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江华 《中国民政》2022,(10):48-49
<正>陪伴、倾听、援助,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童伴妈妈”、社工站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着力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他们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亲人,陪伴孩子们成长;他们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好朋友,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他们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守护者,保障他们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诗人。其诗每独出机杼,新鲜活泼,时人目为“新体诗”,诗史上称之为“诚斋体”。本文拟对其诗歌内容方面的特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抒发童心未泯的情怀 清人吴乔说杨诗中有“儿童语”。的确,诚斋诗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就是细细娓娓地描写儿童的美妙与真挚。阅尽人世艰辛坎坷的诗人,何以对孩子们的生活,倾注无限的深  相似文献   

3.
3.7亿人,这是目前中国儿童的数量,比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全国的人口还要多,约占世界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生存安全备受关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一则“四成儿童服装不合格”的消息不合时宜地被披露。然而,服装问题不过是诸多儿童安全隐患的冰山一角。不洁食品、问题玩具、交通事故、校园安全,一个个隐患和陷阱随时等待着孩子们掉进去。他们已经逐渐被诸多的安全“杀手”包围了。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许多儿童诗里都充溢着快乐,如“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等,我们不禁深思:古代儿童的快乐密码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芮芝  贺亚生 《人权》2005,(2):46-49
孤残孩子能走入社会吗?他们能比在福利院过得更好吗?他们能够得到“爸爸”“妈妈”悉心的关爱呵护吗?只要你到北京市大兴礼贤镇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亲身感受一番,亲眼看看“家庭寄养”中心孤残儿童的生活,你的疑问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在这里,你将看到“有了家”的孤残儿童们所得到的真挚的人间温情,你会为这些孩子们庆幸,真诚祝福他们真的有了“一个家”,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父母”。你将真正感受到,大兴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主任马凤英为实现“愿天下孤残儿童都能找到一个家”的美好愿望所做出的奉献和取得的成果,为她那颗充满爱的拳拳之心而深…  相似文献   

6.
徐娜 《中国减灾》2006,(6):24-27
3.7亿人,这是目前中国儿童的数量,比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全国的人口还要多,约占世界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生存安全备受关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183;一”儿童节,一则“四成儿童服装不合格”的消息不合时宜地被披露。然而,服装问题不过是诸多儿童安全隐患的冰山一角。不洁食品、问题玩具、交通事故、校园安全,一个个隐患和陷阱随时等待着孩子们掉进去。他们已经逐渐被诸多的安全“杀手”包围了。  相似文献   

7.
信息互联网     
《中国妇运》2012,(1):47-48,36
全国妇联 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颁奖晚会在京举行。11月23日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们一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颁奖晚会”隆重举行。晚会揭晓了“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他们是1981年至2011年间在中国儿童慈善事业,特别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组织实施的公益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各界爱心个人和群体。  相似文献   

8.
樊文 《中国民政》2022,(11):44-45
<正>六月的阳光,因为孩子们的笑脸格外灿烂;六月的天空,因为孩子们的节日分外湛蓝。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孩子们迎来了第72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今年的“六一”,恰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各地民政部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和走访慰问,点亮了孩子们的节日,让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和所有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节日,用特别的爱守护童心,  相似文献   

9.
<正>6月1日,在江西省遂川县雩田镇横岭村“童伴之家”,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正在开展“护童成长”迎“六一”主题活动,志愿者们与留守儿童一起快乐游戏,分享节日蛋糕,为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江西省遂川县自2020年7月,被列为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的“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区)以来,强化改革思维,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新体系,儿童工作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如今,不论是学校、还是乡镇,随处可见“护童成长”队伍和活动,他们用精准的关爱,精细的服务呵护儿童,让爱不“留守”。  相似文献   

10.
幽默天地     
现代儿童 有两个儿童在交谈:“听说,我们的祖先那时没有电,没有立体声收音机,更没有彩色电视机。我真不明白他们怎么能生活下去。”“所以他们都死了。”  相似文献   

11.
许文骏 《群众》2017,(18):69-69
NOS是荷兰国家电视台,意识到面向成人世界的新闻联播对儿童观众而言晦涩难懂,担心荷兰儿童与时事脱节,自1981年开始,NOS为9—12岁年龄段的儿童观众量身制作了儿童新闻联播(Jeugdjournaal直译“青年杂志”),旨在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考虑到孩子的注意力和作息特征,节目在孩子们晚餐前6:45播出。在短短10分钟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国际大事、校园动态、奇闻趣事等许多信息。既然是儿童新闻,那么不论是新闻题材、播报语言、主持方式等,都以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  相似文献   

