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两党在2013年初“财政悬崖”问题上达成了阶段性协议,然而,却依然没有摆脱“关门危机”,由于美国两党尚未解决2014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在10月1日正式“停摆”。导致美国联邦政府重蹈17年前停摆的原因,表面上看,在于两党对奥巴马的新医改法案存在着重大分歧,  相似文献   

2.
刁大明 《理论视野》2013,(12):64-67
2013年10月16日,耗时16天的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暂且化解,17日联邦雇员复工、相关联邦政府机构再度开门。在奥巴马第二任期的第一年,就时隔18年再度出现了政府停摆的窘况、重蹈了府会两党恶斗的覆辙。奥巴马是否已提前进入所谓的“跛脚”状态?奥巴马第二任期美国国内政治将向何处发展?我们又如何看待目前美国政治生态中的乱象呢?针对这些疑问,将尝试做一些探索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预选战渐趋明朗。今年的美国总统预选,实质上只是在在野的共和党内进行。因为执政的民主党内迄今无人向谋求连任的克林顿总统提出挑战。在俗称“超级星期二”的3月12日,共和党同时在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7个重要州举行预选,从而把共和党内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的角逐推到了高潮。结果表明,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在这场“决定胜负”的争夺中一举击败对手,获得全胜。  相似文献   

4.
冯俊 《党政论坛》2010,(14):29-29
美国草根保守派运动“茶叶党”领导人兰德·保罗18日晚战胜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支持的竞争对手,赢得国会中期选举肯塔基州共和党预选。  相似文献   

5.
仝中燕 《侨园》2013,(12):28-29
<正>美国债务危机一波三折,令人眼花缭乱。美国东部时间10月17日凌晨,美国两党有关上调债务上限和结束政府停摆的马拉松式谈判终于在最后时刻,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1:18压倒性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全面恢复联邦政府运作的议案。随后众议院以285:144也予以通过,让政府重新开门并提高债务上限,从而结束了为期两周多,在国会山上演的一出将美国推向债务违约边缘的惊悚戏剧,由此启动了两党化解预算闹剧的最后步骤。  相似文献   

6.
沈颖 《瞭望》1995,(48)
近一时期,全球变暖问题再度引起舆论关注.10月1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题为“全球变暖千真万确”的文章说,“全球变暖的预言者正在重新赢得对此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的尊重.天气模式的细微变化与经改进的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相一致,这有力地说明,人为气候变化正在向我们迫近.”10月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美国气候学家罗伯特·巴林的文章说,全球变暖问题至今未有定  相似文献   

7.
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对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中国赴美访问的最高层级的官员,也是美大选后双方高层的首次直接接触。由于钱其琛将会晤布什总统及美众多高层官员,就彼此共同关心的双边地区及国际问题深入广泛交换意见,并涉及两岸关系问题,因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共和党布什在竞选期间曾提出,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一度使人似乎感到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将发生重大改变,中美关系会出现严重倒退。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共和党所信奉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8.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到拖累,也让全球金融市场随之震荡不已。现在,世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都在关注这场危机的演化趋势。预测其对美国经济以至全球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要闻     
《瞭望》1999,(45)
印尼组成新内阔印度尼西亚总统瓦希德和副总统梅加瓦蒂10月26日宣布成立由35名部长组成的“国家团结内阁”。新内阁成员绝大部分是新面孔,只有个别前政府内阁成员得以留任。新内阁的另一特点是既吸纳了主要政党入阁,又突出了专业知识人材和个人能力。美白宫反对《加强台湾安全法集》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10月2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反对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26日通过的旨在加强与台湾军事关系的《加强台湾安全法案》,因为“它的内容会破坏该地区的稳定并损害我们的政策”。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一些议员也表达了对该法案的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一位报界人士在评论黑格访华之行时,用“寻求精细的平衡”这句话。来描述美国对华政策上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要照顾美国亲台帮的压力,一方面又要推进同中国的战略关系。通俗一点说,是在踩钢丝。坦率一点说,是既要谋取在与苏联对抗中发展中美战略关系的好处,又要保持多年来它在台湾的地盘。因此,美国的对华政策摇摇晃晃,蹒蹒跚跚。 这并非共和党政府的“特产”。民主党政府同中国建交以来也大体如此。去年前任国防部长布朗访华,还没离开华盛顿,美国就先宣布向台湾出售一批武器的新交易。不过,由于去年共和党在竞选中说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白宫同国会步步升级的预算之争,迫使美国部分政府机构于1995年12月16日再度关门。民主党同共和党的预算之争历来有之,进入80年代以后更加激烈。但是,像今年这样,从年初吵到岁尾,在一个月之内两度迫使政府部门关门,关门时间之长又连续打破历史记录,这在美国是没有先例的。《华盛顿邮报》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预算危机。” 去年11月中旬部分政府机构关门6天期间,白宫同国会于11月19日就最后期限为12月15日的临时开支法案达成协议。内容之一是,双方都按照国会预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专电 根据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12日签署的由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美国将在对古巴已实施36年的经济封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其经济制裁,以图推翻古巴现政府。 赫尔姆斯—伯顿法案是由共和党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和共和党众议员丹·伯顿1995年9月提出来的,其正式名称为“古巴自由和民主声援法”。在这项法案正式文本的封面上,明确标出了其目的:“谋求对卡斯特罗政府的国际制裁,计划支持一个过渡政府,导致在古巴产生一个民选政府。”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对古巴长期实行经济封锁的总统一切行政命令和规定都将成为法律,未经国会批准,总统不得擅自更改;禁止其他国家购买古巴糖和其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 2月1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场初选中,布什总统获得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旗开得胜。但是选民们同时也向他发出了严重警告:只有推动经济复苏,才能保住他的总统宝座。 这场初选也给民主党人传达了一个信息,他们在争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中,将面临一番激烈的  相似文献   

