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世海、刘晓露二先生《汉语三字习语的隐喻分析——兼评〈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一文,对《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作出了有欠客观、公正的批评。对此,有必要根据该词典的实际情况,结合此类词典编撰的一些原则与常例,提出商榷。学术批评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祁小雯 《求索》2011,(10):124-126
“辞”和“说”是墨辩逻辑中的两种重要思维形式。以说出故,以故立辞。“一是而一非”这一逻辑论断即为侔式推理的产物。本文对《小取》中“一是而一非”这一逻辑论断的语言表述进行解构分析,研究发现在其中10个被认为是“侔”的例子中,有7个不属于侔式推理。这反映出墨辩推理过程的简单直观性,缺乏逻辑学应有的纯粹理性特征,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墨辩逻辑的实用功利性。  相似文献   

3.
黄芳 《前沿》2012,(6):175-177
《盛开的樱花林下》被誉为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坂口安吾的最高杰作。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该文本进行研究后发现:作家着力塑造的女性形象表现出极强的女性主体性,但既非"天使"亦非"妖妇";作品中的男性人物一方面深受该类女性的吸引,一方面又对女性主体性("樱花林"的隐喻)表现出极度的恐惧。整部作品反映了男性作家在对待女性主体性方面的矛盾态度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2 0 0 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与台湾的 2 0 0 2年“国防报告书”都是在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发表的 ,二者在架构和内容上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之处。虽然两岸在对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的认识上有较多相近的地方 ,但双方对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的判断落差较大 ,两岸的“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也多表现为矛盾和对立。只有台湾当局尽快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朝着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道路迈进 ,两岸安全战略的认识落差和政策矛盾才能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5.
张继华 《传承》2010,(33):6-7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几种文本,反映了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认识。对其文本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毛泽东思想演进的谱系,加深对中国革命史的认知。现在流行的文本实际形成于延安时期,而非20世纪20年代。  相似文献   

6.
伍尔夫《到灯塔去》和莱辛《野草在歌唱》两部小说,彻底抛开现实主义的窠臼转而记录心灵印迹是伍尔夫小说得以通达"真实"的基本途径,而莱辛的小说则是通过描述现实生活中被心灵/灵魂支配的人的行动来达到艺术的"真实"。在此比较中,莱辛作品的价值和伍尔夫小说理念在艺术哲学上的二元对立亦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7.
赵安琪  侯卓 《前沿》2012,(11):92-94
本文从对弃权与失权的概念、构成、适用等分析入手,从而得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基于此分析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六款的法理,浅谈对此款法理争议的认识,得出其体现禁反言原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朋友们: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乙酉新春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国际友人,向各位来宾,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在  相似文献   

9.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作为列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策略问题的经典著作,创造性地回答了正确策略是为“党的政治活动”提供正确指引、是“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是能“发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国的革命”的策略。并指出制定正确策略要深入把握以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考虑各个时代不同的基本特征”为前提、以“估计到历次革命运动的经验”为重点、以“估计到本国的一切阶级力量”为核心的方法论,形成了系统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策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挖掘和总结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策略思想,对我们党在制定和运用正确策略时,夯实正确策略的思想基础,确保正确策略的时代性、灵活性和群众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围绕“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历史规律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等三个问题阐述了他对“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的基本认识.这一认识中体现出的进化论、折衷主义和机械论倾向较大地制约了孝茨基对“个人历史作用”问题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刘大卫 《求索》2011,(9):168-170
“情势变更”导致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法律基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导致劳动合同履行不能,赋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一项权利,但是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当用人单位基于“情势变更”原因实施经济性裁员且获得法定许可之后,一旦发生法定条件变化能否继续沿用相关法律条文还是立即丧失法定裁员的权利,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立法中出现的一些并不切合实际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