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走路的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再无  相似文献   

2.
<正>职工说她是天山脚下的"梅莲";同事说她把别人的命看得比自己还"金贵";丈夫说她总是顾"大家"舍"小家";儿子说她:"你对别人的孩子比对我还好";她自己说:"我干工作不求轰轰烈烈,不求惊天动地,只求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这个"她"就是农七师2010年度敬业奉献模范、一三○团九连卫生员母新玲。  相似文献   

3.
陈黎 《党员文摘》2007,(4):40-40
她是一位警察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她拉住正准备出门执行任务的丈夫,说:“你今天陪我去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吧。别人检查都有丈夫陪着去.而我每次都是一个人。弄得旁人都怪怪地看着我。再说,我大着肚子一人去医院实在行动不便。你不知道。我每次挤公交车时多想有你在身边扶我一把.拿药时有你去排队,检查时有你扶进扶出……”她这么说着的时候。泪水已经在丈夫眼眶里打转了。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5):62-64
何为真爱?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话题。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和平路社区居民、天津市道德模范赵静华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他活着,我就活着;他死了,我也没法活。”在坚定的承诺里,在温暖的目光里,丈夫的生命或许依然脆弱,但妻子的真诚早已坚如磐石。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她的行动,让我们更加坚信——  相似文献   

5.
传家宝     
在家庭生活最拮据、人生之路最艰难的时刻,丈夫从柜底取出一个黄澄澄的小碗,满脸笑容地对愁眉不展的妻子说:“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愿把它拿出来,更不愿将它卖掉的。因为它不仅是个金碗,而且是个非常难得的古董,是价值连城的传家宝。”妻子一边抱怨丈夫不提前告诉她家中还有这等宝物,一边捧着沉甸甸的小碗爱不释手,她的眼前重又燃起信心和希望的亮光,她异常坚定地对丈夫说:“我  相似文献   

6.
石小风的丈夫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二连的机务副连长。自1992年他们结为伉俪以来,石小风始终把丈夫的工作放在首位,从未插手丈夫的工作,家里的事情无论多重要、多累、多难,石小风总是一个人扛着,从不在丈夫面前说句怨言。她总是说:"既然丈夫是一名基层连队的领导,就要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家里有我你就放心  相似文献   

7.
探亲(小品)     
人物:丈夫老张头老伴秦桂芝女儿张慧老张(边说边上):自从女儿考上大学后在上海工作,一晃都十几年了。往年都是我和老伴去上海看她,她就从来没有回来看过我一次,你说为啥?她说工作忙,这没良心的,你看啊这世道都掉了个个儿。  相似文献   

8.
林岚 《党史文汇》2001,(10):33-35
革 命苏华是 1931年 7月 1日在家乡福建省莆田县入的党 ,那年她 2 3岁。参加革命以前 ,她叫黄德馥 ,长得娇小玲珑 ,花一样美丽。傅围村一个恶霸看上她 ,想娶她做小老婆。她不从 ,恶霸就围追堵截 ,甚至扬言要将她所任教的那所小学烧掉。被逼无奈 ,她想到了死 ,半夜奔到河边 ,最终被巡逻的警察拦住送回。同校一位老师的丈夫是地下党员 ,得知她的情况后找上门来悄悄对她说 :“不要去死 ,还是有路可走的。”这条“路”,就是革命之路。入党不久 ,党组织派她到沿海一个叫前沁的村子做妇女的宣传发动工作。该村也有一位男党员 ,也姓黄 ,在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4,(3):57-58
正刘吉同在1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说,荣禄死于1903年4月,死前是慈禧倚重的心腹大臣。荣禄死后,据说太后比死了丈夫还悲痛,荣禄享受到的哀荣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民间对荣禄之死则是一片欢呼。报章评论无不拍手称快,《中外日报》甚至说:"恨其死之迟耳!"荣禄死的年代,官民矛盾严重对立。1901年的《集成报》的一篇社论就说:"中国之民皆好民,中国之官皆不好官。"人民如此"仇官",  相似文献   

10.
顾保孜 《湘潮》2014,(7):15-18
1975年开年,重病的周恩来得到了李富春去世的噩耗,这位曾经在法国并肩战斗的"春弟"竟走在了他的前头,令他万分难过1975年1月9日凌晨,已经党内推荐为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蔡畅在中南海接到北京医院的电话,说她的丈夫(与她一样也已党内推荐为副委员长)李富春病情恶化。她感到很意外,因这几天患感冒,不敢去医院,怕传染给李富春,晚上她在家还和丈夫通了电话,说一切都很好,病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第三章
  57.(西山,林在发墓地 秋 日 外)
  林在发墓地。
  李梨英独自一人在沉思,她轻轻地说:“在发,你经常说,咱们是农民,一辈子就盼望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为了它,你不仅辛苦一辈子,你对十八好百般迁就抱有幻想,可到头来,人地两空。你死了……我失去了丈夫,却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跟着扛红旗的好人走,我们再也没法活下去了……”  相似文献   

12.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0,(22):33-33
溏心写了一段文字:“刚挂掉妈妈的电话,她说没事,就随便打打。而如果别人接了电话告诉她我死了。她会不会疯?有个20岁的女孩活生生突然死了,面对镜头,她的,父亲不敢哭不敢怒,且在悲痛之余居然还有余九忌惮所谓的‘关系’。难以想象‘权’在民间是个神马东西。凡人如我们,这样生存多少年后,会不会从哭着说要讨个说法的哥哥,变成一个说‘我是,是怕’的父亲呢?”  相似文献   

