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司法实践中对现场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机大多采用“二步式”取证的方式来收集数字证据,即先由侦查人员对涉案计算机实施关机分离和保全,尔后再移交专业机构进行数字证据司法鉴定。该方法虽保障了数字证据的原始性和证明力,但无形之中却造成了存储于RAM中的“易挥发”数据以及其他形式的潜在数字证据的丢失。而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这些“易挥发数据”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潜在的数字证据,因此进行现场动态分析,收集这些“易挥发数据”对数字案件侦查取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子数据取证的技术和原则提出了挑战,严格遵守"不损坏原件"原则以保证电子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已不能满足现行电子数据取证的要求。电子数据取证应当允许对数据原件进行"有限损害",对损害过程进行忠实记录,并对单条电子数据进行完整性评判,方可满足现行电子数据取证的实际需求。此外,电子数据取证应当走出技术绝对性的局限,通过电子数据印证、引入电子数据辅助证据以及专家辅助人等方法,将技术措施与法律制度有效结合,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通过教学实验,运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进行调查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从学生学习散打技能成绩,学习散打课的兴趣、运动参与程度、自主与探究学习、对体育的关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体验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散打的积极性,增进了拼搏与竞争意识,提高了实践及实战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有效地提高散打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详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之所以造成我国长期存在所谓"三农问题",其根源在于农村三大基本资源的"不值钱现象",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子数据在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快播"案可以说是电子数据运用中的一起典型案件。通过分析该案中电子数据的不规范取证行为,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电子数据内容取证方面,还是在电子数据载体取证方面都存在问题。为更好发挥电子数据在证明案件事实中的作用,侦查人员应掌握电子数据取证的基本知识;电子数据存储介质的扣押和封存应规范进行;保证电子数据具有相关性;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按照检验、鉴定规则对电子数据进行检验、鉴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国内外图书馆发展的大环境为背景,对珠海图书馆事业进行客观地审视与思考,附以数据进行说明和分析,旨在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出发,探讨珠海市图书馆事业在"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袁方成  彭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3,(2):99-110+127-128
数字时代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使“数据”代替了公众的直接参与,触发了“自动化”共同生产模式的出现。本文通过对个案社区搭建数字平台,分析和处理居民自主共享的数据,有效破解服务响应迟缓、供给不足等难题的深度考察,讨论共同生产过程中服务生产者如何通过激发公众自主性获取数据,并如何运用公众数据提升服务生产质量这一核心议题。案例经验表明:服务生产者在共同规划、设计、交付与评估四个环节,通过引导、动员和激励公众参与,充分释放公众生产力和创造力,推动公众偏好、需求、资源以及满意度数据的“自动化”获取、筛选、分类处理和流动交互,促进服务事项明晰、流程创新、供需衔接及主体协同,提升服务的需求响应和生产能力,从而实现服务的“自动化”共同生产。挖掘“自动化”共同生产的实现机制,可为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破解公众参与不足、完善服务决策和方案设计、促进服务生产质量并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8.
政法协同平台建设,打破了各政法机关间“数据茧房”,推动了各政法机关间数据的互通共享,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办案衔接的紧密,同时实现了涉案财物的规范管理和电子卷宗的高效运用。其在数据共治共享上的实践,为拓宽“数字检察+”的场域,强化检察数据与政法数据、政府数据、企业数据的融合,以“数字检察+”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杀熟"的实质在于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进行差别定价。这种商业策略不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存在过度利用个人信息、过度侵犯个人隐私之嫌,还严重挑战互联网市场的良好秩序。文章从大数据"杀熟"的定性出发,在透视其技术路径、分析其现实危害的基础上提出规制策略建议,以引导大数据行业规范运行,使其助力互联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湾和大陆完全实现了直接的通商、通邮、通航,不仅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效益,也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上的效益:这是两岸之间发展历程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同源同根的两岸人民开始打破了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人为障碍。对这个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从一些数据和现象上的变化看到个中出现的质变,看到现象后的本质,这对于今后正确看待和发展两岸关系、增强两岸的互信互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