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西、北、东沿岸有阿塞拜疆、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南岸有伊朗。南北长1200公里,东西平均宽320公里。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剧烈,水面面积已由1929年的42.2万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里海油气资源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本文试图在介绍里海油气资源国际地位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环里海国家和域外国家围绕里海法律地位、里海划界问题以及里海油气资源归属权、开发权的角逐。一、里海油气资源国际地位的演变历程里海地处欧亚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和最大的内陆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苏联解体前,里海沿岸只有苏联和伊朗两个国家。苏联解体后,环里海国家有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不仅与俄罗斯有着长达72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而且两国在里海水域也存在着边界划分问题。与相对简单的陆地边界划分相比,里海水域的划界则要复杂和困难得多。该水域的划分不仅是哈俄两国的事情,同时也牵涉到里海沿岸其他三国。里海水域边界的划分问题只有在沿岸国家就其法律地位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的德国严惩战争罪犯,立法严防纳粹主义死灰复燃,历届领导人频频向俄罗斯等二战受害国谢罪,得到国际社会的宽恕。俄罗斯划清今昔德国的界限,以史为鉴,面对现实,着[未来,在德国真诚反省历史的前提下,改善和加强了俄德关系,造福两国人民,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乌克兰危机的历史经纬与现实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克兰政治危机迅速演变为美欧与俄罗斯之间争夺乌克兰的对抗,并导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这是近些年来推动世界格局进一步变化的重大事件,其后续效应深远。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加上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和西方插手而导致,如果乌克兰从此成为美欧同俄罗斯角力的前哨阵地,不仅可能导致乌克兰局势的进一步复杂化,而且也将毁掉美欧试图把俄罗斯纳入与西方合作的国际体系的希望。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还是在于各方通过谈判实现。从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冷战尚未结束;美国霸权还在衰弱;中国执行正确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相继宣告独立,成为5个独立的国家。独立以来,激进的伊斯兰宗教势力迅速泛起,严重地影响了这些新独立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并成为世人瞩目的一大焦点。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稳定的关键。它拥有该地区最多的人口和最强大的军队,与其他4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阿富汗接壤。其90%的人口是穆斯林,余下的人口几乎都是俄罗斯东正教徒,这基本代表了该地区的宗教人口构成情况。①然而,独立10多年来,这个国家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定,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面几乎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8.
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曲折演进之后,澳大利亚与朝鲜之间关系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澳朝关系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双方的国家利益诉求彼此对撞的结果,而澳美同盟的存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澳朝关系发展进程的整体状态。伴随澳大利亚介入朝核危机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其与朝鲜之间关系的发展态势也将愈发引起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简称“德左”)问题很快成为制约俄罗斯与摩尔多瓦关系的主要因素。在摩尔多瓦当前所处的地缘政治大背景下,尽管“5+2”磋商机制得以重启,但考虑到各方利益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问题的最终解决绝对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由此,俄罗斯与摩尔多瓦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难以形成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各个层面。在报告中,美国对中东地缘政治的考量仍是重中之重。反恐、伊朗核问题、中东民主化、伊拉克重建等仍是主导美国对中东战略安全观的核心命题。《报告》体现了美国对中东战略的历史继承、国家利益与价值观的现实权衡,以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重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13-16日,由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黑河市社科联协办的"俄罗斯社会发展: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在黑河召开.来自国内和俄阿穆尔国立大学的八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会长于沛,黑龙江省社科院院长曲伟和黑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国外尤其是西方学者抓住秘密报告50周年之机,在报刊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发表纪念性评论文章,对其进行再解读。一时间文章数量之众,观点区别之大,纷纷扰扰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再按照各学者的分析视角进行归纳与梳理,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解读秘密报告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历史影响、赫鲁晓夫的动机、苏联/俄罗斯政治演进的规律。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大致立场和态度,以及他们对其产主义的过去如此念念不忘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3.
一、俄格外交危机背后的矛盾与冲突格鲁吉亚原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这两个新诞生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峙几乎没有停止过,而且关系日趋紧张。2004年初,萨卡什维利通过“玫瑰革命”,当上格鲁吉亚总统。此后,  相似文献   

14.
空间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历史的积淀。俄罗斯"新欧亚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俄罗斯地缘政治学家亚历山大·杜金教授指出,空间是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是数量范围,而是质量范畴。杜金进而认为,空间的结构往往决定历史的结构,首先是政治历史的结构。据此本文认为,俄罗斯空间形成与拓展的历史基础是东欧平原,俄罗斯的空间扩张始于欧洲,沙俄帝国时期的空间扩张转向远东。沙俄兴于扩张,也败于扩张。苏联时期继续进行空间扩张,俄罗斯独立后其地缘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亚地缘政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沙俄时期、前苏联时期、中亚五国独立后的十年、“9&#183;11”事件后至今。中亚是我国近邻,其地缘政治的演变,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安全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故应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13-16日,备受瞩目的“俄罗斯社会发展:历史与现实”暨纪念《瑷珲条约》15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黑龙江省口岸城市黑河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河市社科联协办。共八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他们分别来自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及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却日益减少,而且人口结构开始老龄化状态,这些问题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俄中央政府为降低人口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自苏联解体后开始吸收外国移民,以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俄中两国在人力资源的引进和输出过程中应当力求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读厦门大学庄国土教授的新著——《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和一体化趋势》,让人耳目一新。该书在东亚区域整合大视野之下,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地理界限,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与苏联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联的现代化是俄罗斯整个现代化链条中的一环,是俄罗斯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试验。俄罗斯现代化的失败是因为传统力量的强大,迫使俄罗斯通过革命转换模式。而苏联现代化的失败,虽然有种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传统力量阻碍。俄罗斯传统力量在苏联时期的顽强表现,不仅仅是阻碍了现代化的进行,更重要的是扭曲了社会主义方向,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文化学角度看,俄罗斯传统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最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社会内部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俄罗斯不是求教于对外扩张,就是求救于内部的政治变革,即用人为改变生产关系的办法。这不是促进现代化的根本之路。从俄罗斯到苏联再到今日俄罗斯,要想搞好现代化,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排除一切传统力量的干扰,扎扎实实地抓好经济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既存在机遇 ,也有挑战 ,中国应积极寻求开展能源合作的途经 ,努力提高合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