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关系》2008,(11):F0002-F0002,F0003
11月3日至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赴台北进行“第二次陈江会谈”。这是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湾会谈,标志着两会制度化协商新里程的开始。访台期间,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两会下轮协商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21日,两岸"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六次领导人会谈在台北市举行。这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并生效后,两岸"两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不仅取得了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这一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22日上午,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中市裕元花园酒店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四次会谈。双方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四项议题进行了磋商,并就前三项议题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同意继续就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议题进行讨论,适时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思考》2009,(9):10-10
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紫金山庄举行会谈。这是两会恢复协商后第三次领导人会谈。两会与谈人士就两岸空中定期航班、两岸金融合作、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议题进行商谈,并就陆资入岛问题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观察与思考》2008,(12):10-1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3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海基会代表团成员。胡锦涛指出,这次江丙坤董事长率海基会代表团来到北京,同海协会进行会谈,是两会商谈中断9年之后举行的首次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两会经过协商,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签署了两项协议。这两项协议的实施,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往来和交流,有利于推动两岸直接“三通”,有利于扩大两岸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6.
8月4日—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驻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依协议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双方以较大诚意和谅解解决了“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之遣返相关问题”、“两岸劫机犯等遣返”、“协商两岸海上渔事纠纷之处理” 等三项事务性议题中的重要分歧问题,并就加强两会联系、进一步落实汪辜会谈四项协议做出具体规划.台北会谈的成功,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汪辜会谈成果的巩固与落实,有利于两岸加强交流、培养互信.无庸置疑,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继汪辜会谈之后迈出的重要一步.台北会谈的丰硕成果与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缓解了今年4月以来两岸关系不应出现的紧张局势.如果双方均能恪守会谈中达成的各项共识,尽快签署书面协议,将有可能在年内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届时,两岸关系发展与两会合作将都出现一个新高潮.的确,海峡两岸经过40年的隔绝,在近年两岸交流交往中难免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但两岸同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2,(1):11-11
第一次“两会”商谈实现定期航班。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当年6月11日,两岸“两会”恢复商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代表团赴北京展开了商谈,双方就民众密切关注的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事宜进行了会谈。海基会与海协会并于2008年6月13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双方各自指定航空公司,从2008年7月4日开始实施两岸每周36班周末包机,台湾开放8个航点,大陆开放5个航点。  相似文献   

8.
8月8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赴台,并于9日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了“两会”恢复协商后的第八次会谈。本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和《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这两项协议的达成,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的一个里程碑,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李立 《黄埔》2009,(1):4-6
“四项协议”基本实现两岸“三通” 11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首次赴台,这是目前大陆官员赴台的最高层级。两会在台北举行领导人会谈,是两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将成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要闻回放     
《台声》2010,(1):4-7
<正> 2009年12月21日,参加两岸两会领导人会谈的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左)搭机抵达台中市清泉岗机场,受到岛内民众热烈欢迎。综合媒体报道,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赴台,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进行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在会谈、协商之外,两岸两会第四次会谈所带来的轻松、温情,给人以欣慰,终究两岸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新进展李家泉去年4月27日-29日,“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会谈,分别就两会会务、两岸经济交流、科技文教交流等议题交换了意见,正式签署了以下四项协议:《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  相似文献   

12.
李立 《台声》2008,(7):30-31
6月12日上午,历史在这一刻定格: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紧紧握手,表明中断了9年多的两会商谈正式恢复。双方经过商谈,达成了共识。6月13日上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项协议,并将在7月正式实施。两岸实现周末包机,标志着两岸向空中直航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两岸实现正常化的通航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楠 《两岸关系》2008,(6):F0002-F0002
5月26日,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吴伯雄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历史-陛会谈。这是在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的形势下,两党最高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谈,是国共两党及两岸关系史上深具历史意义和政治影响的大事。“胡吴会”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对深化国共两党交流,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6月12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的两会领导人10年来的首次会谈,不仅标志着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而且以广泛的共识、丰硕的成果,推动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6月13日,两会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分别签署了会谈纪要、协议,为两岸同胞办了两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0日至21日,两岸两会协议执行成果总结会暨两会负责人第十次会谈工作性商谈在湖南长沙举行,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张显耀等出席,会议全面总结回顾两会已签署协议执行情况,并分别举行记者会对外通报,经双方协商确认,两会领导人第十次会谈定于2月26日至27日在台北举行。26日至27日,两会举行第十次领导人会谈,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两岸气象合作和两岸地震监测合作两项协议,并检视已签署生效协议执行情况,规划第十一次两会领导人会谈议题。  相似文献   

16.
万克夫  马永立 《湖湘论坛》2009,22(2):117-119
两岸两会举行台北会谈,达成四项协议,两岸区际经济法的制度框架已经隐然成形。区际协议体现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意志。也是两岸区际经济立法的主要形式。两岸区际经济法的实施,寄希望于两大法域的自愿遵守,也寄希望于两大法域的相互监督。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2,(1):11
第一次"两会"商谈实现定期航班。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当年6月11日,两岸"两会"恢复商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代表团赴北京展开了商谈,双方就民众密切关注的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事宜进行了会谈。海基会与海协会并于2008年6月13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双方各自指定航空公司,从2008年  相似文献   

18.
蒋邰宜  吴明文 《台声》2011,(11):20-23
10月19日至2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天津举行第7次会谈,会谈后签署了《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并就继续推进两岸投保协议协商、加强两岸产业合作达成了共同意见。这是继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09,(5):5-5
4月26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紫金山庄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三次会谈。双方就两岸空中定期航班、两岸金融合作、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议题进行了商谈,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事宜交换意见,并讨论了下半年两会协商议题规划、加强会务联系与交流合作等事宜。  相似文献   

20.
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南京举行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双方就两岸空中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三项议题签署了协议,并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事宜达成了共识。其中,《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满足了两岸民众希望遏制犯罪,维护正当权益,促进正常交往的迫切要求,将对两岸共同打击犯罪活动,开展司法互助,维系两岸交流交往正常秩序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