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伪装笔迹鉴定需求的增大及错误的增多,其科学性也备受争议,而本文作者一直坚信伪装笔迹的鉴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解决此问题是解决其他技术问题的先决条件.文中围绕伪装笔迹必然能够反映书写人固有书写习惯这个核心,从其特点及鉴定条件等方面来探讨其鉴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左手伪装笔迹,一般是指书写人出于歪曲自身笔迹特征的目的,故意采取非利手(一般情况是为右利手书写的人采取左手书写的情况)进行书写的特殊伪装书写方式所形成的笔迹.作为非正常笔迹检验项目,鉴定人有必要严格地依据鉴定技术规范,灵活运用伪装笔迹鉴定的基本理论,结合逻辑经验,对检材字迹中的"假象"予以系统分析、甄别,同时还需要结合科学取样工作,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同时,在以往的笔迹检验工作中,左手伪装笔迹多出现在刑事案件里,作为犯罪嫌疑人逃避打击而采取的手段,而在民事案件中被涉诉当事人利用的情形则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民事案件中的左手伪装笔迹检验案例,提出检验左手伪装笔迹的几点体会,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鉴定人要从认识伪装笔迹的特点、详细了解案情入手,在做好嫌疑书写人的思想工作、反复让嫌疑书写人书写“有关”笔迹的基础上,在嫌疑书写人正在书写样本笔迹时现场识别伪装样本笔迹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2):94-97,85
随意伪装笔迹是故意伪装笔迹的一种,具有故意伪装笔迹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它是书写人凭自己主观意识,不借助任何特殊手段,不追求某种固定形式,任意改变自己的笔迹。随意伪装笔迹具有伪装意识的不确定性、盲目性和伪装结果的欺骗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该笔迹伪装类型较多。检验时首先要注意区分是否为伪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浅谈左手书写者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及右手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左手书写者的左手正常笔迹和其右手笔迹,进行比对检验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将左手书写者的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与右手书写者的右、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左手书写者的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在笔顺、写法、错别字等特征上保持稳定。结论左手书写者的笔迹检验应结合其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注意其与右手书写者的右手笔迹和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钢笔和毛笔的笔迹微观特征,比较了左右手在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时其微观特征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论述了运用笔迹微观特征鉴别左手伪装笔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遗嘱笔迹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而获得不同种类遗嘱笔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鉴定的难点,并提出伪装书写遗嘱笔迹、受客观条件影响变化的遗嘱笔迹识别以及同一认定鉴定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活中一部分人出于某种非法目的,采取伪装笔迹的手法伪造文书的案件已屡见不鲜。为了确认笔迹的真伪,尤其是明确侦查方向有效地打击犯罪,对伪装笔迹的分析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对摹仿书写,强行快写,强行慢写,改变书体,左手伪装书写等几类主要伪装手法的分析及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抖动是笔迹中常见的现象,在具体案件中如何正确地分析抖动成因,准确地判断笔迹的伪装与变化,对做出正确的鉴定结论有重要的作用。1笔迹抖动的类型、机理及主要特点1.1生理性抖动现象生理性抖动现象是指由于书写中枢、神经传导过程及书写器官的变化而引起的笔迹抖动现象。书写器官由脑到手,再由手到脑是一个自动控制的闭合回路系统;在控制部分(中枢系统)和受控制部分(肢体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系统。大脑皮质传出的书写信息到手导致书写活动后,又即时将手的书写活动信息反馈到大脑皮质,从控制部分再传出纠正、调整信息和传出…  相似文献   

10.
条件变化笔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现阶段我国笔迹检验实践情况和吸收己有的笔迹学研究成果,分析书写人受自身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和受制于特殊的书写条件、书写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条件变化笔迹的形成原因、特点、变化规律,对笔迹鉴定的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伪装笔迹特征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伪装笔迹的基本手法和主要特点,初步探讨制约伪装笔迹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伪装笔迹特征的基本规律,以期能为伪装笔迹鉴定提供一种识别途径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天津检察》2007,(1):59-59
在笔迹检验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嫌疑人为隐藏自己或嫁祸他人而采用伪装手段书写的笔迹。如一般伪装的笔迹、改变笔形的笔迹、套摹的笔迹、左手书写的笔迹、局部再现性的笔迹等。2005年11月,我院反贪局在办理刘某某涉嫌受贿案中,要求对一银行储蓄取款凭条中的取款人签名栏内的“姜山林”签名进行确认鉴定。检材是“姜山林”。通过对检材“姜山林”的检验发现:字行有左高右低的现象,字距不匀称;单字大小不相配,整个文字的书写熟悉程度有所降低;横画或横折起笔多左高右低,收笔有拖、甩迹象;行笔生涩、呆板、弯曲、抖动,时有停顿,笔画粗细不一;布局组字的结构松、散、乱,比例不协调,搭配不匀称,是典型的左手书写的笔迹。(见图一、图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习惯用右手书写,如换成左手书写笔迹时,由于大脑功能的分工和手臂解剖功能的差异,左手书写笔迹必然与右手书写笔迹不同,与其正常笔记有明显差别。所以嫌疑人便把伪装笔迹的主观愿望完全寄托在左手书写上。左手笔迹的检验着重研究的是左手书写的伪装笔迹。  相似文献   

