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二次世界大战前本是英国的殖民地。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瓦胡岛的海空军基地——珍珠港,在美军遭受重创的次日,美英两国即向日本正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展开。初始,日军连连得手,乘胜占领香港后,又于1942年1月20日,越过泰国边境大举进攻缅甸。驻守在缅甸的英军,难以抵抗日军,节节败退,弃城失地。无奈,只好请求中国出兵缅甸,协助英军抗击日寇。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初期,盟军遭遇重大失利,大批来自美、英、澳等国的盟军官兵在东南亚战场被日军俘虏。之后,为达到关押和役使战俘的目的,日军把他们押送到日本本土以及其海外占领地的战俘营,并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强行驱使他们到日军占领的矿山、铁路和工厂等场所充当劳工。在劳役期间,盟军战俘虽饱受摧残,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斗争。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把劳役场所当作特殊的战场,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从报坛步入文坛 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萧军和朋友方未艾住在一家小旅店。萧军写了一篇《暴风雨中的葩蕾》,揭露日军占领沈阳的暴行,投给了哈尔滨《国民日报》发表出来。之后,他和朋友又写了几篇文章,陆续在《东三省商报》、《国际协报》发表。萧军受《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的邀请,协助编辑副刊。  相似文献   

4.
《疏导》1995,(5)
桂南会战昆仑关攻坚战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切断了中国同香港到大陆的主要国际交通线。但中国仍能由华南沿海和西江地区,深圳、汕头以及桂越公路、滇越铁路、滇缅公路,输入部分补给物资。而此时,日本大本营已决计执行南进政策.因此,日军于1939年1月...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占领北平和天津。日军沿平绥、平汉、津浦三路扩大对华北的进攻。为了求得“速战速决”,迫使国民党投降,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国民党统治中心京沪地区。南京,是国民政府所在地,又有孙中山总理的陵墓,南京的得失,事关士气民心,亦为国际所注目,对  相似文献   

6.
张启祥 《各界》2013,(1):28-29
1932年,根据天皇的饬令,日本军部组建了最初的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细菌研究班”,对外称“防疫研究室”。随着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活动也更加疯狂。1936年,日军在其占领的哈尔滨、长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00部队。此后,日军又在北京、南京和广州等地先后成立了多个细菌部队。1942年,新加坡“冈字9420部队”的成立,标志着日军的细菌部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完整的细菌战体系和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1,(10):1
不断超越的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可追溯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系波兰籍犹太人"老巴夺"兄弟创办的一个手工作坊。自1902年后,先后经历了买办资本的垄断、英美烟草公司经营、日军侵华占领、国民党收复等阶段,并  相似文献   

8.
飞跃驼峰 1944年4月,我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马上飞赴缅甸前线,参加对日作战.当时,我在54军50师师部任特务连连长,54军军长是黄维,下辖第14师、第50师和第198师3个师,其中第14师和第50师被调到缅甸战场,能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深感自豪. 算起来,我们是中国派出的第二批远征军.1942年春,日军进攻缅甸后,中国派遣5军、6军和66军3个军约10万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但是由于中方和美方指挥混乱,远征军遭受重大挫折,共损失5万人,其中多半是在撤退途中死于饥饿和伤寒病疫.  相似文献   

