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9,(8):I0005-I0005
1993年4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杭州办事处(寿险)正式成立。自此,平安寿险进军杭州,掀起了浙江寿险市场的竞争热潮。1995年3月,为顺应寿险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杭州平安(寿险)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推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个人营销业务,揭开了浙江省寿险营销崭新模式的帷幕。2004年11月杭州平安(寿险)正式更名为中国平安人寿浙江分公司。公司以其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规范的业务管理、严格的内控制度而逐步创立其在杭城乃至浙江省的保险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
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全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80万。2003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县(市)第20位。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坚持“和谐是共同的追求,平安是最大的财富”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全力以赴开展“平安余杭”创建工作。去年全区财政在创建“平安余杭”过程中共投入1.57亿元,镇乡、街道共投入2500万元。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来自省城调队的调查显示,余杭区治安状况的群众满意率高达98.3%,安全感达90.2%,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余杭实施“再造工程”、实现“三大跨越”和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创造了良好环境。责任系平安自浙江省委部署打造“平安浙江”、杭州市委提出建设“平安杭州以来”,余杭区委和区政府把“平安余杭”创建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重要的社会任务来抓。余杭区委和区政府与单位签订了以平安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综治目标责任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平安创建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的实绩考核之中。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人员实行重奖,区级专项奖金由2001年的200万元提高到目前的4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对创建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推诿扯皮而导致重大事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杭州较全国更先期地感受到了矛盾凸显期、治安复杂期、事故多发期的巨大压力。2002年底,杭州市委在全省率先作出了创建“平安杭州”的决策部署。2005年,经省委、省政府考核评审,杭州市平安创建工作赢得“满堂红”,市本级被命名为“平安市”,13个区、县(市)被命名为“平安县(市、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深入贯彻浙江省委关于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和谐是共同的追求,平安是最大的财富”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全力以赴开展“平安余杭”创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余杭实施“再造工程”、实现“三大跨越”,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创造了良好环境。责任系平安余杭三面拱卫杭州主城,分别与海宁、桐乡、德清、临安、富阳、安吉等地接壤,交通四通八达,区位条件独特。近年来,余杭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百强县20位,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分别…  相似文献   

5.
2002年底,杭州在全国率先作出了打造"平安杭州"的决策部署。经过多年的努力,杭州在平安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果。深化"平安杭州"建设要准确界定平安建设内涵外延,科学设计平安建设顶层框架,不断巩固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切实加强平安建设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大》2015,(1):50-51
近年来,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平安杭州"工作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和工作创新,走出了一条"严管严控保平安,基层基础固平安,群防群治筑平安,公平公正育平安,联调联处促平安,各行各业创平安"的升级版平安创建之路。杭州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被中央综治委表彰为"全国平安综治优秀市"。  相似文献   

7.
正十年平安建设,为浙江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刊从2005—2012年度连续8年获得平安市县称号的57个市、县(市、区)中约请了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浙江建设"主题,谈成功经验和未来实践,供参考借鉴。平安促进和谐,平安推动发展,平安绘就幸福。我们秉承"让每一寸土地都有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心贴心服务"理念,建立"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和"17654"民主民生互动平台,全面推进社会协同治理。——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书记缪承潮  相似文献   

8.
任清锋 《政策》2013,(12):77-78
<正>近年来,沙洋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平安湖北建设的意见》,不断夯实基础,创新举措,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社会更加和谐"目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一、落实平安之责,保持社会稳定(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县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抓平安建设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干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执政理念,围绕省、市委平安建设决策部署,以打造“平安江干”,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克弱点,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区上下形成了平安创建热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4年先后被省、市委命名为首批“平安创建先进区”,为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一是抓认识、强责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随着杭州城市东扩战略的实施,江干区正处于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前沿主阵地,这既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8,(4):22-24
山东省有9干多万人口,2700万户家庭。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2004年初作出建设平安山东的部署。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的基础。省妇联充分发挥在家庭领域的工作优势,围绕平安山东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平安建设,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平安。自2004年以来,我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年年掀起高潮,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2006年9月,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在我省召开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我省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09,(10):66-67
去年中央首次在全国范围开展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评选活动。经推荐,余杭区成为浙江省5个候选单位之一。历经层层筛选,余杭区最终摘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桂冠,是杭州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相似文献   

