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焦平贵 《学习月刊》2013,(11):34-35
孙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学家,很重视和强调将帅的作用。他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选拔将帅的五条标准,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在孙子看来,只有具备这五个条件,才是合格的将领。这五条标准,后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在论及将帅任职资格时,曾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五大素质要求,认为将帅只有具备这五项条件,才可能在战争中决战决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重新认识"智信仁勇严"五大素质要求,对提升领导者的非权力领导力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在论及将帅任职资格时,曾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五大素质要求。认为将帅只有具备这五项条件,才可能在战争中决战决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重新认识"智信仁勇严"的五大素质要求,对提升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家海 《求实》2012,(Z1):237-238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军心者得胜利"。自古侯王将相都把这句话视为至理名言,作为治国、治军的法宝。作为"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娇子,不可用也。(《孙子兵法。地形篇》)。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军事著作,"爱兵如子"的军事伦理学思想是历代军事家所达成的一致共识。素以文明之师、威武之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军事历史的舞台上,只有那些真正体现兵家智慧结晶的精品才能跨越时空,魅力永恒。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孙子兵法》无疑就是这样的精品。《孙子兵法》共13篇,约6000余字,从《计篇》开始,列《用间篇》结束,"知"字贯穿于全书首尾,其论说的基点始终在"知"。知为体,谋为用,知而能谋,谋而后战,战而后胜,千里杀将,巧能成事。因此,"知"始终是战争制胜的前提和关键,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6.
正《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写的一部著名的兵家专著,共分十三篇,篇幅短小却包含着深刻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杰出的军事名著。在管理方面,《孙子兵法》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治的重要战略思想,这对我们今天,大到管理国家、军队,小到维系家庭的和谐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孙子兵法》强调在管理中要做到"文武兼治",将"文治"与"武治"相结合,发挥二者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正>《孙子兵法·用间篇》记载:“殷之兴也,伊挚在夏。”这里的“伊挚”就是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所谓“伊挚在夏”,指的是伊尹深入敌国,长期为商汤搜集军政情报,这些情报对商汤灭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子将之作为例证,并发出如此感叹。  相似文献   

8.
夏明星 《党史博览》2021,(12):22-26
1942年12月中旬,时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年届五旬,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欣然赋诗《况刘伯承将军五十寿辰》,由衷赞佩:"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在陈毅心目中,刘伯承谈兵论战,足可比肩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吴起.的确,刘伯承深谙孙武兵学巨著《孙子》 (又名《孙子兵法》),还曾经立论评价:"在中国,兵家大凡论兵,没有不祖述《孙子》的." 所谓祖述,意为尊崇和效法前人的学说或行为.作为红色兵家代表人物,刘伯承同样祖述《孙子》,尊崇和效法孙武的用兵之道.  相似文献   

9.
择人任势与人才群体管理──读《孙子兵法》札记梅汝莉《孙子兵法·势篇》提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认为一个善战的指挥员,亦或一个精明的领导者,不仅应当"求之手势,不责于人",还应当善于"择人而任势"。这一精辟论述,对如何...  相似文献   

10.
势,在《孙子兵法》中的基本含义是有利于目标达成的客观态势,造势则是管理者对诸多有利因素的综合把握和利用。“造势”是人们的通俗说法,在《孙子兵法》中的表述是“为之势”、“求之于势”、“任势”。势能够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强烈的作用。孙子说“勇、怯,势也。”(《势篇》)在战场上,具备了有利于取胜之势,士卒就能增进勇敢,而处在一种败势之下,士卒就容易变得怯弱。在学员管理中也是这样,具备了有利于学习的势,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教学任务就容易实现,而不具备这种势,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就会降低,学员管理工作也就有可能出现“用力不小,收效甚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作用,犹如人的耳目。而一个强大的信息情报网,就如同“千里眼、顺风耳”,使经营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容应付各种情况,掌握重要的先机,从而叩开通往财富的大门。《孙子兵法》所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于众者,先知也。”古代战争耗费巨大,往往举全国之力,争取一场战斗的胜利。所以,“爱爵禄百金,不知敌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用于现代的企业经营,也是完全适合的。美国著名的巨富亚默尔,在其一生中有两次靠准确掌握和分析信息而发大财。一次是南北战争末期,…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在中外军事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古代军事名著。虽然它从战争需要出发,着重阐述军事战略原则,而就国家的行政管理本身未作全面论及,但它所阐明的理论原则的影响已超出了军事领域,我们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去研读这部兵书,仍能从中发现其深刻的现代行政管理思想内涵。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上下同心的组织气候。《孙子兵法》非常重视和谐一致的组织气候。虽然组织气候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概念只是在现代才被提出来,指的是基于组织成员的感情、态度、思想、精神、情绪而产生的普遍持久的行为气氛。但组织气候理论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就有所体现。《孙子兵法》提出了“道”的概念,并列之为“五事”——道、天、地、将、法之首。“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兵法·计篇》,以下只注篇名),意思说:所谓道,就是使广大民众与国君有共同的意愿,这样民众能为他死、为他生而不怕危险。这也就表明“道”的功能最终在于形成上下同心的组织气候,以此来达到民众能为君主的目标而奋不顾身的目的。并且不尽于此,《孙子兵法》还把这  相似文献   