9.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是山东省峄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位于津浦线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会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38年3~4月间,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击溃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因为这次战役的地点在台儿庄,故称为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是在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和我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发生的。当时,日军攻陷了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尔后,急欲打通津浦线,夺取徐州,然后循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占领我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中国军事当局调集了七八万军队,于1937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刘肃勇 《侨园》2011,(9):48-49
1941年12月7日,日本空军偷袭夏威夷群岛上的美国海、空军基地——珍珠港,一举得胜,次日,美英等盟国即对日本正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欧非三大洲,全面展开.随后,日军即猛攻菲律宾,节节胜利,1942年4月,驻守巴丹半岛的美国司令爱德华·金,率领7.5万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5月,从巴丹半岛转移到克雷吉多岛的美军中将温莱特率领1.2万美多菲联军,缴械降日.若将日本于1942年3月在缅甸、印尼俘虏的英、澳军队合在一起,日本在五个多月内,即在东南亚战场,俘获美、英、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盟军,近十万人之多,分别关押于各占领区的集中营里.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政最高长官张学良对东北军下达"不抵抗命令",致使日军6天即占领辽宁省三分之二及吉林省城与铁路沿线城市。笔者从张学良先生晚年的回忆口述史料入手,分析张学良本人对日本政局、东北局势、列强立场、中国时局、东北军自身等五个方面存在的主观误区,力争解析支撑张学良错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6)
1942年10月20日,日军向岳北区发起"秋季扫荡",占领了属太岳区第一军分区的沁源县并驻扎下来,此时太岳区又遭遇旱灾,身为军区司令员的李聚奎,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他一方面机动灵活地指挥沁源军民与敌开展形式多样的围困战,另一方足智多谋地率领全县军民节衣缩食、自力更生。最终迫使侵略军逃离沁源,在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正1928年,在大兴安岭北麓的茂密森林里,驻扎着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编制相当于一个旅,有三个边防团,被称作兴安屯垦军。其统帅就是张学良,第三团团长叫关玉衡。1929年,日本政府趁中国东北军兵力空虚,蒋介石忙于"剿共",没有精力出兵抵抗,决定占领东北。对于日军来说,最神秘的对手就是屯垦军。为了刺探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1)
九一八事变后,部分东北军爱国将士激于民族义愤,不忘守土有责的担当,奋起还击日本的侵略,予强大的关东军以重创,粉碎了他们短时间内占领东北全境的狂妄计划,延缓了日军的进攻步伐。东北军爱国官兵是最先参加抗战的中国军人,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人民为了独立和尊严不惜与敌人浴血战斗的家国精神,在中国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5.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把工作重心放在广大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同时,十分重视开展沦陷区的抗日斗争,特别是被日军占领的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工作。1938年9月,党成立了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点"指的是北平、天津、唐山三个城市工作委员会,"线"指的是北宁等铁路沿线党组织),有力地加强了对天津等沦陷区城市工作的领导,推动了华北敌后抗战的  相似文献   

16.
张超 《侨园》2011,(9):50
一战成名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首次进入缅甸与盟军一起抗日作战.是年4月,16万盟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陷入被动.中国远征军的首次入缅作战以失败告终,而仁安羌大捷则成为盟军唯一的一次胜利.1942年4月12日,英军一个师被日军七千多人围困在仁安羌,该师师长断定自己突围无望,在无线电里绝望地喊道:“我们快完蛋了.没人能挽救我们,除非发生奇迹.”  相似文献   

17.
一 李宗仁,字德邻.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在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完成的,是李宗仁将军的大手笔. 台儿庄战役前,当时中国的局势是,东北丢了,华北丢了,甚至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都丢了.日军迫切需要将山东、江苏连成一片,战略重点是夺占徐州.因为徐州位于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处.占领了徐州,就可以控制这两条交通要道,顺即南下武汉,将大半个中国收入囊中.李宗仁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临危赴命的.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回顾4万多中国人被抓往日本做苦工的悲惨遭遇,无疑是必要的.1938年10月,日军在占领武汉、广州后,已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1939年秋至1940年春,日本国内的形势急剧恶化:物资缺乏,人民反战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兵力不足,使日本统治集团感到焦虑.为了应付旷日持久的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将更多的青壮年投入战争,致使农村中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9,(22):40-40
抗日将士忠骨散落东南亚 2008年12月,一位网友在网上转述了从澳大利亚一位朋友那里听到的消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西北方向十几里处,一座荒凉的山坡上埋葬着部分“八百壮士”的遗骸。据当年战俘集中营的幸存者田际钿老人回忆,“八百壮士”当年在血战数天后被俘,其中一些被日军押解到这里为其修筑工事,大多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折磨下牺牲,直到1946年初盟军占领了拉包尔,幸存者和当地的华侨为死难者建造了墓地。  相似文献   

20.
环球侨讯     
《侨园》2005,(4)
随着缅甸调整内外政策,以及与中国扩大经贸和文化交流,中断近40年的华文教育正在以多元化的态势逐渐恢复。缅甸华族人口约250万,祖籍福建人最多,云南次之,广东第三。闽粤籍主要聚居在首都仰光和俗称下缅甸的中南部,上缅甸的北部曼德勒等地则以滇籍为主。据缅甸华商会、缅甸福建同乡总会和缅甸广东工商总会等华社社团的资料,在1960年排华之前,缅甸全境华校小学有300多所,初中和高中200多所;60年代中后期全部收归国有,大多改为政府学校,停用华文授课,华校形态基本消失。在华校被取缔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