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承艳 《学理论》2012,(20):6-8
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城市管理执法中由于民族习惯引发的纠纷较多,构成城市管理的特殊问题,这些民俗习惯将渗透于案件的执法管理过程,形成特殊性。基于此,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的执法管理,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习惯尤其是民族禁忌,采取变通执法,做到国家法律与地方文化习惯的兼容,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执法达到和谐目的。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职业习惯对于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如果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如何制定切实可行培养机制。本文仅以计算机专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职业习惯进行探索,以期为其它专业找到可以借荐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道德习惯是指后天逐渐养成的与道德行为方式有关的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道德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道德习惯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道德体验是领导干部道德习惯养成的情感诱因,道德强化是领导干部道德习惯养成的外部导向,道德自律是领导干部道德习惯养成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4.
冯艳萍 《学理论》2012,(22):148-150
在大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培养良好外语学习习惯的现象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介绍了习惯的作用和影响,指出大学生的外语学习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大学新生应养成的良好外语学习习惯及培养这些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潘润全 《学理论》2023,(6):49-53
渔业习惯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在民事司法中可以发挥规范与事实两个层面的作用。但存在渔业习惯为当事人所不悉,法院运用渔业习惯时说服力不足,证明难度大,未区分民事与商事,以及缺乏对有悖公序良俗习惯的纠正与阐明等问题。所以,应不断推行民间习惯法“下乡”,运用渔业习惯时法院应做好个案调查,处理好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准确识别民、商事习惯,结合《民法典》相关习惯条款说理,规范运用渔业习惯应用案件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6.
蔡丽娜 《学理论》2011,(26):65-6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扩大和开放,频繁的商事交易所产生的纠纷需要提高司法审判效率以与之相适应。目前我国商事审判中法官运用交易习惯存在困难和障碍,完善我国交易习惯司法适用的对策有:建立交易习惯案例指导制度;进行交易习惯的类型化研究;建立交易习惯司法适用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7.
唐春翔 《侨园》2014,(7):53-53
那一日。我与一位人类史学者"不期而遇"。我:"人类是两条腿的高级动物,为什么有时候习惯于爬行?"学者:"大抵是因为人还不习惯做人吧。"我:"人,即人自身,怎么不习惯做人?"学者:"由于生存等诸多原因,人类常常怀念自己的祖先;这种怀念有时就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类的灵魂,于是人类就学起了祖先曾经爬行的模样。"  相似文献   

8.
德高望重的中国民主促进会卓越领导人、世人敬仰的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智慧宝库,内容极其丰富、深邃。本文仅就宝库中“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这一命题及其在今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现实意义,谈一些粗浅的学习体会。 (一) 什么是习惯?孔夫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汉书·贾谊传》)叶老在1945年7月发表过一  相似文献   

9.
习惯是逐渐养成,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 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影响因素是关系到能否养成体育习惯的关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有运动习惯的大学生将习惯的养成归结于内在驱动因素,无运动习惯的大学生将原因归咎于外在影响因素。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佳红 《学理论》2009,(27):203-205
外国法割史研究的传统观点认为习惯是英国法的一种重要渊源,但对于习惯何以成为一种法的渊源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本文通过合理界定法的渊源的概念以及引入习惯成为一种法的渊源的确认标准,对习惯作为英国法的渊源的历史基础,证明习惯存在和效力的标准,对习惯作为一种法的渊源的质疑以及习惯和立法、先例在法的溯源体系中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考察,从而得出结论:习惯在法理上是一种重要的法的渊源,但在英国当代的法律实践中,它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相似文献   

12.
薛娟莉 《各界》2007,(6):120
该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谈到对生字新词的预习,其次谈到预习质疑的培养,最后谈到培养预习中查阅资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一直这样认为,人格,无不是在热爱中生辉;力量,无不是在激情中凝聚;事业,无不是在执著中成就。当有一天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相逢,自己的激情便有了新的去处,就开始了执手前行的约定:习惯于基层一线洞察发现,反复间不知是工作还是生活;习惯于每天夜深凝神静思,恍惚间不分是今朝还是昨夜;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5)
主要以主题班会内容为核心,通过对期中抽考成绩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目前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与原因,认清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摒弃不良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5.
郭晓红 《各界》2009,18(12)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以及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影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原因,并对高校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美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和中国人有好多习惯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比如姓名,我们习惯把姓放在名的前面,而美国人则把姓排在名的后面。又比如寄信,我们写地址的习惯是由大到小,先写国家,再写省,然后市、县、街道、门牌号、大厦名称、楼层、房号,最后才  相似文献   

17.
刘庆民 《各界》2008,17(10)
培养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并坚持各种途径的言语积累,储备言语材料,奠定语感基础;各种读的习惯,包括朗读、默读,尤其是品读、背诵,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和有效手段,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在培养语感过程中借助生活体验,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培养,会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感积淀和独特感受,提升学生语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7,(4)
正母亲离开我们已经许久了,但在我的手机里,依然保留着她的电话号码……每每看到这11个阿拉伯数字,就会想起母亲病危的那些日子,清晰如昨。每天早晨,我习惯在7:30分前到达母亲家去探望她。那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数九寒冬。母亲早已起床了,她早已习惯在这个时间等候我的到来,她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虽然年过八旬,却一直保持着整洁的习惯。看到我进屋,母亲就从厨房里端来桂圆、栗子放在我面前。虽然我已年过不惑,但母  相似文献   

19.
吴洋 《学理论》2010,(13):163-164
观察生活是表演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好地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5)
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分析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及态度。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几乎没有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但他们总体对于英语课外兴趣阅读的态度却较为积极。影响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和态度的最显著因素是能否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能力而又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