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犯罪呈现出智能化、科技化、国际化、集团化的趋势。犯罪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侦查科学化和现代化,本文就侦查思维方式、侦查手段科技化、实现侦查现代化的途径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大多跨区域、跨境作案,智能化、科技化程度高,作案隐蔽,反侦查能力强。今后,电信诈骗犯罪诈骗手段、方式会不断翻新,随着经济走势而会起伏,但高压打击之下也会有所收敛。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工作难点主要在防范控制困难、侦查破案困难和追缴赃款困难。有效防范控制电信诈骗犯罪,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行业管理,深化合作协作,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坚持打击下游犯罪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信息化、公安工作现代化、犯罪智能化、科技化 ,对刑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搞好刑事技术工作 ,使带有信息的痕迹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 ,必须要强化刑事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4.
当前,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隐蔽化、科技化,为了有效制止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各国在一些特定犯罪案件的侦查中都或多或少采取了一定的特殊侦查行为。边防部门由于侦破案件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对特殊侦查行为也有适用,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缺失,给特殊侦查行为的适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把握住特定案件原则、必要性原则、特定对象原则和审查批准原则,以正确、合法的原则指导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特殊侦查行为对侦控犯罪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侦查行为与犯罪行为经常处于“道魔争高”的状态,这是规律。目前一些公共场所团伙侵财犯罪突出,犯罪手段和工具诡异。实战中打击此类犯罪存在一定难度,侦查效益较低,犯罪证据不易提取和固定.为此,侦查主体必须掌握此类犯罪行为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相应的侦查对策.做到精确打击、斩草除根。  相似文献   

6.
论侦察思维     
侦查活动是从犯罪行为的后果,去追查犯罪原因和犯罪人,再现犯罪过程真相的工作过程。这种从已知到未知的认定过程,就要求侦查人员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思维。 一、侦查思维及其意义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间接、概括的反映。侦查思维是侦查人员借助于被害人、证人的语言陈述(诉)、犯罪现场痕迹和遗留物  相似文献   

7.
论公用互联网在侦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途径。因此,在新时期必须重视公用互联网在侦查工作中的应用,从而在网络的攻防博弈中抢得先机。通过对犯罪行为人在犯罪的各个阶段是如何利用公用互联网、公用互联网上有哪些益于侦查破案的各类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侦查破案等的研究,以期给侦查破案提供新的思路,使侦查破案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犯罪演进态势在质和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使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发生变化。依照刑事案件构成要素决定侦查方法这一基本规律,刑事案件构成要素变化要求侦查方法创新,作为侦查方法子系统的侦查措施亦要进行转型,来回应数字化时代对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呼唤。科技化与规范化是侦查措施转型的必由之路,但在推进侦查措施转型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犯罪控制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方法创新、制度跟进与立法必要的关系;侦查措施转型中成本投入与现有侦查资源的关系;传统侦查措施与高科技侦查措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也开始呈现出科技化、组织化、年轻化、国际化等趋势,新型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对公民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面对新型电信诈骗,应采取相应的高科技侦查、协作侦查、国际合作侦查等取证手段。防范此类犯罪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扩大宣传教育,揭露最新诈骗手段,提高民众防骗意识;二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完善实名制度;三是重点关注"诈骗之乡",引领社会善良风气。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控电信诈骗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走私、贩毒、贩枪犯罪以及有组织犯罪大量涌现并呈现出新的形式,致使一般的侦查措施在揭露和证实这些犯罪的过程中很难收到明显效果,于是秘密侦查作为一种有效的侦查措施逐渐在我国侦查部门得到广泛运用。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秘密侦查措施缺乏法律规定,使这种侦查手段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完善秘密侦查立法,严格依法办案程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终实现秘密侦查措施的法治化,无疑是我国秘密侦查立法工作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犯罪数量持续高发,犯罪类型不断衍生,犯罪手段不断升级,犯罪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给侦查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果仍然以“人证为主”的侦查模式作为侦查工作的主导模式,必然导致侦查成本成倍增加,破案率大幅下降。侦查模式由“人证”向“物证”的转变势在必行。在实现刑事侦查模式的转化中,现代科学技术在实现现代“物证”的司法证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客观、及时地提供科学证据,在未来的司法活动中将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建设在刑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信息积累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打击刑事犯罪的需要。刑侦工作信息化,以适应现代刑事犯罪斗争需要为目标,实现传统业务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的结合,构建信息共享、快速运行、准确高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日益加大、高科技犯罪不断涌现的环境下,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切实有效地防控特殊人群犯罪活动对于公安机关来说绝非易事。提升广大民警综合运用传统侦查方法与现代刑事科学技术的能力已刻不容缓。传统侦查手段是有效打击犯罪的坚实基础,现代刑事科学技术是对传统侦查手段的无限延伸,"侦技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应用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技术侦查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侦查高度结合的产物,从犯罪侦查的发展趋势看,技术侦查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技术侦查法制化具有现实合理性。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制度上的缺陷,始终没有赋予这种手段公正、合法的地位。应该通过立法确认将技术侦查上升为一种重要的侦查方法,在刑事诉讼法中引入技术侦查的概念并进行全面的规范,注意把握程序正当性原则,兼顾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双重功能,构建规范的技术侦查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世后,诈骗型经济犯罪、营利型经济犯罪、占有型经济犯罪将更加突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上经济犯罪将更加普遍,在我国境内进行经济犯罪的外国人将越来越多。但目前经侦队伍中存在着不熟悉世贸规则、刑事法律、经济业务、计算机技术和外国语言等与经济犯罪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在职经侦民警的岗位培训,鼓励其自学成才、实践成才,同时办好高校经侦专业,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侦斗争需要的经侦人才。  相似文献   