13.
正《孙子兵法》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并认为,将帅的这五种素质,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必备条件。70年前,彭德怀指挥荔北战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在战役中显示的将帅素质和人格魅力,一直被人们称颂。把彭德怀的像拿下来,撕掉!时间进入1948年后,西北野战军全军上下斗志昂扬,从2月开始,西北野战军发动一系列攻势,连战连捷,消灭了国民党胡宗南大量部队,牢牢占据了西北战场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刚进入夏季,天就出奇地热了起来。为放松郁积的心情,我决定去拜谒位于惠民县城文化区内的孙子故园。于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满怀虔诚,款步而来。 孙子者,孙武也,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春秋末期齐国人(今山东惠民人)。孙武以其博大精深的“兵法十三篇”(即《孙子兵法》)为后人所推崇,奠定了其在我国军事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与文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有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它最根本特点,就是从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孙子兵法》理论体系的另一种归纳总结方法,就是按现代军事学的学科规定性来分析和揭示孙子学说的基本构成。《孙子兵法》,为什么到今天还受人关注,甚至运用?是因为其超越时空,生生不息,故成为跟我们今天生活仍有关系的一种文化积淀。这里谨就八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孙子兵法》中有关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并从中领略孙子思想方法论的高明深刻。另外,目前《孙子兵法》研究与运用上的确存在着多个误区,具体地说,存在着四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淡泊为怀     
黄起健在《今日海南》2007年第12期撰文指出,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尧被古人称为天下明君贤主之首,许由是传说中的高人隐士。尧辞让的可不是小官位,而是要把天下都让给许由。许由接着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是一部蕴涵着丰富的领导思想的军事著作,它所揭示的领导思想,经历了若干世纪至今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人启迪,值得现代领导者思考和借鉴。 领导宗旨。《孙子兵法》首篇《计》有云:“道者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所谓“道”,从领导学角度来看,可理解为正确的领导宗旨。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的是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之“道”。 决策原则。《孙子兵法》对领导者如何科学决策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知”的原则。《孙子兵法·谋攻…  相似文献   

18.
“保民”思想是孟子王道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寿在写作《三国志》时,充分利用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主要体现在陆凯等人的传纪中,其主要思想有二:(1)要保昊国,必先保昊民;(2)提出了“以贤为本”的主张和“保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管美国人如何对待雷锋,也不管美国人如何对待孙子,我们从中都可以看到对方一条清晰的思维主线:他们在竭力追求了解对手,竭力追求胜过对手。当我们在骄傲自己辉煌的民族精神文化遗产之时,当我们热衷于把《孙子兵法》作为一门高深学问加以学术式研究和理论意义评价之时,美国人却在从中国古老的军事理论中,发掘出指导现代军事行动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孙子不光是我们的“道”;我们还必须防备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的确是我们必须思索和必须警惕的。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有一部分"不",并不用作否定副词,不表示否定的意义。对于这部分"不",早前就有学者注意到并且进行了专门的讲解。王引之《经传释词》:"《玉篇》曰:‘不,词也。’经传所用,或作‘丕’,或作‘否’,其实一也。有发声者,有承上文者。"杨树达《词诠》于"不"条所列:"(六)语首助词。无义。与丕第二条同。(七)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