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央视13套新闻一段采访实录被网民置放到网络上,河北武安发改局一位马姓科长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要么像背书,要么不吭声只微笑,引起网民热议. 大多数网民看到这位肥肥的马科长的窘相,都报以讥笑,认为其应对能力差,在央视记者面前像个弱智.但笔者不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2.
巴斯 《党建文汇》2013,(11):39-39
法国崇尚言论自由。那么,法国网民是否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在网上随意发帖呢?记者在法国一家新闻网站上看到一份网民跟帖必读的《节制契约》,提醒网民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前必须仔细阅读,严格遵守法律,维护公共道德。  相似文献   

3.
青山 《世纪桥》2006,(3):75-75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应邀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作为关心国事的一位中国公民,一位“资深”网民,我对总理记者招待会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4.
长平 《廉政瞭望》2010,(14):31-31
“主任被人肉了,”央视记者李小萌以同情的口吻发了一条微博,“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这条微博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5.
最风光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这不,又一个领导干部只因一句“一般的群众,不能打局长的电话”,就被停止了领导职务.这个叫陈桂光的福建省长乐市环保局局长可能万万没有想到,给他打电话的群众,碰巧是个记者,而这个记者又把电话录音发到网上,于是遭到了网民的猛烈炮轰.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内数家新闻网站转载了一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厦门市的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栽进一个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对这名摄影记者的做法,网民们褒贬不一,争论的焦点是记者传播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心之间应如何平衡的问题。这些讨论涉及的问题也困惑着许多媒体工作者,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面对水坑,记者是只管报道新闻,还是去提醒路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记者的身份谈起。记者的身份是多重的。首先他是一个公民,这是自然身份;许多记者还是党员,这是政治身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记者”是他的职业身份。多重的身份决定了社会对记…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30日上午,郑州·电视台记者在郑州新开通的地铁一号线采访时,偶遇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于是做了采访。新闻播出后引发轩然大波,明明是正面新闻却引来网民的嘲讽和笑骂。  相似文献   

8.
拍案惊奇     
1杜撰法条近日,有网民发帖反映,北京昌平区阳坊镇政府在对一处生态大棚项目强拆时,出具的《强制拆除决定书》竟然依据两条不存在的法条,这也被称为"史上最牛政府公文",后经新华社记者核实。该镇政府出具的这份强拆决定书,日前已被法院  相似文献   

9.
张鸣 《学习月刊》2009,(3):16-16
2008年年头与年尾两个标志性事件.唱主角的都是官员.一个是辽宁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一个是南京一个区的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前者干的事动静比较大,派人进京拿记者,后者似乎什么都没干.只是开会说了不中听的话,网民们发现他桌子上面摆的香烟,是极品至尊.150元一包的.于是,又“人肉”出了他的手表,他开的汽车.据说都是超级名牌.事态还在发展中,尽管周局长已经销声匿迹.但网民们一点歇手的意思也没有.大有不获全胜。势不罢休之意。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4):44-44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委组织部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其中有农村、机关、企业、学校、民主党派、大学生“村官”、媒体记者、网民等各界代表,来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走进组织部”活动。他们在听取了市委组织工作情况介绍后,又走进组织部的14个职能处室参观。“没想到组织部的办公条件这么简朴,部长的办公室和一些企业老总相比真是差远了。”  相似文献   

11.
拍案惊奇     
杜撰法条 近日,有网民发帖反映.北京昌平区阳坊镇政府在对一处生态大棚项目强拆时,出具的《强制拆除决定书》竟然依据两条不存在的法条,这也被称为“史上最牛政府公文”,后经新华社记者核实。该镇政府出具的这份强拆决定书,日前已被法院判定违法。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节期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通过省内主要新闻网站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向网民拜年。  相似文献   

13.
近日,日本电视台一档节目发布了一份名为"全球说谎国家"的排名名单。名单中没有提到中国,但日本却排在第4位,远远超越韩国,成为了亚洲国家中"最爱撒谎的国家",这引发了众多日本观众及网民的争论。有网民认为,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核事故中的表现以及日本政客的言论,均属于撒谎范畴。但也有网民对韩国排  相似文献   

14.
缪建 《世纪桥》2009,(17):12-14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民反腐是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体制内反腐的有益补充。网民反腐具有主体强大、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自制力不够、公信力不足、执行力缺失等先天不足。这一特性决定了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回应网民的反腐热情,主动介入,及早立案,迅速查清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对网民反腐加以引导和规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将网民反腐纳入反腐的大框架,构建立体化的反腐倡廉大格局。  相似文献   

15.
缪建 《世纪桥》2009,(18):12-14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民反腐是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体制内反腐的有益补充。网民反腐具有主体强大、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自制力不够、公信力不足、执行力缺失等先天不足。这一特性决定了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回应网民的反腐热情,主动介入,及早立案,迅速查清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对网民反腐加以引导和规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将网民反腐纳入反腐的大框架,构建立体化的反腐倡廉大格局。  相似文献   

16.
目前,网络群体事件处于高发阶段。网民攫取社会生活中某一偶然事件,籍维护社会正义之名进行网络动员,从而发展成网络群体事件。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社会正义感具有真实性与不真实性、理智性与非理智性并存的特点,因此处理网络群体事件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网民社会正义感密切相关。培育网民正确表达社会正义感,首先要正视网民的正义诉求,其次是积极引导网民正确表达正义意愿,最后是社会管理部门要保障制度正义。  相似文献   

17.
白杨林 《党课》2012,(17):108-109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民众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谣言”这一怪胎也层出不穷,似毒品一般误导着网民,不但降低了网络公信力,污染了网络环境,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国家形象,给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伤害。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其中18—24岁的网民最多.占31.8%.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青少年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作为国家未来之栋梁的青少年,无疑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生力军,是互联网络各项应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开放性和无政府状态带来了许多棘手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面对日益庞大的网络社会和网民群众,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走一条"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的网上群众路线,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法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两会"前夕,中国人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庭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走进直播间,与亿万网民在线唠"家常".网民直言不讳,总理实话实说,诸多家事、国事、天下事豁然明了.网民对此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