16.
论技术侦察及获取证据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侦察是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及犯罪的智能化、隐秘化和组织化而出现。刑侦实践证明 ,运用技术侦察是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有效而且必要的手段。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对技术侦察加以规定 ,因此对技术侦察手段及获取证据的合法性问题 ,诉讼法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 ,技术侦察的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 ;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效益 ,更有效地发挥技术侦察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立法应明确规定技术侦察是一种法定的侦查手段 ,并对其适用原则、条件和程度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7.
侦查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侦查认知模式的现代化是题中应有之意。技术侦查是现代侦查的发展趋势,技术侦查的认知模式主要包括时空认知、信息认知、生物机能认知三种模式。在新的司法理念和证据观念下探讨这些认知模式,揭示其蕴涵的科学性和实践运用的局限对正确认识科技在侦查认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侦查活动的技术原则和侦查程序与行为的法治原则,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将侦查活动视为目的理性的活动,理论上和实践中只重视侦查活动的技术性原则的研究与使用,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侦查的目的。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经过长期的论争与选择,侦查程序不仅要符合目的理性,更要符合价值理性,侦查程序与行为的法治化是其价值理性的必然要求,确立侦查程序的法治原则,目的在于从法治的角度确保侦查行为的有效性、正当性、合法性,它应当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正义与效率等各种价值高度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腐败现象较为严重,职务犯罪处于高发态势,犯罪手段不断升级,证据获取困难重重,这与检察机关缺乏有效的技术侦查措施有内在联系。可借鉴其他国家的合理做法,完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权,并严格规定其适用范围、审批程序、执行程序和救济程序。相关程序的合理建构,有利于有效收集诉讼证据,落实刑事程序法治,顺应科技强检趋势,对接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20.
浅议当前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侦办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诈骗犯罪手法不断翻新,给侦查工作带来新的难题。当前,新类型信用卡诈骗案件在侦办时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高科技犯罪、利用网络作案和团伙分工作案。针对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新手法。侦办信用卡诈骗案件时应加强多警种合作、加强银行业内外监管及情报导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