13.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在司法鉴定中是难度较大的鉴定。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因个体大脑言语优势、利手的不同,以及社会规范对书写的制约会形成许多差异。鉴定中应抓住其基本特征,结合个案案情,综合分析与评断。  相似文献   

14.
日常,笔迹检验人员收检的检材不外乎为正常笔迹和非正常笔迹.一般不正常笔迹除采用各种书写手段伪装外,还有书写条件、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等方面的不正常造成.本文所论述的是自杀者临死前的不正常心理情况下书写的遗书字迹反映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笔迹是书写运动的轨迹,在观察静态特征的同时运用其动态特征,无疑可以提高笔迹鉴定的水平。但如何获取字迹的书写压力、书写速度和加速度等动态特征,目前还是个难题。笔迹心理学中笔迹线条主动触觉的分析是将笔迹书写时的压力与速度贯穿于字迹观察分析的始终,将其运用于笔迹鉴定,可在传统的笔迹鉴定二维平面字迹特征的视觉观察分析模式基础上,将视觉观察与触觉体验相结合,形成字迹形态二维平面特征与书写时笔向下的力度,和沿笔画书写的速度相结合的四维特征观察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伪装签名是一种签名造假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否认签名是自己所写,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逃避责任。伪装签名笔迹貌似正常,但受不同伪装手段的影响,笔迹会发生各种变化,因而检验难度较大。检验伪装签名时,鉴定人要解放思想,客观看待笔迹发生的变化,选用正确的检验方法,客观全面地选择笔迹特征,适时补充笔迹样本,条件具备时还应充分利用案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于左手伪装书写方式的判断与反映书写人本质习惯特征的鉴别,为左手伪装笔迹的识别与书写人同一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提取右利者左、右手分别所书写笔迹的基础上,对其左手伪装书写的字迹与其右手正常字迹进行比较、分析与检验。结果人类大脑所特有的生理属性以及书写技能互相迁移的特点,令左手伪装笔迹在包含左手字典型特点与易变特征的同时,亦反映了诸多书写人自身书写习惯的笔迹特征。结论左手伪装笔迹特征的鉴别,不仅可以确认左手书写这一伪装方式,更可进一步对前述特殊笔迹的书写人予以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书写习惯未定型成年人笔迹的检验方法。方法通过实例研究分析成年人笔迹变化的特点和原因,确定笔迹性质和检验方法。结果书写习惯未定型也是成年人笔迹变化的重要原因。书写习惯未定型成年人笔迹是成年人正常笔迹的例外,适用正常笔迹检验方法。结论本研究确立了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非本质差异的判断标准,适用于短时间内变化较大的成年人笔迹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9.
笔迹鉴定中,签名笔迹的鉴定是一直是鉴定中的难点,而摹仿老年人签名笔迹的鉴定,由于把老年人的笔迹特点与摹仿伪装笔迹的特点糅合在了一起,更成为了难点中的难点。为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和结合自身鉴定实践,对摹仿老年人签名笔迹的特点以及鉴定依据和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卧姿笔迹鉴定提供识别和评断的参考依据.方法 比较108个不同书写水平者的仰卧、左侧卧、右侧卧及俯卧笔迹与正常坐姿笔迹特征上的异同点,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卧姿笔迹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可能的变化原因,并分析卧姿笔迹检验的要点.结果 卧姿笔迹在字体、写法、错别字、笔顺、字间组合和单字的基本搭配比例等特征上较稳定.这些特征可作为本质特征使用.4种卧姿中,俯卧笔迹特征最稳定;书写水平高者笔迹特征也较稳定.结论 卧姿笔迹鉴定应结合卧姿笔迹特征变化规律,准确判断笔迹的形成条件,去伪存真,做出科学的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