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羊春乔 《检察风云》2010,(14):14-15
根治官场造假,关键还是要在整治用人不正之风上下工夫。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要防治这类现象的再度发生,必须打好“组合拳”。  相似文献   

2.
熟视无"赌"     
“吃喝嫖赌”四字,成为顺溜出口的生活短语已多年了。这种现象民间有之,官场亦然。对官人“吃喝”成风,早已瞩目,多年前就有研究说一年吃掉喝掉几千亿;贪官有情妇,自己嫖得开心他人听了恶心的事也揭露不少,比如某某贪官弄过一百多号女人之类。可是官赌成风之事,久未重视,尽管去澳门赌场一掷万金的赌官时有发现。在我看来,“吃喝嫖赌”四字中的第四个字,长期属于“熟视无睹”之列。现在不同了。几乎曾是对官赌的“集体无意识”,已经转化为上上下下“集体有意识”和“集体强意识”。新华社2月19日电讯说,“官赌”蔡豪文已被正式批捕。这个蔡豪…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南通市交通局原局长管贵方,因受贿锒铛入狱,对称他为“贪官”,直觉得“冤”得慌。他说:“我还算不上是贪官。人家送钱给我,我本来是不要的。我要人家带回去,人家不带。我总不能不讲人情,驳人家的面子呀!”一番道白,人们不得不“由衷”慨叹:原来贫官也“做人难”,有一本“难”经哪!  相似文献   

4.
官场上有清官、贪官,能官、庸官,勤官、懒官,这是人们熟悉的。近来在对官员的评述上,却出现了一个新称呼,叫做“怨官”。  相似文献   

5.
杜悦  周华 《公民与法治》2011,(24):15-16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日前在开学典礼上直斥“学生官场怪状”.并批评现在部分学生“跑官要官”,功利心重。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社会激烈讨论。高校学生干部在人们眼中一直都是充满青春热情、勇担责任的形象,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杨校长所说的“学生官场怪状”是怎么回事呢?为此,记者走访了部分高校。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本文揭示的就是一例典型的骗官案——  相似文献   

7.
邪气:嗜好与文人"扎堆子" 与官场上一些喜欢跑官要官的"公仆"们不同,杨立峰在登上权力宝座后,特别嗜好与清水衙门的文人打交道,称兄道弟,你来我往,堪称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8.
跑官,是流动于官场的一个令人生厌的风景。尽管正直的为官者和群众对此愤恨至极,但投机钻营者却屡试见效。归纳起来,“跑官”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官场变色龙     
严羽 《政府法制》2006,(7):30-32
据有关资料分析,人是有双重性格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贪官亦如此,他们一面是人,一面是鬼。在他们饕餮开口,鲸吞国家、集体财产的同时,也会拿出一点钱用于公益事业。这些人被称之为“双面贪官”。“双面贪官”也确实能蒙蔽一些善良的干部群众,然而,假的就是假的,伪装一旦剥去,贪官的真实面目就会暴露无遗。“双面贪官”:既做婊子,又立牌坊,官场上的变色龙老百姓有一句骂“伪君子”的话,叫“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用这句话来骂“双面贪官”真是痛快淋漓、入木三分,而这也恰恰是“双面贪官”的做官哲学。他们一方面把自己乔装打…  相似文献   

10.
信不信由你,贪官常常是比出来的。 一是比升迁速度。许多干部的腐败往往是从贪图官位开始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求上进本是件无可非议的事,官员也不例外。然而随着干部选拔任何标准被“年龄、产值、政绩”等硬杠子限定,一些国家工作人员见别人提前上去了,自己却总在原地踏足踏,由眼馋而性急,随着年龄临界点的逼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跑官、要官、买官,这样的人一旦得逞,必将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从而给党和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换届之年,严惩"官场经济学"成为反腐重要工作.   2006年1月23日和7月19日,中纪委和中组部两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出现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进行通报.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相似文献   

12.
树荫下 《政府法制》2006,(21):58-59
“贪财与贪色比翼双飞,铜臭与肉香共长天一色”。如今,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潮流,即大凡“贪绩”卓著的贪官,十之八九都要在其桃色履历表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贪官们在情妇之单项指标上屡创“佳绩”,就如同令人瞩目的吉尼斯纪录屡屡被刷新、甚至往往给人一种“情场代有贪官出”的印象来。一、数量吉尼斯南京市车管所原所长查金贵虽已年近花甲,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以此来显示他的宝刀未老、权倾一方的不凡气魄!有如此光耀的情场资本,便使得查所长自豪不已,也使得他经常在熟人面前情不自禁地自我炫耀:“《红楼梦…  相似文献   

13.
游宇明 《检察风云》2013,(16):33-33
我曾说过中国官场多演员,而官场中人表演最出色的又数贪官,他们能将假话说得跟真话一样富有感情。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受贿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主持修建的高铁有段时间事故不断,最近他托人带话给自己的女儿,嘱咐她"千万不要从政"。显然,刘志军认为是现在的官场环境害了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官场,少数贪官“带病任职”、“越腐越升”并不乏例。他们有—个共同的特最,即都是经过相当长的—段“潜伏期”才败露。  相似文献   

15.
求官术漫谈     
据说过去在中国最一本万利的生意就是做官。一朝黄袍加身,自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是弄顶不大不小的乌纱帽,也可以食甘餐肥,车马衣轻裘,享受种种受用不尽的好处。看惯了为官者的作成作福,平民百姓们就不免有些眼热心跳,于是官场也如市场一般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将芙芙众生拨弄得如醉如痴,几千年下来,便有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求官术C一日“跑官”。天上掉不下乌纱帽,要想做官自来寻。虽然古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但也只是“好做”而已,还要看有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官,许多时候还是须下功夫跑上一番的。当年孔子一车…  相似文献   

16.
老彭治"病"     
熟悉老彭的人都知道老彭的眼光特厉害,照你一下就像投过来两道X光射线。有人说这是老彭常年修炼气功的结果,比如他能给人发功治病,通过“看气”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病源所在。老彭在纪检部门任职,久而久之又有了这样的传闻:老彭“看气”还能看出谁是贪官谁是清官,因为贪官头上冒  相似文献   

17.
林肯当选总统后,前来他家送礼行贿、跑官要官的人很多,令他不胜其烦.他当众宣布:“凡送礼者不得入门,凡要官者即刻走人.”他的廉洁和正直受到民众的广泛好评.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此期间,林肯竟然还曾向客人强行索要过礼物.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强调: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行为,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重庆市江北区原区委常委传志福,为了让自己恢复被撤销的区委副书记职务,竟多次到北京跑官要官。为了积累跑官要官的资本,他索贿受贿近400万元。不料,他在跑官时,却被骗子骗走240万元。传志福上当受骗,虽说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但背后折射出的跑官要官心态,以及为跑官要官而大肆索贿受贿现象,却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中值得警惕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礼仪之邦,亲戚朋友间,礼尚往来属于正常现象,来而无往非礼也。但在今天,有的人送礼变了味:有求于人要送礼,巴结上司要送礼,跑官要官要送礼;越是地位高的人,受礼的机会就越多,礼品就越贵重。那么,怎样看待、处理礼品,普通人可见修养品质,官员则可见官德官风。毛泽东的“礼  相似文献   

20.
倪方六 《政府法制》2013,(29):12-13
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南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亦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史学界曾认为,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