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毒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云南打击跨境洗钱犯罪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刑事执法中的问题;三是金融控制方面的问题;四是地理区位和民族文化的问题和其他特殊问题。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境外“金三角”毒品的生产和渗透呈不断上升趋势,使云南早已禁绝的毒品祸患死灰复燃,愈演愈烈,成为当前云南最突出的社会问题。30年来云南毒品犯罪大致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次毒潮,所涉毒品种类、数量及境外毒源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传统毒品鸦片时期、90年代精制毒品海洛因时期和21世纪初期新型毒品冰毒时期。分析研究云南三十多年的毒品发展轨迹,有助于对未来十年云南毒品犯罪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我国重要的西南门户和对外开放的通道和前沿。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各种跨境犯罪也与日俱增。洗钱犯罪作为多种经济犯罪的下游犯罪,在云南边疆地区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且多以跨境形式出现。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反洗钱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对云南跨境洗钱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云南、广东两省特殊的关系,毒品犯罪有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毒品犯罪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面对这些问题,必需加强情报建设,促进侦查协作,提高侦查水平,彻底地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5.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控制云南跨境洗钱犯罪的相关对策:一是刑事立法方面的对策;二是金融机构的相应对策;三是刑事执法对策。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续上期)  相似文献   

6.
特殊群体是毒品犯罪中不容忽视的犯罪群体,如何预防和减少特殊群体涉毒犯罪,有效遏制特殊群体涉毒犯罪的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当前禁毒工作所面临的难点.笔者在对当前云南边境特殊群体涉毒犯罪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找出症结,从中寻找加强和改进云南边境打击特殊群体涉毒犯罪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云南作为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主要通道。云南边境一线毗邻国家"三非"人员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不仅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还加剧了失控、漏管现象,导致犯罪率节节攀升,严重影响了边境一线社会稳定。因此,针对"三非"人员跨境犯罪问题,亟需提出防范和控制对策,提高发现和打击"三非"人员跨境犯罪的能力,强化和提高防控的效能,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缅陆地边境线山水相连,农耕互邻,丰富的边境贸易伴随着边境地区易发、多发的边民犯罪问题。云南临沧市边民犯罪呈现出走私类犯罪呈下降态势;毒品类犯罪急剧下降并出现拐点,将会转变呈现反弹;妨害国边境管理类犯罪创历史新高,且规避法律惩处明显;“三非”类案件不断下降将有反弹风险;跨境赌博类犯罪上升趋势得到逆转,持续低位波动。根据边民犯罪的特点和成因,从国家安全、经济文化、边民需求、跨境民族历史渊源等各方面提出边民犯罪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云南省及其境外周边地区严峻的禁毒形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禁毒斗争进入到了决战阶段。在这样的禁毒形势下,探索和分析毒品犯罪的规律特征,关注和研究毒品犯罪惩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探索积极的解决办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云南法院20年来毒品案件司法审判的实践,试图对新形势下毒品犯罪内在规律进行探寻,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禁毒策略的思考,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禁毒策略及刑事司法活动中毒品犯罪适用法律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云南和新疆作为西部省份,分别毗邻"金三角"和"金新月"两大毒源地,境外毒品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入境,使两地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蔓延发展的态势.新疆毒品犯罪活动,存在许多与"金三角"地区毒品犯罪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从新疆当前毒品问题发展的态势和严重性上看,成为"第二个云南"的可能性日益加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云南参与国际非传统安全合作以来,在应对毒品问题、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打击跨境犯罪、非法走私、人口贩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非传统安全问题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当前云南参与国际非传统安全合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总体国家安全进行了论述,不仅开创了新时代云南参与国际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新局面,也为今后云南作为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非传统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拥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中国边疆省份,跨境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毒品犯罪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剧,反恐斗争形势严峻。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发展,云南省反恐力量的加强势在必行。云南警官学院应在办学、培训等有关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与时俱进,加强反恐对策的研究和训练,提高培养反恐力量的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急剧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在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繁荣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社会问题。除了关乎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问题外,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对治安状况和城市犯罪的严重程度极其关注。城市犯罪历来是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晴雨表,诸如:侵财犯罪居高不下;网络犯罪猛增;涉众型犯罪、暴恐犯罪社会危害严重;职务犯罪立案数持续增长,且大案要案屡创新高;城市社区边缘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仍然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药品犯罪和环境污染犯罪问题增长明显等。这些城市犯罪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犯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需要不断更新犯罪治理理念,围绕城市犯罪中若干热点问题,创新犯罪预防和治理的机制和方法,有效遏制犯罪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的云南法治的运行,是变法和法治的博弈。云南地方政府用法律改良和广设司法机构来废除领事裁判权和改造社会,同时用严刑苛法、维护政治秩序、颁布法规严厉打击犯罪。云南地方政府加强对民族纠纷的处理,并严格安排司法费用。  相似文献   

15.
从云南新型毒品流向分析中得知云南新型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有:1.新型毒品缴获量日趋增多,其主要种类仍为冰毒,“摇头丸”与“k粉”在我省查获较少;2.新型毒品蔓延扩散态势使云南靠内陆地区新型毒品犯罪形势日趋严峻;3.新型毒品过境走私特征明显,外省与外国籍人员赴滇贩毒问题严重,流人地较之以往呈现出重点地区稍有变化、其他地区呈迅速蔓延扩散的特点等。4.大宗案件持续增长,边境渗透与内地流入并行。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 ,跨境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毒品犯罪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当前形势下 ,如何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 ,妥善解决民族问题 ,保持宗教领域稳定 ,消除不安定因素 ,防范恐怖活动发生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毒品犯罪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毒品犯罪在云南死灰复燃,日益猖獗,纵观二十多年毒品犯罪状况。其规律和特点主要有:1.走私运输毒品居多;2.具有区域性、不平衡和流动性;3.犯罪主体多元化和多源化;4.涉毒数量、种类、作案手段和方式具有多、大、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猖獗,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多元化、犯罪范围跨境化、犯罪手段网络化和专业化等特点。残暴的犯罪手段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与稳定,造成恐慌的氛围。我国对恐怖主义的犯罪立法存在不足和空白,立法条文散见刑法各个条文,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于当前境内发生的恐怖主义犯罪未能从法律层面进行较好的规制、惩戒与预防。因此,借鉴域外立法及国际条约等成熟先进的规定和做法,对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立法提出完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矛盾增多,侵财型犯罪将会更高。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问题解决得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正在积极筹备2008年奥运会,并且欲将此次奥运会办成最成功的一届,此时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根据其以实施侵财型犯罪为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猖獗,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多元化、犯罪范围跨境化、犯罪手段网络化和专业化等特点。残暴的犯罪手段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与稳定,造成恐慌的氛围。我国对恐怖主义的犯罪立法存在不足和空白,立法条文散见刑法各个条文,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于当前境内发生的恐怖主义犯罪未能从法律层面进行较好的规制、惩戒与预防。因此,借鉴域外立法及国际条约等成熟先进的规定和做法,对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立法提出完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