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学军 《前沿》2011,(1):25-29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变化,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动,这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产生了冲击,促使了西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历次改变。随着苏联共产主义的失败与民主社会主义逐渐趋于沉寂,"新社会运动"开始纷纷兴起,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运动形式,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引领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运动的去阶级化潮流,是当前西方左翼中最有上升空间的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振书 《前沿》2009,(3):195-197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研究在学术界经历了两次高潮,一次是1992年邓小平系统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之后,另一次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认识及理论突破,带动学术界掀起对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新高潮。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学术界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有个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和"美国社会主义党",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美国当局对共产党为首的左翼政党采取镇压的态度,导致美国共产党遭到严重打击,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中保留下来了.可以预言,美国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将在未来10~15年内出现高潮.  相似文献   

4.
《同舟共进》2013,(2):3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拉开了被后人称之为"80年代"的序幕。"文革"的历史后遗症——文化贫瘠,催生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文化高潮。知识分子重登历史舞台,朦胧诗歌、伤痕文学、探索电影、哲学热、美学热、沙龙聚会……不断刺激并愉悦着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见证并烙印下那个年代的社会特征。北岛就曾在访谈中评价道:"每个国家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高潮,比如俄国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80年代就是中国20世纪的文化高潮。"  相似文献   

5.
吕军超 《前沿》2013,(8):96-97
市场社会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逐渐兴起的一股社会主义思潮,其主要是探索一条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的道路,其充分论证了市场经济可以并且应当与社会主义结合的问题,并提出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怎样结合的诸多构想。因为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面临着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共同课题,这使得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许多有益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哲学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独立领域,从20世纪初建立以来的西方语言哲学逾百年,其间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者,形成了若干语言哲学流派,也发生了多次语言哲学研究转向思潮。当代语言哲学研究转向思潮,重点梳理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三次转向:语言本体研究上从语形到语义再到语用的语言转向、语言跨学科研究上的认知转向,以及语言研究单位上的语篇转向,显示西方语言哲学研究转向对语言研究有着重大影响。每一次的西方语言哲学"研究转向"思潮都是反映人类对自我的逐步加深,并掀起了新一轮的语言研究高潮从而对语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为我们从事语言研究、逼近语言现象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社会兴起"西方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最终消亡"三大预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推销西方民主制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认定西方世界当年的"三大预言"已经落空。首先,西方民主制度并未一统天下,反而给诸多国家带来灾难。受当年美国民主输出"恩泽"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这一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其理论本身的缺陷和历史的局限性,注定了其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率先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研究范式。理论发展不过30几年就成了学界乃至政界的"显学"。协商民主走红学术界,不仅仅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对民主真实性的渴望心理,也不在于它拥有时尚的名称,而是它与生俱来的理论特质很好地反映了民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高度契合。因此,发展中的不成熟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协商民主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模式"问题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密切相关.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现代化模式".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人在模仿西方以及苏联现代化模式过程中,缺少理论创新,犯了照搬照抄的错误,未能形成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在近30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创新的结果.未来"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与完善还要靠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西方企业规模理论的演化和发展作了总结性概括,对各个时期不同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并努力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异。此外,文章还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内发生的新变化进行了评述。通过以上的各项研究和分析,本文意在表明:认真研究西方企业规模理论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有利于我们用客观、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学科,并正确地借鉴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郇庆治 《人民论坛》2012,(30):71-72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不再仅仅是欧美西方国家的事情,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积极的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主人翁"意识与心态"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首先在欧美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型社会主义思潮或环境政治理论流派,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依据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影响日渐突出的事实逐渐形成的、在社会主义视角下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理论分析。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新进展一是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理论探索。这方面主要以美国学者为代表。世纪之交,詹  相似文献   

13.
肖婷婷 《传承》2014,(2):46-47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研究再掀高潮。从其理论来源、德智体三育的具体内容与联系、研究成就与不足三个方面出发,对该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陆海燕 《湖湘论坛》2008,21(5):126-128
当代社会运动,如学生运动、生态运动、女权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等等起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现已掀起了西方国家新一轮的社会运动高潮。自其产生以来,在对当代西方政治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大众社会"理论虽然被各种"后"社会理论所取代,但其在现代性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深刻洞见,对于认识现代性的危机和困境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在西方现代性批判谱系中,"大众社会"理论曾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却被中国学界在研究"他者"话语的现代性问题时所忽略.  相似文献   

16.
伯恩施坦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重要的政治理论家和活动家。他曾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得意门生,为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伯恩施坦根据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变化修正了以往的政治理论,为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运动另辟他径。在政治哲学视域下考察伯恩施坦民主思想,探究其思想内核及其对西方社会主义的深远影响,分析伯恩施坦民主思想的价值意蕴和历史局限性,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对传统政治学研究的一种修正和补充,政府过程研究呈现出动态性和实证性特征。西方政府过程研究源于19世纪中后期,先后出现过利益集团理论、政治系统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政策过程理论等多种研究框架,从早期的"纯科学"研究走向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相融合。我国的政府过程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受西方影响较大,但也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研究特色。未来我国的政府过程研究应在阶级问题、价值问题和利益集团问题上澄清认识,对信息时代的影响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8.
历史大错位中的文化价值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历史性错位:19世纪下半叶,当中国开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时,西方国家已经产生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思潮;20世纪60、70年代,当中国下决心追求现代化时,西方国家又出现了批判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将如何重建文化价值体系?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应该走"修正了的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坚持追求现代化的立场;另一方面,借鉴前现代和后现代理论中合理的文化价值元素.从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一、情景认知理论与侦查课程案例教学法情景认知,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习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知识学习理论。Bor w n,cof l ins及Dug u ld于1989年,在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的论文中概括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并极大地启发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变革。总体来说,情景学习认为,  相似文献   

20.
文学意义研究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成果。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围绕文学意义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理论范式。第一种研究范式以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为代表,它们认为文学的意义内置于文本之中;第二种研究范式以美国读者反应批评、德国接受理论和解构主义为代表,该范式以"作者—文本—读者"为批评理路,强调读者的解读功能;新历史主义把文学看成历史的组成,强调文本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权力话语,标志着西方文学批评由"作者—社会—作品—文化—读者"的新的历史转向。三种文学批评研究范式的演进是文学批评从文本研究走向文化研究的历史转型,这是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