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婷  陆海霞  李彩虹 《前沿》2005,(8):41-43
融资问题对企业并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影响企业并购资金需要量的因素作了简要分析;而后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并购融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选择并购融资方式的原则;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优化并购融资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掀起了跨国并购的高潮,国内学者对此从动因、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其融资方式研究较少。跨国并购的金额涉及往往十分巨大,这必然引起了并购融资方式的变化。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实践,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融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常态化。并购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只注重企业的规模、设备、资金、技术、财务的考察,忽视了各自企业文化的差异,并购后企业文化的整合成为企业并购成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并购企业文化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破解的对策对企业并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资金需求大周期长但难以成功融资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产业特有的高商业风险和不确定的政治风险、中小文化企业的先天性缺陷以及不适合文化产业的国家投融资制度。国家支持中小文化企业融资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意义,未来应当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宣传和扶持力度,为中小文化企业投融资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当重构文化产业的融资制度,为轻资产的中小企业在内的文化产业获得公平融资机会;应当建立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机制,直接促进中小文化企业高效融资。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已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次次"融资一投资一再融资"的过程.中小企业的融资有其独特的特征,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特点,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实践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缺乏并购后文化整合的能力;缺乏一个清晰的远景规划和与远景规划紧密关联的并购战略等。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当通过国内并购来实现资源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实施灵活的跨国并购战略;在跨国并购过程中注意企业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孙静 《现代领导》2009,(5):11-12
今年4月17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并购业务领域的合作;4月20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年度授信额度50亿元的并购贷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招行上海分行通过上海联交所产权交易平台为进行并购交易的企业提供并购融资服务:去年12月25日,上海联交所已分别与工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签订《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合作协议》.联合推出了总金额达100亿元的企业并购贷款额度,作为企业并购专项贷款……  相似文献   

8.
蒋祖炬 《求索》2013,(12):257-259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文化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金融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影响,无法实现内部融资渠道的通畅,因此大力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是文化企业缓解融资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怀峰 《新东方》2000,(9):31-35
美国企业资金并不主要来源于股票市场,日本企业资金也不完全依赖银行。发展国家企业一般是尽量先用内部资金积累进行投资,然后是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架构,但并不是主要融资场所;任何企业制度下,内部积累性投资都是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我国国金融资结构畸形发展的主要症结是企业低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嘉兴市发出“百名行长进万企、百名保险公司经理进万企”动员令。30家银行、60家保险机构迅速派出金融指导员,“一策一企”对接服务,破解企业资金难题。为稳定企业信贷规模,嘉兴各银行机构针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安排专项信贷额度,优先保障融资需求;对复工复产企业提前开展融资对接,足额安排专项信贷和专项票据贴现额度,多途径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自身的特征,这主要是由文化产业的属性决定的。文化企业融资问题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困难。本文论述了文化企业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我国文化企业的几种基本融资模式,主要有资本市场融资、企业内部融资、资产典当融资、项目融资与政策融资等,对这些融资模式的考察分析可以为我国文化企业融资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跨国并购中,并购企业所处国家的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后的业绩有很大的关系,在跨国并购失败的所有原因中,关于文化冲突、文化差别、文化不兼容以及关键人员的流失等原因成为最常被引用的原因。因此,在企业并购时,对企业文化的整合是影响并购成败的重要因素。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与刚性两个维度对企业重组文化整合进行分析,认为企业并购文化整合有四种类型:“冲突型”、“融合型”、“可塑型”、“摩擦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主导的西方第五次并购浪潮兴起,并购作为企业间的一项产权交易活动日益活跃于资本市场,其资本运营方式日益为企业所推崇。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我国企业并购也如火如荼地在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之间进行着,但成功的并购案例却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巨大的风险是导致并购失败的直接动因,而其中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剖析了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提出了建议,以期降低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正确区分各种外源融资方式的不同特点,从而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式,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从国际上看,英美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企业历来主要依靠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70年代以前,通过企业债券和股票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源融资总额的55%-60%。日本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则相反,企业主要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获取外部资金。70年代以后,情况缓…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12,(8):55
最近,上海市推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今年新增安排20亿元资金,缓解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上海市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实施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奖励考核,以放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效应。据了解,今年财政新投入资金,着眼"两个增加"。其中10亿元用来增加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对本市商业  相似文献   

16.
并购是企业资本扩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并购促使企业经营效率、财务效率提高 ,使股东利益最大化。本文针对企业并购方式的复杂性 ,引导并购主体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 ;并着重就某些企业利用并购避税 ,造成国家税收流失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间并购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并购融资问题日益凸显。TOM.COM在其快速扩张中运用的现金+股权的收购策略,值得内地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Charles Gancel等的企业文化模型分析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差异对联想并购IBMPC业务和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两个案例进行研究,提出文化差异认识、分析和整合在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时候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将文化整合贯穿于企业并购的全过程,并购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杨春桃 《人民论坛》2012,(23):86-87
跨国并购能否成功,关键因素在于企业文化的整合与转换。在跨国并购中,为了寻求文化差异中的融合点,必须先承认并认识到各层次的文化差异。文章在介绍了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一般模式后,引入了后发型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博弈模型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谐思想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融和理论。  相似文献   

20.
《政策瞭望》2014,(10):58-58
为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最近福建省提出以下八条措施。一是加强政银企沟通协调。各市、县(区)政府要及时掌握当地企业运营和资金需求情况,加强企业融资服务。银行要根据其重组整合情况采取发放并购贷款、调整信贷期限等措施予以支持。实现银企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