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的缺陷,如何看待毛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不是完整的社会形态,毛泽东是否只把它当作策略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完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跨越"实施方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富有独创性的理论,它解决了中国社会在完成民主革命之后,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然而,由于这一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和毛泽东发展工业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这两方面的原因,毛泽东在建国后缩短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间,使这一理论在实践中仅存在了三年就中断了。  相似文献   

4.
社会中介组织的特征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 《理论探索》2003,(4):71-72
随着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蓬勃发展 ,学术界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研究。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本身的多样性 ,不同的研究者关于社会中介组织特征的揭示和归纳也不尽一致 ,差异较大。在初步总结学界关于社会中介组织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辨析 ,可将社会中介组织的基本特征简要概括为“两性”,即社会性和中介性。  相似文献   

5.
王智 《理论探讨》2001,22(5):87-89
以新民主主义社会来联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落后的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且又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必要选择.这一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跨越"说的一般要求,符合中国近代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特别需要.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未及完成的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得到弥补,也印证前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周佳子 《学理论》2010,(15):8-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目前所处社会阶段的准确把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国内学者乔耀章教授在其《"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另一种表达法》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受此启发,试图从后新民主义社会的概念角度,解读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姜佳杞 《学理论》2009,(31):162-163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一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并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采取了“借重私人资本主义”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都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0)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怎样建立这样一个社会的理论。在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被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路线所取代。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实践嬗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需要,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必要的政策选择。探讨这一理论以及其实践嬗变的原因,总结历史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公道社会"一时成为时代呼声。新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在政治公平、经济公平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主张。新民主主义主张:公道社会应当在政治上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无差别的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在经济上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以发展生产力,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自由主义者幻想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实行英美式的政治民主,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既能利用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又能避免资本主义造成的两极分化的弊端,以达至社会公平。由于社会基础、博弈实力的差异,新民主主义成为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郭伟伟  李永丰 《求知》2009,(11):40-42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本质特征。传统观点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中的提法,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和范畴。与此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些学者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必经历史阶段,是进入社会主义之前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社会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中央人民政府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政府性质;私人资本主义垃济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农民对土地具有所有权,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和雇工剥削,保护私有财产;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文化产业,启动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12.
贺艳青 《理论导刊》2001,2(12):39-40
毫无疑问,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尽管建国初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一度准备积极践行,却又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这一设想。建国三年以后,中国就匆匆地向社会主义过渡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从此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渐渐发现:许多过去被否认的东西重新显露它们的价值、焕发出新的活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许多思想、制度也是如此。于是对新民主主义的研究就有了现实的意义。这种研究不是一种理论的复归,…  相似文献   

13.
基本概念既是历史的载体,又是理论建构和话语建构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一系列基本概念生成、演变乃至被替代的历史。"新民主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的典型。"新民主主义"概念的历史与实践彰显了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核心地位。从学术史来看,"新民主主义"概念自《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率先发表和系统阐述后便受到热烈讨论并广泛传播。现有研究成果部分涉及对"新民主主义"的概念考察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知识基础,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新的研究方法如概念史方法的引入便是突破研究困境的契机。深化"新民主主义"概念史研究既需要方法上的创新与自觉,如综合运用并严格遵守概念史与话语分析规则;也需要在研究内容上有所深入,如注重"新民主主义"概念的意义转换、建构功能和文化史取径。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现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回顾2013年,学界围绕社会结构与阶层流动,新型城镇化、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生态社会学等热点问题,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展开深度研究,产生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从而彰显了社会学研究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现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回顾2013年,学界围绕社会结构与阶层流动,新型城镇化、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生态社会学等热点问题,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展开深度研究,产生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从而彰显了社会学研究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快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中产生了社会分层问题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学界对引发社会分层现象的原因分析尚欠深入。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立论基点,运用社会运行发展的复杂性理论,在多学科的学理支撑下,从资源分配不合理、社会整体流动乏力、教育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化程度低和等级观念影响及社会进取精神缺失的维度,可对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廓清,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针对建国初期如何恢复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及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建设思想。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除具有反映社会建设一般规律的特征外,还带有建国初期特殊历史时段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治理理论被引介到中国后,迅疾成了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热门领域。通过回顾近年来的治理研究,有助于厘清治理研究所处的历史方位,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条件。从研究范式的角度看,治理理论研究可分为五个经典范式,分别是历史主义范式、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结构功能范式、政治系统论范式、国家-社会分析范式,学界在这五个范式下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家-社会分析范式是现有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与社会互动论是其三个主要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9.
黄元丰 《学理论》2015,(5):43-44
个体化这一社会现象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梳理学界关于个体化的内涵以及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兴起、特征和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评析中国个体化社会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从不同角度对未来中国个体化社会的研究提出思考如下:积极倡导社会政策的变革;增强社会政策的包容性;以制度规范和引导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通过完善福利保障加速个体的再次嵌入。  相似文献   

20.
陈娟  马延 《理论探讨》2007,2(4):27-29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体现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明确体现了这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是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