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扶贫脱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脱贫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中国也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用真情扶贫、发展扶贫、组织扶贫、自立扶贫的思维模式,继续谱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一向注重扶贫。在他看来,贫困地区有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扶贫开发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倡"经济大合唱"。必须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推动贫困地区实现"政策性脱贫"。扶贫开发要精准,集中力量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贫困程度较深,近些年来,中央和省级政府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贫困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滞后,贫困户可持续增收能力不足。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州产业扶贫成就和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三种产业扶贫模式,提出了推进产业扶贫的政策建议,确保扶贫成效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宁夏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精准扶贫已经从探索阶段走向逐步深化阶段。建档立卡制度顺利实施,精准识别程度大幅度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产业扶贫初具规模,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大力扶持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扶贫内生动力机制的形成,无疑是推进宁夏精准扶贫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精准扶贫应找到"穷根",变过去中国式大水漫灌的扶贫,到现在的"精准滴灌"扶贫,实现因地制宜,定向贫困"靶标"对症施药,做到帮扶到户。精准扶贫,关键在人。贫困群众需要转变思想、自力更生,各级领导干部需摸清基层实际。给钱给物,只能解贫困地区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才可以去除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文化贫困是经济贫困的深层根源,推进文化惠民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硬仗、决战全面小康的紧迫任务。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化惠民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谋划,做到精准施策,让贫困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围绕奔小康,加强文化扶贫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五年前,村里土房破墙随处可见,很多村民生活贫困。精准扶贫以来,贫困户养‘扶贫羊’,种‘脱贫果’,住安全房,看病少掏钱,娃娃上学有补贴。去年村里顺利脱了贫、摘了帽。"说起精准扶贫,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村主任刘密成有说不完的话。昌汉白村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是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2013年至2016年,全国共有5564万人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  相似文献   

9.
一把手负总责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 ——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人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盈江县的精准扶贫开发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困难。从盈江县的精准扶贫开发实践看,边疆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一是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引导,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二是构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贫困群众劳动能力和素质。三是加大"挂包帮、转走访"和驻村扶贫工作力度。四是狠抓"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精准帮扶。五是经费有保障,确保贫困地区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才能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20,(6):6-6
要在毫不放松抓好贫困地区疫情防控的同时,毫不动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认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低风险地区要在防控疫情输入的同时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疫情较重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要抓紧降低疫情影响,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及时解决贫困地区农畜产品滞销卖难,积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  相似文献   

12.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广西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精准扶助贫困大学生成才,实施陪伴式乡村教师精准扶贫式混合培训,精准推进农村扶贫创业工作,形成了"师范教育为贫困地区培养优秀师资""继续教育抓好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培养农村致富能手"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上述实践,总结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有效策略,可以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参与集中连片区的脱贫工作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是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和内在要求,也是有效提高扶贫精准度的重要措施。精准扶贫阶段,扶贫工作面临贫困人口情况不清、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重大挑战。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提高扶贫的有效性,有必要建立贫困地区分类扶持制度,科学划分贫困人口类型,找准贫困原因,因户制宜制定扶贫措施,为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如何补贫困"短板",清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障",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可以说上合国情,下合民意。通过具体实践,各地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网络扶贫行动重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贵州电信在为偏远贫困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信息精准扶贫的新模式。"要想富,先修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公路"是否畅通也是贫困地区能否快速脱贫、能否实现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已经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重点与焦点。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笔者结合对平山县东王坡乡曹土沟村的精准扶贫实践,对如何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以期对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有所裨益。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怎么定义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需要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要确立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扶贫先扶志,贫困群众必须树立脱贫的志向和信心;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让困难群众具备脱贫的智慧和能力;脱贫攻坚要依靠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勤劳致富。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发展内生动力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贫困是困扰世界人民的普遍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先后经历了:体制变革推动减贫阶段,专项扶贫举措瞄准贫困地区;大规模扶贫开发和八七脱贫攻坚阶段,目标瞄准贫困县;巩固温饱成果、夯实小康基础的深度扶贫开发阶段,目标瞄准贫困村;全面小康下的精准扶贫阶段,目标瞄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发式扶贫,扶贫瞄准目标逐步下沉,扶贫对象逐渐精准,这些扶贫举措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