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消除"主人"意识,强化"公仆"意识领导者能不能密切联系群众,最关键的是看其'上仆'意识有没有和强不强。当前,大部分乡镇领导者树立了"公仆"意识。但也有少数乡镇领导者"公仆"意识淡薄,"主人"意识浓厚。有以下四种表现:一是认同群众尊崇。由于受几千年封建特权思想和'有本位"意识的残余影响,许多农民群众在心底里认为乡镇领导者是"主人",自己是"小小老百姓",是"仆人",并体现在言行上。于是,很多乡镇领导者习惯了广大群众的尊称、崇敬和个别下属的巴结讨好。这种习惯又成了自然,其中一些乡镇领导者以为自己在上面算不了什么"官"…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2)
<正>领导者的"人气",是领导者受到下属关注、信任、欢迎和拥戴程度的直接反映,是领导者的形象气质、才华学识、品行操守和管理能力在人们情感认同方面的综合体现。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人脉广、人缘好,说话就有人听,办事就有人跟,单位的工作就能蓬勃地开展。因此,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自身的综合修养,做到身心共进、内外兼修,切实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注意仪表风度,以得体的外在  相似文献   

3.
<正>讲话是公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有一定职务的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但公务讲话不仅仅是有一定职务的领导者的讲话,凡是主管了一项工作的人员,虽然没有带"长"字,虽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在公务活动中,也是经常要涉及公务讲话,如:向上级汇报工作等等。"领导者"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职务系列来说,除了最高的一个职位之外,其他的领导职位都具有两重性,即:对下一级来说是"领导者",而对上一级来说,又是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而在领导者的形象方位上,人们亦有着诸多社会性定义.  相似文献   

5.
刘卫常 《传承》2011,(23):82-83
对行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来说,如何把握好管理的"度",让组织按设定的轨道运行,最大限度地获取管理效益,是领导者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的重要体现。领导者管理的"度"就是指在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做到以人为本和制度规范,严活有度,使组织处于高效良性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6.
潘春华 《前进》2014,(8):62-62
<正>领导者工作能力、素质上相对的弱项和缺陷,可谓之"短"。领导者能否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科学理短,对自身形象的树立、素质的提高、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知己之短俗话说:"知不足而后进"。能否识己之短,是衡量领导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缺乏自知之明、不知自身短处甚至以短为长的领导者,常常在把握自己时会失去分寸,把握全局时会失去重心,把握方向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领导者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现代领导者"一定要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对待职工要宽严有度,督促职工发挥最佳潜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这既是领导者必备的重要条件,也为成为优秀领导者提出了新要求。领导者必须运用领导权力和领导艺术才能成为优秀领导者,从而更好地发挥对组织的战略规划和指挥协调控制职能,保证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习近平在天津视察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这对基层领导者的情商开发及运用很有启示,尤其是女性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情商运用的优劣比较明显,更需要很好地把握情商。所谓情商(EQ),就是"情绪商数"(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简称,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商数》一书提出的,即情商(Quotient)是"一种识别自我和他人的感受,自我激励并管理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情绪表现的能力。"一、基层女性领导者的情商优势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大凡有作为的领导者,都非常重视谋划。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就是搞好谋划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早就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现代领导科学也要求领导干部要善谋大计,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李芸 《前沿》2007,(11):113-11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雄主义领导方式逐渐隐退,平民化领导方式在西方悄然兴起,"人人可以成为领导者"、"领导"将成为21世纪的"通货"、"草根领导"、"自我领导"等观点如雨后春笋般显现出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加快,普通民众备受关注,每个人经过努力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西方出现了领导方式变革的新趋势:平民化领导。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决策,可能很多人会与"说一不二"、"力挽狂澜"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确,领导者经常需要高瞻远瞩,做出对组织发展意义重大的决定。在传统组织中,领导者为决策而生,他们穿梭在不同的会议室,面对不同的人群做出一个又一个决定。然而,在创意型组织中,决策却不单是做决定,而更是一个号召大家达成共识的过程。在创意型组织里,领导者应当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解决重"人治"轻"法治"的问题,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实行"人治"还是"法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依法治国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由"人治"过渡到"法治"要做大量的、具体的实际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强调"法治",反对"人治",并不是否定领导者个人的作用,而是要求领导者要依法尽职尽责,在法律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公共权威和领导者群体形象的建立,不可能再建立在那种内向的、威严的基础上,而只能以一种新型的、开放的、合乎时代潮流的"大众品味"来塑造,因为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公共形象的"公共期待"大体有三条: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和平民期待。  相似文献   

14.
"大大连"建设是战略举措,"大大连"规划完全符合战略决策的全局性、长期性和层次性的基本特征.各级领导者应具备战略思维,要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实,加快"大大连"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危机与创新     
张宁 《新东方》2004,(12):1-1
领导者是否要有创新意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肯定是众口一词。但如果接着问:领导创新意识从何而来,答案恐怕是五花八门了。而许多成功的领导者告诉我们:创新意识从危机中进发出来。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句很吓人的话,"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中国的IT领军人物张瑞敏也说"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些如日中天的企业领导人,其内  相似文献   

16.
黄梦其 《前进》2014,(4):55-56
<正>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缺点或那样的毛病,发生这样的失误或那样的错误。作为领导者,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领导的职责。然而,批评毕竟不同于表扬和赞美,并非总是受人欢迎的。如果领导者批评方法不当,不但良好动机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引起下属对你的反感和怨恨。所以,领导者必须掌握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正确的批评方法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这里笔者只略谈几个,仅供各位领导参考。一、放一放。在批评下属时,作为领导者,如果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韩非子·八经》中"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为载体,拟在对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讨论领导者成长所需经历的"运用资源、调控资源、升级资源"三个阶段及阶段间的衔接机理;并以下君、中君、上君的领导风格为基准,阐述优秀领导者所需具备三位一体的综合型领导特质。  相似文献   

18.
洪向华 《新东方》2004,(12):14-21
决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和现象。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问题,领导者往往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方案做出选择或决定,这就是领导决策。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这里说的出主意就是决策,用干部说到底也是一个决策问题,选什么样的人来当干部,如何用好干部等等都需要领导者来做选择和决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决策。  相似文献   

19.
李洪亮 《创造》2004,(11):18-19
一、科学决策是领导能力的基本体现 自古以来,各种类型的领导者,无不重视决策.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政治家、军事家决策功能的极端重要性.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决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态.在现实工作中,很多领导者科学决策,把握机遇,促进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笔者愿从国共关系角度,专门探讨一下国共合作历史及有关经验教训。一、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都把"民族复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