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年轻的重庆直辖市,19岁了!作为重庆人,"重庆向北"正在由外至内改变着重庆人的生活。"生活向上"正成为重庆人不懈的追求。2300亩重庆中央公园,是继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城市中央公园,也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居住在重庆的人都能很清晰地感受到,正如纽约中央公园对于城市的意义,重庆中央公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绿肺",更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价值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宋英俊 《重庆行政》2010,12(2):73-75
2010年2月,城乡建设部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重庆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继国务院3号文件后,又一次将重庆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规划,为重庆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一、战略思维转变的客观必要性 1.战略思维转变是重庆新时期特殊经济地位决定的。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代的巴山渝水,近代的开埠通商,抗战时期的陪都,当代的重庆直辖,记载了这座城市不平凡的历史。从19世纪开埠通商,历经百年,重庆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由此决定了它在中国跨世纪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窗口”和辐射作用的重要地位。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加强了重庆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使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地位得以确立,同时,开启了重庆改革发展的新航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作  相似文献   

4.
重庆,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长江上游的由匠怯,因水而起,因商而兴,因工而强,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和西部最大的工商重镇。重庆区域内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市场体系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也有较为完整的产业基础,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和充裕的人力资源及完备的社会服务。 重庆有成渝、襄渝、川黔3条电气化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连,2005年底前建成达万铁路、渝怀铁路和遂渝快速铁路。2010年前后,重庆铁路将形成由成渝、遂渝、渝黔、襄渝、渝  相似文献   

5.
王作安 《重庆行政》2010,12(3):15-17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对外开放的环境工程,更是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民生工程,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的经济工程。近年来,合川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将实施森林工程作为贯彻落实“森林重庆”战略部署的主要抓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努力打造山水绿城和谐相融、人文历史温蕴厚重、城市风格鲜明的宜居宜业之城。  相似文献   

6.
把握科学发展规律 加快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带动是关键。在重庆实施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中,区域性中心城市肩负着尤为重要的特殊使命。江津作为距离重庆主城最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把握科学  相似文献   

7.
鄂璠 《小康》2013,(9):62-63
在"金九"来临之前,中国楼市在8月表现平淡。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其监测的43个城市中,近七成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但总体而言,涨幅相对稳定。其中温州上涨幅度最大,为46.7%,其次是北京,环比上涨28.46%。成交量下跌的城市中,大连跌幅最大,为32.76%。成交价格方面,本月43个监测城市多数成交价格环比下降,其中广州跌幅最大,为14.12%,长沙环比涨幅最大,为18.23%。10个重点城市中,除南京、重庆价格环比上涨外其余全部下降。业内人士分析认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25日,根据录音整理)重庆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候。这些年,重庆在314总体部署指引和国发[2009]3号文件推动下,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市经济增速仍保持在15%左右,今年1—9月增长17.1%。这种长周期的平稳快速增长,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也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齐心、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未来重庆加快发展进程中,很重要的就是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民族地区与主城、重庆其他地区的差距。对照314总体部署,重庆要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尽管很难,但看得见、摸得着、干得成。因为沿海地区的发展就靠城镇化、工业化,遵循这个规律,今后5年重庆有条件成为1000平方公里、集聚1000万人口的内陆最大中心城市。相应地,五个重庆有望全面实现,高速公路里程将增加到3000公里,铁路里程也增加到3000公里,居民住房等中心城市的各方面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佛图关面向长江一面的崖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幅醒目的题刻——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这是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时,为重庆确定的施政纲领.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作为西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重庆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解放后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和西南地区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  相似文献   

10.
刘英 《重庆行政》2014,(2):98-99
正重庆城3000年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铸就了今天重庆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城市影响力的衰落与提升与其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作为早在1986年就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庆,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为提升其城市的影响力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庆在其历史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品牌上还需进一步打造和提升。一、重庆母城文化的积淀和传承重庆母城文化是重庆城市文化的根。城市新疆  相似文献   

11.
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嘉陵江的汇流处。全市包括将划入的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总面积8.2万平方公里,3002万人。 重庆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历来是郡、州、府所在地。公元前11世纪是巴国都城;秦至东汉设巴郡,隋唐置渝州,宋设重庆府,13世纪中叶为大夏国都城;1891年辟为通商口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国民党政府的战时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为计划单列市,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办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对于扩大我市对外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确定了“展示重庆,创新会务,扩大影响,推进交流”的指导思想,积极有效地推进各项会务筹备工作。 一、加大邀请力度,形成峰会之最 上届市长峰会是前四届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8国家、96个城市的市长,近700人出席,考虑到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直辖市的地位,我们计划邀请40个国家(地区)、100个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和港口——重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为大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而引人注目。改革,使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青春焕发,使它的经济充满了新的活力,使全市各项生产事业能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向前发展,也使城市更好地发挥其经济中心的作用,以带动周围  相似文献   

14.
各位代表:今年2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出的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决定提请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现在,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就《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作如下说明:重庆市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1891年辟为通商口岸,1929年正式设市。建国初期,曾是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将重庆市列入首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5.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及有关领导的要求,现将我们对重庆地区农副产品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一、重庆市农副产品生产概况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及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重庆直辖市由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组成,辖40个区县(市)。总人口3059人,城镇非农业人口614万人,还有几十万城镇非长住人口和流动人  相似文献   

16.
力图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重庆,必须注重城市文化建设,认识当代中心城市形象的基本内涵,把握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核心,描绘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面貌,铸冶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魂脉,培育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主体,打造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载体,增强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神力,提振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精气,塑造优秀的国家中心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齐岳峰 《小康》2013,(5):62-63
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月度动态播报(2013年4月)4月,受楼市调控细则落地的影响,中国楼市在经历了3月的"疯狂成交"后立刻开始恢复冷静,多个城市成交量出现大幅下滑。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本月,其监测的43个城市中,超过8成城市成交量环比下降,降幅最大的是丹东,达到65.5%,其次是北京,环比下降56.6%。成交量上涨的城市有重庆、成都、大连等,其中成都涨幅  相似文献   

18.
渝中区作为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历来是重庆开放的窗口和发展的核心。渝中区一直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改善城区环境,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工程、环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各项工作推进顺利。2010年底,渝中区通过了市级环保模范区验收。截至目前,辖区149个创模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自查,26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通过创模,渝中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环境质量大改善,环保水平大提升,城市面貌大改观,阻碍城市建设发展的环保难题  相似文献   

19.
《公民导刊》2008,(7):9-10
城市规划是关系到城市建设及长远发展的大问题,人大监督不能仅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万州区人大在参与万州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中将继续加大对政府的工作监督,努力将万州打造成当之无愧的重庆第二大城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环"的开通,重庆全面拉开了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的架势,正以"比肩京津沪"的气魄阔步前进.大渡口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全域位于"外环"以内、"两山两江"之间,拥有主城核心区最多的土地存量和34公里长江水岸.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重钢环保搬迁,为大渡口城市建设实现破茧化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区将以之为新的起点,奋起直追,赶超一流,使城市建设后来居上,把大渡口打造成为重庆主城"文化、生态、宜居、宜业"的核心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