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把"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的事迹材料报送邓小平,请他题词。邓小平认真阅读后,思考片刻,然后提笔在宣纸上写道:"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  相似文献   

2.
朱伯儒: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学习朱伯儒同志,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82年,全国开展了向新时期的活雷锋朱伯儒同志学习的活动。不久,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等九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题了辞。其中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3.
1983年6月,邓小平为"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题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写好后,他叮嘱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经语言学家王力过目,他认为"符"字用得不规范,于是用铅笔在旁边写了个"副"字。邓小平对此表示:"改得好,改得好。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但现在不用了,就是错别字了。  相似文献   

4.
朱伯儒的爱     
被誉为“当代雷锋”的朱伯儒,是一个最懂得爱、最肯于爱的人。有人赞颂他的爱有如母爱,我却以为不然。人们赞颂母爱,但有些母爱带有自私的一面,朱伯儒却无此俗。有个临时工患了重病,朱伯儒辗转三百里把他送进医院,并坚持每个星期六自费往返六百  相似文献   

5.
爱心献人民     
夜读当代活雷锋朱伯儒的故事,很是感动。一位受朱伯儒多年帮助的老人问朱伯儒:“人家是巴结有权有势的,你却巴结我,我一个孤寡老汉,有啥值得高攀的?” 掩卷而思,“高攀”群众,此思想可敬,此行动可贵。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值得提倡。 我想起一句我那个时代的歌词:“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们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来自老百姓,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记得电视政论片  相似文献   

6.
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是毛泽东、邓小平的一贯主张;立足本国实际,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是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观的主要特色;反对"全盘西化",批判地向外国学习是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观的一贯态度。  相似文献   

7.
我们学习邓小平著作,不但要学习他的思想理论,学习他的立场、观点、方法,也要学习他的革命风格。这样才能把他的著作学好、学透。 1975年整顿期间,邓小平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与"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又带领全党大刀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和国家科技部、省委宣传部关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神,省科委党组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并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和干部队伍的特点,对学习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科技思想作出部署。一、认真制订学习计划,加强对学习的领导1998年初,省科委就制定了《关于组织全省科技系统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暨学习经验交流会的通知》;7月在中央发出关于学习邓小平理论通知之后,下发了《关于在全委系统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已经发表十周年了.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今天,重温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提出的著名论断。而要做到"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强调,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大局。邓小平所倡导和实践的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善于照顾各方面,善于照顾各阶段,用宏观战略眼光分析问题,构成了他的大局观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的大局观,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增强驾驭全局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遗伦 《唯实》2005,(2):45-47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文艺的政治性、人民性,文艺的"双百方针"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文艺思想对繁荣新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5,(3)
<正>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对党和国家的卓越贡献,深刻诠释了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讲话饱含着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厚感情,饱含着继往开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广安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同志的崇高风范激励我们,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广安篇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正1926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年方22岁的邓小平和十几名同龄青年由法国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6月,在填写该校一份《党员批评计划案》时,他在"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中这样写道:"能作宣传及组织工作。"邓小平一生戎马倥偬、治国理政。这个中肯的评价,在邓小平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印证。然而,这个自我评价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本刊从这期开始开辟"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专栏,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文章,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追思和学习他的崇高风范,帮助人们更好地走进邓小平、了解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我国当代国有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上海宝钢从筹备到建设和发展都得到邓小平的关注和支持。1984年2月15日,邓小平到上海宝钢视察了正在紧张建设中的一期工程,对宝钢的二期发展作出明确指导,并欣然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注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等,是邓小平一贯的主张。基于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我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他指出,"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为了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是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斗争中产生的伟人。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年轻的邓小平离开故乡,怀抱着"学点本事"和"实业救国"的理想漂洋过海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出路。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艰苦的生活淬炼了他勇于斗争的意志和品质,也使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面有了初步认识,逐渐抛弃了"工业救国"的想法,进而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在赵世炎、王若飞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熏陶影响下,通过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并结合自身勤工俭学的切身体悟,邓小平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邓小平在从事杂志编辑和领导革命斗争中逐步成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他系统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积极锤炼党性,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邓小平早年政治思想的演进历程,反映了他入党的初心,也揭示了他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一生的精神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一 "他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江泽民对邓小平的这一评价,揭示了邓小平理论在文风上、在语言表现上的一个鲜明特点。 邓小平说过:"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这既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认识,也是他在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追求。追求  相似文献   

18.
1997年2月19日,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神州震动,举国同哀。在沉痛悼念一代伟人的日子里,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认真地学习他的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应当认真学习这些思想,使之成为我们行动的指针。一、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阐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首先,邓小平同志指出精神文明问题,是对"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时,总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他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彰显出远大战略眼光。今天,继承和学习邓小平生态建设思想,无疑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20世纪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三农"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