13.
1959年,李光耀当选新加坡总理。其夫人柯玉珠语重心长地劝告丈夫说:“你才35岁,无论年龄、资历,都比不上你的其他内阁成员。你只能拿中等的薪金。”她还表示“若钱不够用,就到我的律师事务所来拿。我就是你的后勤部、财政部。”随着李光耀的功成名就,柯玉珠也愈来愈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但她却从不谈政治,不爱出风头,很少在公共场合出现。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07,(10)
这是发生在长春市二道区英俊乡金钱堡村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是一对平凡的夫妻,每天,丈夫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卖鱼,妻子在家等着他平安回家。他们做了26年的夫妻,她病了26年。他说,她有病,可是我爱她,她让我一辈子都心怀感激。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说的“一代人”,是指我的祖母、外祖母以及曾经和她们一起度过了那一段生气勃勃、极有意义的青壮年时代的姑祖母、舅祖母等人。确切地说,我这里想写的是“久已逝去的一代女人”。她们当年的那些辉煌岁月,我都不曾目睹,当然更谈不上参与。许多零碎片段的事情,都是幼年时从母亲、外祖母和姑姑们口里听来的。听她们谈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神往和敬佩啊!母亲曾说:前一代人比她这一代人更先进、更勇敢。我觉得这话是对的。这些人的核心是祖母石漱林。那时是清朝末年,正吹着维新之风的时代。祖父在江西做官,是一位县太爷,祖母是官太太。但是这位官太太不安份,凭她在家里学到的一点文化,竟办起了一所女学校,自任校长。南昌正蒙女校,据说是江西全省第一所女子学校。外祖母汪筠青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她青年守寡,丈夫死于肺病。本来夫妻恩爱,她伺候丈夫也很尽心。但丈夫一死,就被夫家指责欺凌,在那大家庭里日子难过。这在封建社会里原也是平常事,青年寡妇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因为外祖父曾是祖父做官时的“刑名师爷”,两位夫人也互相熟识了,而且关系很好。这时祖母就来安慰和劝说。劝说的结果是外祖母毅然造反,带着三个小儿女搬出了沈姓夫家,宣布脱离关系。她后来就和祖母一起办学...  相似文献   

16.
鲜花与猪肘     
鲜·花·与·猪·肘赵惟琴鲜花与猪肘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将二者相提并论,是缘于一次与朋友的交谈。一日与朋友闲聊,朋友谈到她与丈夫结婚十周年之际她和丈夫商量如何纪念一番。朋友说,现在时兴高雅,她打算给丈夫送一个花篮,谁知丈夫听后一脸的不悦。丈夫说...  相似文献   

17.
前些天,看电视剧《延安颂》,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1941年6月的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突然大雨滂沱,一声霹雳,会议室遭到雷击,延川县代县长当场被电击死。事后,一个农妇说,老天爷咋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毛泽东后来和这个农妇谈话,了解到她的丈夫已牺牲在抗日前线,家里没劳动力,交不了公粮,征收公粮的人非要拿走她家做种子用的粮食,她出于激愤才说了  相似文献   

18.
宋文明 《新长征》2014,(10):50-51
焦瑞芹今年57岁,是蛟河煤矿建筑公司退休职工。焦瑞芹拥有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她不但要照顾瘫痪卧床的丈夫、智障的小叔子,还要奉养高龄的祖母和公婆、孝顺自己的两位母亲。多年来,她凭着坚韧的性格、心甘情愿的付出,让一个瘫痪多年的丈夫重新站起来,为一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可面对别人的称赞她却总是淡淡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一师十团,提起蒋红,连小孩子都知道,她是十团社区服务中心那位靠养猪发了财的“小富婆”。 12年前,梦想着发家致富的蒋红和丈夫买了一辆旧汽车,跑起了运输。由于经营不善,几年的光景,不但没挣上钱,还亏得血本无归,债主们天天上门要债。那时候,她家的日子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9年前,正当她万般无奈、走投无路时,一次到朋友家串门,无意中得知朋友靠养猪走上了致富路,这件事,拨动了蒋红的心弦。当时恰逢十团党委鼓励职工群众发展自养畜勤劳致富,她也试着养起猪来。由于当时资金不足,也没有场地,就只能借钱买了一头母猪,仅靠卖小猪仔挣钱还债。她虚心向朋友求教,不辞辛苦精心喂养,细心观察,逐渐掌  相似文献   

20.
夫妻情     
人物:丈夫——小兰单位职员,居家型男人.积极,热情.妻子——小兰总经理,女强人,直爽、大方、果断丈夫:(哼着歌曲端饭菜上)今天老婆要回家,我心里乐得笑哈哈.早早市场去买菜,回家先把鸡来杀.丰盛饭菜摆上桌,老婆一准把我夸.老夫老妻追时髦,吃满喝足飞三亚.唉——你看我容易吗?自从老婆当上公司总经理,我就成了宾馆服务员兼家庭保姆.她把家当成了宾馆,想回来就回来,不回来一个电话就完事儿.我是又洗衣又做饭,一切都得围着她来转.要说我老婆也不容易,她从咱们农场出去,考上大学,在乌鲁木齐从小做大,现在又当了总经理,今天去考察,明天去投资.上次她回来我就给她说了,我说:你也考察一下在咱们农场投资建厂,让咱们农场人发家致富多增加点收入.她同意了,但一直都没有落实.刚好她今天回来休几天假,我专门订了机票夫妻双双飞三亚,我给她再说说这事儿……(电话响)肯定是老婆快到了.(接电话)亲爱的老婆,你到…噢,是老张呀!……机票订好了……到机场直接拿票?……好来,谢谢你呀,三亚回来给你带点海鲜回来!好,再见.(面对观众)你还真别说,这一想到和老婆去三亚我这心里还真有点跳,感觉新婚蜜月一样…(电话响)这次准是老婆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