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独特的社会现象,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并成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是由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所构成的独特性逻辑进路,不仅有着基本的历史缘由、坚实的实践依据、理论创新的有力支撑,而且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光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辩证法:中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可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接进入马克思论证的社会主义社会.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但不可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这种"超越"与"不可超越"的历史辩证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必然性的历史根据,它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的特点.进一步研讨这一历史辩证法,对继续解决中国向何处去问题,对进一步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及优秀儒学文化传统和正义原则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体现,而大力追求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两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成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其社会基础是传统文化熏陶影响下的中华民族。本文拟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总的导向,已经不能摆脱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国内和国际双重意义,它不仅是扎根于中国国情的世纪性课题,也是一个符合世界历史演变发展规律的"世界历史性"命题。本文试图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联系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关系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历史的、具体的,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体现了执政党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已发生阶段性质变认识的理论自觉。执政党只有准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才能制定符合时代要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战略规划,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社会主要矛盾、人民主体地位与执政党自觉,是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三个基本维度: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在依据;人民主体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力量源泉;执政党自觉是准确把握时代脉动与担当时代使命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以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选择论为逻辑起点,通过否定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质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迎合了西方和平演变和分化中国的战略企图,成为在社会意识领域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支重要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思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认识国情、认清历史发展方位的关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扭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牛鼻子",探寻社会主要矛盾生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从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表现形式、发展趋势出发,找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然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却并不因为改变了其社会经济形式,而改变它的自然历史本性,它仍然要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不超阶段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自然或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从传统落后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转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一特殊历史逻辑,决定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这些本该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完成的任务,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主题,只能是一心一意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