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梅州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0多万,是全国著名的侨乡。香港距梅州家乡最近,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的桥梁和中转站。香港同胞对家乡接触多,见闻多,了解最深刻,感情最浓厚。尤其是香港嘉应商会历届领导,始终不渝地遵循爱国爱乡爱港的商会宗旨,把家乡建设视为已任。不仅为梅州建设出钱出力贡献巨大,而且主动协助家乡开展香港以外地区的侨务工作,积极引进资金、智力。他们造福桑梓的义举,功德无量,百世流芳。捐巨资办教育才  香港同胞生活在世界金融、信息中心,见多识广,看待世事站得高,望得远。他们从多年在商海奋斗的切身体验…  相似文献   

2.
香港经济腾飞之迷战后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战后初期,香港还只是一个贸易转口港,50年代期间由贸易转口港逐步转变为加工出口贸易港,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70年代经济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和信息中心,80年代...  相似文献   

3.
三月的北京,春风荡漾,在人民大会堂庄严的国徽下,在贵宾楼华丽的紫金厅,笔者所见到的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九届政协委员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与自豪,因而,格外引人瞩目。香港主权回归以前,香港区政协委员被编人“香港同胞”组,上届86名,新一届政协委员是作为“特邀香港人士”,总数150名,足见国家对香港特区的重视。在香港主权回归后的这短短八个月里,香港经历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及一系列事情的困扰之后,仍然顽强地挺立起来,保持了独立的经济体系。因此,不管是老委员还是新委员,这一次北京之行,对他们真的是不同寻常,他们…  相似文献   

4.
他1964年创业,46年从业历程,上市13周年,6次扩厂。其事业遍及香港、东莞、澳门、美国、印尼,在中国大陆拥有10万平方米厂房,7000余名员工。  相似文献   

5.
梁广 《海内与海外》2005,(12):1-1,4-7
董建华先生1937年5月29日生于上海,是“香港船王”董浩云先生长子。董建华在香港中学毕业后赴英留学,获利物浦大学海事工程理学士学位。之后,董建华先后在美国通用有限公司及家族公司任职。1996年12月1日,董建华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02年7月连任。2005年3月,董建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董建华先生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充分肯定,他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董建华先生带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广大香港同胞,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妥善处理了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维护了香港稳定繁荣的大局,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董建华先生早年的经商生涯鲜为人知,其中颇有过人之处,本刊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建立农副产品期货市场促进大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马丽波,李俊章改革开放,建造“北方香港”是振兴大连经济的希望所在。纵观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无不与其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建立与发展相联系,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建立与发展,又都与期货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往来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分别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两地贸易关系对双方经贸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香港回归祖国后,世界经济的走向、内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及香港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将推动两地贸易关系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8.
广东,古为南粤辖地,简称粤。清朝设省,沿用至今,但管辖范围困1988年海南行政区建省而缩小。1994年全省人口6582万人,而散居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多达2000万人左右,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70%Z居住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广东籍同胞也有1000多万人。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广东处于前沿,首先建立深圳、珠海等特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日益密切,经贸往来日多。广东籍的海外侨胞纷纷建立各种地缘、血缘、业缘等世界性联谊组织,召开国际性恳亲大会。据笔…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政策谷文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一、美国在香港的经济利益。美国认为,美国在香港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美国在香港有巨大的贸易利益。香港已成为美国第13大贸易伙伴,每年双边贸易额约250亿美元。进...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6日,作为第十届海峡论坛分论坛之一的2018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侨界圆桌峰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侨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凝聚侨心侨力,深化融合发展"的主题深入交流,为进一步扩大两岸侨界交往、深化人文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万立骏、副主席乔卫,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  相似文献   

11.
嗨,派蒂!     
派蒂是我相识了十几年的好朋友。 前几天,我正写一篇讲同胞手足之情的文章,忽然听到她在香港病得很重的消息,心中顿时感到非常难过。 1979年我进香港一家英国人开的出版社,当特约编辑,交了十几个朋友,编辑、美术设计、摄影  相似文献   

12.
朱瑜 《亚太论坛》2002,(2):44-46,43
中国加入WTO后为香港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新的增长点。本文拟就中国入世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香港经济承接2000年复苏的走势,2001年保持低速平稳的经济增长。进入第四季度后,因突遭“9·11”恐怖事件的影响,香港经济的回升放缓,其各项经济指标的表现均未如预期。但从整体来看,在2001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和美国恐怖袭击事件的双重冲击下,香港经济的基础依然比较稳固,全年经济增长率仍可望达到2.6%左右。诚如不久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所说的:香港经济复苏的势头,是亚洲地区内最好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矗立在湘西沅陵凤凰山张学良旧居凤凰寺内的张学良将军塑像,自1986年12月12日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落成以来,已受到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五十多个国家的友好人士和港澳台侨同胞150多万人次的参观瞻仰。这尊形神兼备的国内第一尊用玻璃钢仿石塑雕的张学良将军全身坐像,是由著名雕塑家、九三学社社员孙霁岷先生雕塑的。前不久的一天,我随一群香港同胞出游湘西“武陵源”,专程参观了张学良1938年10月至1939年12月被南京当局软禁在湘西沅陵凤凰山的旧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在对吉林省与香港经济关系各个方面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两地经济关系的现状,研究了发展两地经济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促进两地经济关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东莞市家乡建设各项捐助活动中,出现了许多父子踊跃捐款、父子同获东莞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喜人景象。仅香港东莞王氏宗亲会就有王华生、王敏智、王敏刚父子三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不仅解决了香港问题,也为和平解决复杂的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香港成功地实现“一国两制”,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内涵,也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树立了榜样。“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将长期执行的基本国策。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香港当地又涌现了大批热爱祖国、热爱香港、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一切保证了“一国两制”必将在香港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境外同胞政策始终是俄罗斯涉及内政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境外同胞政策都直接地影响了原苏联地区俄罗斯人面对现实问题时的策略选择,也影响到俄罗斯国内社会发展及其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外交关系。普京时期的境外同胞政策经历了限制移民和鼓励自愿移民两个阶段,一贯之的是对境外同胞的权利保护,并提出了建设“俄罗斯人世界”的文化自治理想。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后,并没有出现西方学者曾预言的“香港之死”,香港经济度过了难关,仍能在内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下保持繁荣与发展,继续维持国际金融中心与转运中心地位,仍是全世界最自由与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但香港经济发展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与困难,面临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与亚太地区和平和繁荣王家骥现在,香港回归祖国已有六个月。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已在香港顺利实施。迄今,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海内外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倍增。这是香港回归后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港人治港”和“高度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