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吴继波 《中国减灾》2014,(23):18-19
近年来,江西省立足实际,坚持法治思维、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救灾法制建设,出台《江西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救灾,强化"一项理念",建立完善"两项机制",重点抓好"三项管理"。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民政局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做好全区防汛抗涝救灾救助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制定了青云谱区民政局防汛抗涝救灾救助应急行动方案,成立了区民政局防汛抗涝救灾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防汛抗涝救灾救助各项具体工作,为全区防汛抗涝救灾救助工作提供了各项保障。  相似文献   

3.
“灾情超历史,疫情如常年“,这是江西省今年救灾防病成绩的真切概括。今年江西省洪涝灾害灾期之长、灾区之广、灾情之重均超历史,面对特大洪涝灾害,江西省卫生厅精心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在各级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救灾防...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江西省发生新世纪以来最大洪涝灾害,五大江河干流及长江、鄱阳湖均发生超警戒洪水,最长超警时间35天、最高超警水位7.02米。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江西省坚决落实中央作出的救灾工作"三个转变"重大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全力打赢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洪灾攻坚战。超前部署早备战一是坚持早研判,做到"谋于未战"。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省长刘奇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强调按照防御"1998年加强版洪水"的要求落实减灾救灾措施。省委常委、副省长尹建业先后6次组织召开防汛救灾会议。2016年春节后,江西省提前召开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对主汛期救灾工作进行提早谋划、提前部署、提前落实。二是坚持早安排,做到"备于未战"。省民政厅及时修订完善了《江西省  相似文献   

5.
徐娜 《中国减灾》2014,(5):36-39
3月7日,江西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景德镇乐平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减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和江西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真情服务群众,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推动减灾救灾工作科学管理。会后,本刊记者就江西省减灾救灾相关工作专访了江西省民政厅副厅长刘立松。  相似文献   

6.
宣城地区坚持“八二”分担制度增强地方救灾实力自1988年国家实行救灾工作改革以来,安徽省宣城地区始终坚持以省政府(87)64号文件为依据,以救灾改革为动力,要求县市政府增加救灾工作的投入,使救灾救济工作由国家包揽逐步纳入社会化轨道。从1988年到19...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江西省始终把救灾装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政策创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规范化管理,确保救灾装备配得全、管得住、用得好,努力提高江西省救灾应急保障能力。政策引导、攻坚克难,努力做到"配得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专门将"救灾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列入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综合减灾"十二五"规划,并在"十三五"时期继续推进。江西省认真落实《民政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新增公共财力向民生领域重点倾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减灾救灾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周萍 《中国减灾》2013,(3):18-23
江西省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大,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艰巨。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西省始终坚持新增公共财力向民生领域重点倾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不畏艰险、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创新,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率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减灾救灾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规范救灾资金管理和使用,确保每笔“救命钱”都能用在刀刃上,切实为“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和服务,重庆市石柱县民政局采取五项措施,加强救灾资金管理。一是抓预防教育。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全南县四项措施开展农村低保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一是坚持动员部署“早”。县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村农村低保资金专项清理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坚持宣传氛围“浓”。通过报纸、电视、会议、网络等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公示专项清理工作内容,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专项清理的目的、要求和步骤,确保专项清理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坚持监督检查“实”。  相似文献   

12.
救灾款是灾民的“救命钱”、“及时雨”,如何管好、用好救灾款、如何把救灾款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最需要的灾民手中,这是整个救灾工作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救灾款的管理使用必须明确一个范围、强化一项制度、坚持五项原则,才能有效地发挥救灾款的作用,才能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一、明确一个范围 某种款项都有自身的目的和一定的使用范围,救灾款的使用范围是无偿用于灾民生活,解决灾民生活上自身无力克服的吃、穿、住等困难,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扩展它的使用范围和用途。明确范围、合理使用救灾款是整个救灾工作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 二…  相似文献   

13.
符军 《中国减灾》2024,(9):20-21
<正>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不仅面积大、人口多,还面临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风险,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守护百姓的安宁与幸福,该市应急管理部门枕戈待旦,坚持多措并举和探索创新,系统推进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坚决守牢“不死人、少伤人”的底线,在各个方面做好减灾救灾文章,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每年因灾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每年都下拨巨额的救灾资金。救灾款是党和政府为救助灾民、解决灾民基本生活困难下拨的专款,是灾区群众的“救命钱”。但是,救灾款在一些地方不能及时足额兑现甚至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救灾款不救急的问题成为困扰救灾救济工作的一大难题。为保证救灾款及时足额地发放到灾民手中,专款专用,近年来·些地区陆续建立了救灾款专户管理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是新时期民政部门根据救灾工作内在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切实转变救灾工作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西在这项工作中的探索和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省、区、市借鉴和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5.
“二确保”。一是确保资金用途不变。救灾救济资金要全部按规定用于救灾救济方面的开支,不得随意变更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挪用,挤占救灾救济资金;二是确保资金的分配权不变。救灾救济资金由乡镇民政办设立“民政专项救灾救济资金专户”,实行封闭式运行管理,乡镇政府不得挤占挪用。在救灾救济资金下拨到位后,民政办应将享受对象和发放标准张榜公布,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五坚持”。一是坚持突出重点,不搞平均分配;二是坚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三是坚持专户储存,专帐管理,及时拨付,不得将救灾救济资金与其…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新增公共财力向民生领域重点倾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减灾救灾新途径。率先探索完善受灾群众安置救助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救灾资金分级保障新机制。自2008年起,江西省各市、县(区)分别按照上年度本级财政收  相似文献   

17.
李贵明 《中国民政》2013,(12):47-48
灾害发生不仅仅是由于大自然外力的影响,还有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脆弱性的作用,正是在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风险并转化为灾害。因此,在减灾救灾工作中,必须树立起灾害“可预防”、风险“可管理”的意识,全面加强减灾救灾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减轻)灾害的发生,实现从被动救向主动防的转变。笔者认为,全面加强减灾救灾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瑞金市民政局积极做好防汛救灾准备工作。一是制定预案,落实责任。制定和完善市、乡、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逐一落实监测、预警、人员防护与撤离、抢险物资等措施。同时把防汛救灾各项任务分解到岗位、个人,做到责任清、情况明、措施实,有备无患。二是检查到位,不留死角。结合全市开展“三送”工作,组织人员检查各乡(镇)救灾应急预案落实、灾情信息报送时效性、灾害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值守制度、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以及其它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  相似文献   

19.
江西是全国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损失大。自然灾害特点决定了做好救灾物资储备调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江西省高度重视救灾物资的储备调度,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着力推进全省救灾物资储备库“一十百”工程,建立健全“两支队伍”、严把“四个关口”、健全“五项机制”,全省救灾物资储备调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近期,安徽省蚌埠市民政部门严格规范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经该市执法监察组检查,全市对m多万元救灾款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做到了管理严格、使用合理、效益明显。主要做法是:坚持“三个明W。明确组织权限,规定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明确使用原则,坚持专款专用,集中使用,重点用于灾区紧急救助和帮助灾民重建家园Z明确分配权限,由民政部门根据灾情统筹平衡,制定分配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实施,确保每分救灾捐赠款都用在刀刃上。把住“三个关口”。一是“接收关”,向社会公开救灾专用帐户、热线电话、接收捐赠地点,方便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