之一,随着行为法学传入中国,我国学者亦重视对法律行为理论的研究.为了避免重复性研究,笔者不揣法陋,对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理论从研究意义、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分类、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暨"以人为本与法律发展"学术研讨会于4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作如下综述。一、以人为本与法律观变革与会代表从不同的视角,对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法学研究和法律发展的影响以及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李龙先生率先提出的人本法律观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法理学是法治的哲理性阐释 ,在法治进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它是法律素质和法律能力的培养者 ,可以扫除法盲 ,预防产生法律工匠 ,奠定了法律质量的基础。它是法律能量的启始者 ,对人们树立法律理念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法理学包含法学的崇高理想 ,是法律科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左秋明 《前沿》2010,(19):56-59
2007年度《法学家》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法理学论文,涉及到许多前沿问题: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社会,公私权力(利)的关系,人权和言论自由,三大传统法学流派研究,法治基本问题的法律监督。本文对其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简短述评,其目的是使法理学研究者能对近年来的法理学前沿问题有所把握,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辉 《求索》2008,(5):129-130
实现中国法理学的转型与重构,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治国方略转型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中国法理学的转型与重构,必须重新认识法和法律、法学的研究对象、法的本质、人权、权利与权力、法社会化与法治社会等法学基本范畴和法理学基本论题。  相似文献   

16.
法理学     
本书作者赞同这样的观点,法理学应以“一般法”为研究对象。所谓“一般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即法理学应是对古今中外一切类型的法及其各个发展阶段情况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私法的理念     
该书译者徐爱国教授在该书的《译者前言》中写道:“真正对民法的研究,停留在法条的整理和解释层面是不够的,民法不仅仅是现象的描述,而应该是私法规范与私法精神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私法的理念》值得我们去揣摩。从私法制度中寻找法律的精神,从法哲学的抽象中寻找法律实践所隐藏的意义,应该是民法学界和法理学界共同的任务。当民法学家和法理学家携手起来,  相似文献   

18.
崔灿 《重庆行政》2010,12(5):64-66
取得时效制度源自罗马法,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如今已为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所承袭,而在我国民事法律中至今没有规定这一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确立以后,取得时效制度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法律意义上的救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救济。法律意义上的救济指的是一种制度,而非物质帮助。它是指国家通过裁决社会上的争议,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从而使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者能够获得补救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是国家机关通过解决行政争议,制止和矫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侵权行为,从而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获得补救的法律制度。它是针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进行的法律补救,它是行政相对人在受到行政主体的不法侵害时所享有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手段。由法律所确定和规范的行政救济,就构成行政救济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法理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越 《公安研究》2000,(1):68-72
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历来是一切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即是从法理学的角度,着重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合理定位及其关系作一概括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