12.
开学就上四年级的怀晋华因为优异的成绩被学校评为了“校星”,谁能想到出色的他曾经是一个四肢软瘫、不会说话的孩子。“是郭妈妈改变了这一切”。“郭妈妈”是山西省残联脑瘫康复医院的一位医师,接受康复治疗的孩子们都叫她“妈妈”。提起她,孩子们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她同自己的妈妈一样亲,怕是因为每天为他们治疗的“郭妈妈”用银针扎的他们好疼。15年来,用这手中的银针,“郭妈妈”已经先后救治过3万余名脑瘫儿童,其中最小的仅仅出生18天。现在,已有1万多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郭妈妈”叫郭新志,是我党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山西省…  相似文献   

13.
晚唐五代的诗僧非常推崇诗歌,首先他们认为诗 歌是“经天纬地物”,是一门大业、伟业,并首创“诗业”一 词;其次,诗歌是他们生活的主题,他们日日沉溺于读诗学 诗、写诗吟诗、评诗论诗,热衷于相互寄赠、索阅诗作,热衷 于请人题序或为人作序,热衷于组织诗社;另外,诗歌是他 们的第二生命,是他们死后的安慰和寄托。  相似文献   

14.
工作畅想曲     
在孩子们眼里 ,年轻、漂亮的老师也许是他们心中最有吸引力、最得意的玩伴了。然而我的年龄和相貌 ,却与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相差甚远。4 0多岁的人了 ,青年时代的梦想 ,那火一般的激情 ,已经被繁忙的工作、无情的岁月一点点地吞噬了。但最终我还是悄悄地保留了一件最珍贵的宝贝———一颗永远的童心。如今的我 ,还在第一线担任班主任的工作 ,我乐观而愉快 ,因为喜欢孩子们 ,特别是喜欢和他们一起追逐嬉闹 ,“开火车”、“钻山洞”、“猫捉老鼠”、捉迷藏、滑滑梯、荡秋千、踢皮球……总之 ,在游戏场上 ,自由而愉快的孩子们总少不了我这…  相似文献   

15.
历届特奥运动会都有一个“神秘”的妈妈团,这个团的成员都是特殊孩子的父母亲人,孩子们参赛特奥会,他们则追随者孩子们的脚步,挂着“特奥家庭”的证件,自费组团与孩子们共同征战赛场,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孩子们随着特奥运动一点点地进步,家长们相互支持,与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中共同成长.她们努力地刻意地不去过分担忧孩子的未来,却是所有智障人群家属的忧虑——“我们在慢慢老去,孩子却没有长大.未来,我不敢去想的事情,会在每个深夜涌上心头,挥之不去.我老了,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希望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对流浪儿童和孤残儿童,党和政府、社会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有效帮助他们也是民政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做为媒体,我们理应把更多的目光和镜头投向这些特殊困境下的孩子们,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本刊记者先后走进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采写并将陆续推出这组特别报道--《关注特殊困境下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11,(10):4-4
刚过去的教师节里,很多老师都收到了节日祝福,不过有一群特殊的老师,却在以心理辅导的方式给自己加油鼓劲。他们的“学生”是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和孩子们说上一百句话,也许得不到一句回应,然而,老师们凭着信念和爱心坚持着。  相似文献   

18.
关于儿童早熟,近来话题不断,一会儿有人撰文提醒,孩子吃炸鸡块容易性早熟;一会儿又有报道披露,某小孩误用丰乳霜而导致性早熟.性早熟事关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确实不可掉以轻心但早熟的根源弄清了,还是容易防患于未然、“对症下药”的。而孩子们的“钱早熟”现象则使许多成年人忧心忡忡_有位叫李钢的作者曾与一个口齿伶俐的早熟儿童进行了一番对话_李钢想必感触颇深,便将他们的谈话整理成文,发表于报端。这里不妨引述其中一个主要片断:“你的理想是什么/’(笑起来,很干脆)‘将大钱,”“我是问你将来想当什么样的人,比如工程…  相似文献   

19.
朱一平 《公民导刊》2011,(11):47-50
第一次走进重庆市盲人学校,以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没有光明的世界里,一讧将是晦暗无色,甚至连声音也消失了。走过一段安静的支马路,进入盲人学校,刚好是课间休息时间,长笛、小号、黑管等乐器的吹奏声此起彼伏,仿佛来到了音乐学校,一看是盲孩子们在练习演奏!在教室的走廊上,孩子们蹦蹦跳跳,快速走动快速上下楼梯,细观,他们都...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已经来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儿童家长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共同庆祝这一专属于孩子们的节日。保护儿童权益、关爱儿童成长是设立儿童节的初衷。对于儿童工作者来说,这个节日的到来,让他们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