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甲午",一百多年来时刻触痛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记忆。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拥有当时世界领先水平铁甲舰队的"天朝上国",自认"倭不度德量力","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却反被日本这一"蕞尔小邦"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打败。今年,又逢甲午。3月3日至4月12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联合推出"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专题报道,连续刊发了金一南、丁一平、皮明勇、罗援、刘亚洲等一批军事研究名家关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军事新闻史上,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刘回年将军,是一位独特的人物。新华社60多年的历程中,大记者不乏其人,集将军和记者身份于一身的,只有他一人。 昨日的新闻,就是今日的历史。从邢台地震到1998年中国大抗洪,从人  相似文献   

3.
反映周恩来同志丰功伟绩的《风雨四十年》(第一部),于1994年12月16日在漳州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参加首发式的有原中顾委委员、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原国防大学纪委书记、中将周家鼎,中央文献出版社副总编镡德山,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4.
佚名 《党史文苑》2008,(1):53-54
《亲历八十年辉煌——为您讲述80幕经典军史背后的故事》(文汇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精选建军80年历程中的80个标志性、开创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瞬间,通过对历史见证人的采访,全景式地展示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本文即其中一幕。  相似文献   

5.
曹曦 《党史纵横》2002,(10):32-32
1950年10月,当美国军队入侵朝鲜北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刻,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新华社立即派出一批军事记者,奔赴朝鲜前线随军采访。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平壤分社和开城记者团的记者,活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大力报道中朝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的伟大胜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罪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经活跃在战地的军事记者陈伯坚,最先随军跨过鸭绿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采访了首批参战部队,他连夜写的《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新闻报…  相似文献   

6.
1921年生于安徽蚌埠的穆青,16岁时便参加了革命,25岁担任《东北日报》采访部主任。解放后,历任新华社华东分社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副社长、社长等职,一生写了大量影响深远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纪希晨,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入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记者.建国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8.
白木  劲松  蒋晔 《党史纵览》2002,(11):18-20
穆青,著名的新闻工作者,1921年3月15日生于安徽蚌埠,幼时随家人入豫,1937年参加革命,1946年担任《东北日报》采访部主任。建国后,历任新华社华东分社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副社长,1982年开始担任新华社社长一职。他写出了大量影响深远的新闻报道,在摄影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1996年10月,中国记者协会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近年来他的摄影作品展出不断,还出了不少专集。  相似文献   

9.
白木  劲松  蒋晔 《党史纵横》2003,(2):18-20
穆青,1921年3月15生于安徽蚌埠。1937年参加革命,1946年担任《东北日报》采访部主任。解放后,历任新华社华东分社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副社长,1982年开始担任新华社社长一职。他的一生中,写出了大量影响深远的新闻报道;在摄影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出了不少专集。本文详细叙述了穆青的新闻人生,史料翔实,感人至深,读后会使你对这位新华社长许多传奇经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0,(8)
2010年7月1日,反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先进事迹的电影《第一书记》首映式暨图书《沈浩日记》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回良玉、刘云山、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会见了电影主创人员代表、图书编辑人员代表和沈浩亲属。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6):F0002-F0002
5月16日,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新华社上海分社、解放日报、文汇报等46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城市新印象(2007—2012)》大翌主题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展。俞正声、韩正、刘云耕、冯国勤、殷一璀等上海市领导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2.
震惊河北的师李案发生于2002年秋冬时节。中秋节前后,主管经营的《人物周报》副社长李玉卉在办公室被检方带走。三个月后,新华社河北分社副社长师学军亦身陷囹圄。此后长达数月  相似文献   

13.
正常芝青(1911—1985),山西交城人,青年时代就投身报界,一生从事新闻报刊出版工作,与笔墨为伴,1935年入党。1940年3月,他奉命参与创办中共晋西区党委主管的《抗战日报》(后改为《晋绥日报》),先后担任总编辑、社长,并兼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14.
叶再春 《前线》2010,(6):32-32
<正>本刊讯5月7日,"《北京:走向世界城市》学术研讨会暨图书首发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金元浦教授介绍,此书系第一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大型综合性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11,(7):18-18
6月29日,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新华社云南分社共同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协办,省图书馆承办的《辉煌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图片展》在省图书馆举行。  相似文献   

16.
<正>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党支部书记,从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  相似文献   

17.
与熊复的接触 我认识熊复是在河南省郑州市. 1948年10月,熊复自中共中央调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社长.1949年1月1日,中原局在郑州出版《中原日报》,他又任社长兼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 我原任新华社第二野战军随军记者,1948年末坚持大别山斗争胜利后,回到中原局,被分配到《中原日报》任编辑部副主任,但因不参加编委会,与熊复接触不多.  相似文献   

18.
高峰 《党史纵横》2011,(10):26-31
《黄克诚军事文选》、《黄克诚纪念文集》两本书,是中央军委《黄克诚传》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国防大学教授马长志赠寄给我的。近来,我潜心拜读,收获颇大。尤其是书中有关东北解放战争的内容,由于与自己从事的工作联系紧密,所以研读得格外认真。  相似文献   

19.
郭化若是解放军将领中有名的儒将。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书法家兼诗人,是在我军中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享誉海内外。毛泽东赞誉郭化若是"党内一支笔",尊郭化若是自己的军事教育顾问。1995年11月26日,91岁的郭化若将军去世。江泽民同志为他亲笔题写了"一代儒将"的墓词。  相似文献   

20.
李炳侯 《党史纵横》2014,(5):7-8,24
正"1948年11月2日,将是我们永远记得的日子。三年来,在爬冰卧雪、冒死忘生的时候,我们所想望、所争取的这一天,终于实现了。解放沈阳就是解放全东北,这解放在历史暴风雨席卷下出现了……"这是1948年11月2日,特派记者刘白羽发给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的电讯稿前面的一段话。此日,沈阳被我军攻克,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历时52天对辽沈战役的日夜报道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