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就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是以培养能在公安实战部门从事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学校。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教学基本原则,贯彻现代教学理念。公安法律文书教学旨在培养公安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制作公安法律文书的能力。在公安法律文书课的教学实践中,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应用为导向”的现代教学理念,必须坚持学用一致、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突破“灌输型”教育观,树立“学/导型”教育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紧贴公安实战,采用多元实践教学模式,按需施教,精讲多练,培养和巩固学生制作公安法律文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公务车辆管理工作要贯彻服务原则、效率原则、节约原则,以安全管理为中心,注重法制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定期维修保养,安全从硬件抓起;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驾驶水平;严格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相似文献   

4.
公安文书是公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然而,当前公安文书教学不能很好地满足公安工作的需要。为了使公安文书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就要改变公安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大胆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公安应用写作教学中,一要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要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进行情境教学;三要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切实提高学生制作公安文书的能力;最后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以丰富他们的各方面知识。  相似文献   

5.
赵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1):99-99,105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遵循适度原则、个性化原则、整合化原则,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监督法通过后.海西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掀起了学习贯彻监督法的高潮。一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州人大常委会就学习贯彻监督法工作及时向州委汇报,州委中心学习组组织学习了监督法,对全州学习贯彻监督法工作作出安排.提出要求。同时,会同宣传部门和州属新闻单位.充分利用悬挂横幅、电视播放、报纸刊登等各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为贯彻实施监督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召开学习会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和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监督法,深入领会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监督法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掌握和熟悉监督法的规定,为正确实施监督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认真做好规范和过渡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贯彻,新教材的普及使用,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进一步得到重视,语文活动课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本文旨在论述通过有效开展语文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具有双重功能,即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向社会贡献人、财、物力.而比较大学生的社会化需要和社会对无偿贡献的需求,该活动具有双重珍贵性和双重短缺性.为了实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效益最大化,应该贯彻"双弱势原则",把弱势人群列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对象,把弱势学生当作志愿服务的主体.而要贯彻该原则,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者还要改变心态和组织方法,加强同弱势群体的联系和对弱势学生的鼓励.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等院校学习贯彻十六大报告精神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 ,主要要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保证教育质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4、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宋惠昌 《理论前沿》2002,2(13):19-22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我们在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贯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实践中,都有不少偏颇。为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贯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需对此问题作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存在的现实形态既关联“是什么”,又涉及“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指向事实层面的规定,“意味着什么”则以价值关系及属性为内容。存在的以上二重追问,在本体论上以事实与价值的交融为根据。“是什么”的追问要求在事实层面敞开存在,“意味着什么”的提问方式则从人与存在的关系上,将价值确认为存在的题中之义;正是二者的统一,赋予存在以具体、真实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他一生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一般认为,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被视之为"哲学",认为马克思是"哲学家";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被视之为"科学",认为马克思是"科学家"。部分学者一方面质疑"唯物史观"的"哲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科学",另一方面又质疑"剩余价值"的"科学"性而力图论证其为"哲学"。这样,由"两大发现"而构成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马克思,似乎又模糊了他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双重身份。通过正确地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马克思的部分理论作品,我们只能说,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马克思,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法权哲学思路是和他的三个《批判》所述一致的,“科学知识”要发现“自然(关系)”中的“必然性”,而“法权学”则是要在“人”的“关系”中发现“必然性”,也就是关于“法权”的“先天综合”何以可能的问题.“法权”问题又和《实践理性批判》里所论述的“自由”密切相关.“自由”的“限制”“关系”就《实践理性批判》所涉及的“道德”来说,“根据”在于一个“形式”的“应该”,而就现实的“国家-法律”来说,则是“自由者”之间的“法权”关系.“法权”“本体的所有”既“悬搁”又“范导”“现象的所有”.“自由者”在“人格-格位”“平等”基础上“限制”着各自的自由,由此而形成的“共同体”乃是“自由的共在”.  相似文献   

14.
造成《公司法》第5条之“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不能真正付诸实践之最根本原因在于“公司社会责任”本身灵魂脱壳,然“公司社会责任”之精髓意义重大,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否定.“公司社会责任”灵魂“托生”之途即为“公司利他权”,此等界定实为正本清源,不但解决了公司或其董事等高管“积极实施利他主义行为”之理论困惑,且能使它更合理地融入《公司法》,使《公司法》更契合民商法的本质和价值理念,体现正义,真正践行《宪法》规定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有助于公司或董事为其他利益相关者之谋利在实践中真正得以落实,确保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核心特征。“秘密”强调行为主观方面的相对性,即“秘密”是行为人对其行为的认识,行为人自以为其行为的秘密性是针对财物控制人而言的,且“秘密”是针对盗窃罪的实行行为而言的。“窃”是区分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关键,在实行阶段,“窃”与“骗”共存的情况下,应以侵犯财产权的决定性手段为定罪依据。“取”是盗窃罪既遂的表现,即为了实现将财物据为己有的目的而建立起对财物的较被害人更为优越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以"个体性"和"实体性"为特征的官僚制组织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即周期性地陷入僵化的困境并通过组织变革而重新焕发生命.但是,深陷"个体"枷锁中的官僚制在变革上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决定了官僚组织的历史性.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促使了转型中的现代组织是围绕着"团队基础"而不是"个体基础"来构建,高效公共组织必须以公共组织高效团队为根基,而基于团队的公共组织形态--"团队基础公共组织"是开放性的、被社会所结构化的组织形式,也必将成为未来公共组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 ,从学术界到司法实践部门 ,对“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问题都存在颇多争议。在中国 ,从最初使用“黑社会”到现在通用“黑社会性质组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立法、司法部门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也有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但无论如何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仅仅是概念而已 ,对他们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  相似文献   

18.
领导工作是影响或引导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条件下去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这种行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第一是观念决定成败;第二是细节决定成败;第三是赢在领导;第四是赢在执行;第五是赢在和谐。"观念"与"领导"处于系统的高层(或叫宏观层);"执行"与"细节"处于系统的基层(或叫微观层);而"和谐"处于系统的每一个环节。由此,形成了领导成功方略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三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在涉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有以下的三种形态:自由的智慧、科学的知识和存在的方式。这也是“哲学”为“人”“开显”出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都有哲学的历史发展根据,因而也是哲学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哲学从古代希腊开始,确立了自己的学术特征:哲学为一种自由的智慧,为自由的学问。哲学的历史乃是自由深化和学术完善的过程。哲学进一步的发展,使哲学在深层次上成为最为贴近现实生活的学问,理解这段哲学的历史,不妨重新探讨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提出的“实践理性”对“理论理性”具有优越性这一思想,从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进入实际生活,不失为理解上个世纪欧洲哲学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0.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我们身边的经验和事实。"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使马克思得以在更加宽广的视域中审视分工进而开启其世界历史话语,而且,"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意义也因分工的介入而向我们敞开了。"实行最广泛分工"的大工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并确立了世界历史的资本主导逻辑。分裂是分工向全球扩展的"现代性"后果,合作是分工发展的"全球化"效应,人的解放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