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段时间,央视等主流媒体大篇幅介绍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网上也刊发了其先进事迹,读后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让这位纯朴的老党员扎根大亮山,如此"草根"而又坚强地生活了这半辈子?又是什么让他如此无私与爱民?从杨善洲身上我们能读懂什么?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一直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为何如此大面积地存在心理疾病?是谁让他们如此狼狈不堪?这样的教育生态将把我们的教育导向何方?  相似文献   

3.
他经营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命历程给了他如此丰厚的人生积淀?又是怎样的时机成就了他如此辉煌的事业?人生就像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正是靠着这种永不服输的博弈精神,刘海松的  相似文献   

4.
交通信号中“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为什么不能颠倒? 在交通规则中,“红灯停、绿灯行”是一条最重要的规则。不但公路交通如此,铁路交通也是如此;不但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是如此。为什么世界各国这样一致呢?难道就不能颠倒过来,变成“红灯行,绿灯停”吗?记得在“文革”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传说。红卫兵到处“破四旧”,于是也把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作为“四旧”企图破掉,改成“红灯行、绿灯停”。认为这样才是革命的。这一问题反映到周恩来总理那里,总理对此十分重视。于是召见了那些红卫兵,听取他们的  相似文献   

5.
《观察与思考》2002,(12):36-37
<正> 中国人:坚忍大度,是否散漫守己?日本人:勤奋正直,是否小气偏狭?韩国人:潇洒热情,是否虚张声势?这东亚三国人都具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同属汉字文化国,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他们的外貌如此相似却文化如此不同?自古以来,中日韩三国因其地缘,历史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艺的文化本质,并不是什么新问题。鲁迅早就说过,读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当代也有人指出,中国古代的审美也是这样。如果从文艺的角度去追问:事实是否如此?何以会如此?果然如此的话,在今天又应如何对待?这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艺的文化本质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中国在过去20年中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此之快、经济体制改革如此成功?下一个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改革还能像过去20年那样有惊无险、顺利过关吗?我们希望如此,但是,也必须承认,第二代改革要比第一代改革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8.
云南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的历史是如此扑朔迷离,它的文明与落后是如此对比鲜明地并存着.当我们面对云南沉默的大山,屈原"天问"似的远古历史迷雾仍困惑着今天的我们.  相似文献   

9.
印度洋海啸灾难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如此巨灾,中国的有关专家是如何评说的?中国能否从这次海啸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和思索?  相似文献   

10.
由史学界首先掀起的“文化热”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众多的学科纷纷以文化为研究课题,呈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人们不禁要问:如此醉心于文化研究,如此醉心于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及如何使之现代化,是出于什么原因?有着什么意义?在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面前,如何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些也正是本文探讨的兴趣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产业区经济与浙江产业集群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意大利产业区经济与浙江有着十分相似的特点,都是以普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以中小企业为主,以低成本的传统日用消费品生产为主。但是,意大利的名牌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国际市场上,意大利产品为何有如此强的竞争力?近期,笔者有机会到意大利进行了考察,耳闻目睹,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2.
3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拿着几份虚构的证明材料,打着代理外商合资办厂的幌子,施展种种骗人的伎俩,诱使4家大型公司与其签订合同,然后将骗取的金钱全部挥霍。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疯狂?又是什么使受害人如此容易上当?  相似文献   

13.
17株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横遭砍伐,一排枝繁叶茂的护岸林惨遭破坏。是谁如此残忍,视绿色生命为儿戏?是谁如此冷漠,置乱砍滥伐若罔闻?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发现问题后,及时督促林业主管部门将情况查了个水落石出,并高举法律监督之剑与相关责任人几经较量,终于使乱批滥伐护岸林一案有了令人满意的处理结果,为那片消失的绿荫讨还了公道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就得扪心自问,像这样如此看重权力、官位、官衔,如此不把知识、学问当回事,究竟靠什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5.
徐立凡 《小康》2011,(12):118-119
解构和重组,是2011年国际社会的关键词;寰球同此凉热,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中国不可能在量级如此之大、变动如此剧烈的运行中置身事外。世界正在位移,中国如何应对?在强化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必须加快对内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这两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中国的就业歧视竟然如此荒唐,如此离谱。在中国,35岁,如此年富力强,便已无法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四十五十,我们该不该制定中国的《雇佣年龄歧视法》?  相似文献   

17.
一 和《命运》以及《英雄交响曲》一样,《非如此不可》也是为我所爱的一支贝多芬荡气回肠的乐曲,而我听到巡警臧玉文的故事时,就忍不住要问他一句:你真的“非如此不可”吗?  相似文献   

18.
“八荣八耻”有什么样的科学内涵?它何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其理论价值和意义在哪儿?如何引导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9.
“干什么都缺钱”,这是国内高校的普遍反映。而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每年的教育经费预算均高达七、八亿美元。他们是如何筹资的呢?“老外”们的这些高校缘何如此腰包丰厚、财大气粗?  相似文献   

20.
盛夏时,人们都喜欢食用冰淇淋。冰淇淋是如何经过不断改进制作,而如此受人青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