12.
郑少三 《政策》2006,(10):7-10
最近,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平安湖北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湖北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平安县(市、区)建设要求,并深入开展平安市(州)创建活动。这是我省自2003年提出开展“平安湖北”创建以来,就此项工作所作的最新一次系统部署。我省平安建设工作起步较早,措施实,力度大,取得了初步效果。去年底,首次命名了22个平安县(市、区)。全省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大局平稳,群众安全感增强,为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平安白城     
平安是人民群众的首选之需。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自2005年开始,白城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平安吉林的决定,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这个主题,及时制定并下发了《中共白城市委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平安白城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全市深入开展平安白城创建活动,把平安白城创建  相似文献   

14.
基于超效率DEA评价模型的寿险公司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个评价中国寿险公司绩效分析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并分析2003年各寿险公司的相对经营有效值和投入、产出的松弛变量,指出国内寿险公司在经营中存在员工冗余、经营成本过高、业务开拓乏力、赢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旨在提高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在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2009年的平安浙江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跨上了新台阶。平安,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平安,是最现实的民生需求。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各项部署,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推动平安浙江建设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6.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0):10-13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在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2009年的"平安浙江"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跨上了新台阶。平安,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平安,是最现实的民生需求。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各项部署,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推动"平安浙江"建设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7.
论平安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安建设的理念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更高层次的努力方向。平安建设反映了社会公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平安建设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平安建设的重点包括:在社会公众中确立和普及平安建设的文化和理念;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平安建设的领导;抓薄弱环节;对城市的重点单位、重要基础设施和目标加强保护;重视应对各种危机;加强社会管理,重视社会风险的评估。在创建平安活动的实践中,应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与市场相互补充的优势,形成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组织运用社会资本,以便形成有效的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网络。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上升97.25%、首次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获居各省(区、市)第一……2020年,浙江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建设,创新落实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防范化解了一些列重大风险,面对大战大考交出了高分答卷,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正多管齐下在连续八年实现平安创建"八连冠、满堂红"后,过去一年,嘉兴市平安建设成绩更加闪亮: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6.18%,群众平安建设知晓率、参与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信访总量、刑事警情和刑事立案、安全生产事故各项指标下降;全市未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事件,未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未发生严重刑事犯罪案件,未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秩序案件,未发生严重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严重公共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5,(23):47
杭州市政法部门、综治机构在深化创建“平安杭州”的工作中,找准了创建工作的切人点和载体,形成了一系列有杭州特色的工作。这些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上予以了推广。这些做法主要是“四个三”:按照“三大”理念(大投入、大防控、大平安),构建打防控体系。坚持把平安作为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产品,舍得花钱买平安。主要是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科技强警,着力构建科技防范体系。目前,杭州市的科技强警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公安部组织的全国41个科技强警建设申报城市中总分排名第一。按照“三重”理念(重在基层、重在规范、重在整合),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把夯实基础作为“平安杭州”的重点来抓。根据中央综治委《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综治委[2003]20号)。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街道综治委(办)的编制和职责。同时,按照“主体不变、分工负责、联合运作、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的要求,建立由综治办牵头,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信访等部门“多力台一”的综治工作中心模式,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和统一归档资料。今年底,全市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覆盖面达100%,其中规范化率达70%。按照“三亲”理念(亲民要求、亲情服务、亲善管理),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近年来,从确立亲民理念入手,变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从为他们提供基本保障、维护基本权益、解决基本问题起步,逐步推行“市民待遇”,使他们充分享有法定的公民权利,更好地从边缘群体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社会,促进城市的和谐协调发展。在全市基层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站),为流动人口提供办证、法律咨询、宣传教育、就业培训等基本服务。同时,严格按照《劳动法》要求推行劳动合同制,加大劳动执法力度,积极推行流动员工医疗、养老等保险和劳动保障,使他们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合法权益。流动人口子女可以凭《暂住证》就近入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