14.
田恩泽 《瞭望》2011,(47):52-52
当前,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这场已历时四年的经济灾难,给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在美国,在欧洲,一些人在难以承重的情况下,走上街头,从“伦敦骚乱”到“占领华尔街”运动,抗议者表达着不满情绪,他们不满本国的经济现状,要工作,要吃饭,要求公正的社会待遇。西方国家的政府也...  相似文献   

15.
清醒认识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战略现实和战略需要,是解开中美经济关系迷雾的关键。“人民币如果不升值20%,就要让国会通过对中国输美产品课以27.5%的关税的法案,是一种病态的设想。”“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国的主权行为。”10月17日在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闭幕时,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说出的这番言辞,让全球的财经观察家们跌碎了眼镜。这场事先被国际舆论渲染成美方挥舞贸易和汇率  相似文献   

16.
李钢 《瞭望》1988,(39)
8月中旬在美国新奥尔良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里根发表了告别演说,共和党的火炬传到了布什手中。虽然下届总统的宝座究竟属于谁目前尚未见分晓,但里根政府向下届政府的过渡过程实际上已经开始。对美国第三世界政策感兴趣的人们开始关注,下届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第三世界政策。美国舆论界一般认为,不管谁上台,都将面临着变化了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届政府的第三世界政策,必将会作某些调整。 人们首先感兴趣的是,在里根离任之后,主张在第三世界对苏联实行“推回战略”的里根主义的命运如何。这个问题牵涉到如何看待苏联最近的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追芯探路     
张晓兰  黄伟熔  唐敏  董雪 《瞭望》2021,(15):38-42
现代工业闹起了“粮荒”。近期,多家汽车巨头因缺芯生产停摆,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的芯片荒愈演愈烈,手机、游戏等领域也面临芯片库存危机。数据公司IHSMarkit表示,2021年一季度全球因芯片短缺减产近100万辆轻型车辆。中国台湾经济部门收到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欧盟增加芯片供给的请求。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与英特尔高通等大型芯片公司共同致信总统,希望政府支持提高先进制程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专电 独立人士罗斯·佩罗7月16日突然宣布退出竞选,使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从三足鼎立格局又恢复到传统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之争。 佩罗是得克萨斯州亿万富豪,他的支持者大多数是对两党政治和现状不满的选民。他凭着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网罗谋士高参,竞选势头强劲逼人,引起舆论强烈震动,被称为“佩罗现象”。其实,所谓的“佩罗现象”是“布坎南现象”的延续。一部分选民在初选中出于对现状不满,要求变革的心理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保守派评论家布坎南。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黄有勇 《求知》2009,(7):12-13
去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还在不断漫延.各国为了应对这场危机纷纷开展了抢救行动,但目前效果尚不明显.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尚未见底”。这次经济危机也促使我们不断反思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钟龙彪 《求知》2008,(11):40-41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下跌可谓一泻千里,全球都在忙于救市。这场“危机”未来如何继续发展。对美国经济、全球经济的走势将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冷静观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都需要认真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早谋划对策,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