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维之一,它博取中外文化之长,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之中,凝聚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精华,发扬了党的历届领导人思想光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底线思维的提倡和重视使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面前保持警惕,牢牢把握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时代十年,党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两个方面都在百年党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认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制定了新时代“两步走”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对摆脱贫困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擘画了新的方案,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新的跃升,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不断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光明前景,极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包容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构成;突出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本质;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基于"主题——主体"的关系逻辑和运行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蕴着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人民特色。这五个特色相辅相成,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实践特色是基础,理论特色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把社会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并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的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该社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此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审时度势、正本清源,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内容十分丰富,并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从而为不断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  相似文献   

8.
对于研究和叙述历史而言,“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研究历史要“论(逻辑)从史出”,叙述历史要“史论结合”,要做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后得出的“论”。毛泽东概括了社会革命一般规律,即“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也就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革命。从1919年到2012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正是这样一轮革命。而按照无产阶级革命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二轮。“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为叙述百年党史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总体布局”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总体布局”演变发展的过程,“总体布局”中四个构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中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定义尚不明确,对“总体布局”演变的背景及深层动因的探讨不够充分,研究领域泛化或者说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模糊等不足之处。在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10.
沈裕谋 《人民之友》2020,(2):100-100,F0003
长沙县自古为三湘首善之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区位优越、经济发达,有领跑三湘的团队、领先中部的担当、领军全国的作为、领向世界的胸怀,很多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抒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伟大事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统一于以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亲临湖南考察调研,给湖南锚定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立场、研究目标。一是要明确研究对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的整体性视域研究生产方式;二是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用好唯物辩证法及其实证分析、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三是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从顶层设计以及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要确保这些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位,以取得良好预期效果,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提高执政兴国能力等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方向。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就是要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不断丰富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大大拓展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公有制理论,他们不仅寄希望于工人在必要时用暴力夺取国家政权,也寄希望于发达国家的工人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认为在发达国家"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他们注重经过社会所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认为资本主义将被自己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自我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此而产生。当前中国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形式正在蓬勃发展,民营企业中许多股份制企业表现出新公有制特征,它们不仅率先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且职工人人持股。它们对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和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基本公正,职工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健全,更多的新公有制企业将会成长起来。同时,广大农民随着产权的改革与落实,会在新的合作过程中建立新的公有制。新时代,新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要求;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从最高政治原则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从党的领导内涵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进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从制度安排维度阐述了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从党的能力水平维度揭示了实现党的领导的方法和途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新思路,把我们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相似文献   

18.
厉行法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的基本要求可以也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属性融会贯通,其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经济制度赋予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地位,贯彻了法治的平等保护原则。第二,以人民为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制度价值追求,贯彻了法治的人权保障精神。第三,集中力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论证了资本主义发达的高度将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因而设想,社会主义将会在英、法、德、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建立。历史的发展和革命运动的实际却是尚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相对落后的俄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的俄国社会发展顺序的颠倒,就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聚焦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体制的一国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条件下,斯大林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俄国实际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斯大林宣布苏联已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只是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成为斯大林体制的历史负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也是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历史的共性是斯大林体制被当作社会主义共同模式的时代条件。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的、越"左"越革命的幼稚病,是小生产占优势国家背负的、改革斯大林体制的沉重历史包袱。中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为相对落后国家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遗留历史任务之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11月15日,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经济学会政治经济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70年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嬗变”研讨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刘靖北教授致辞并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