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03,(1):22-23,3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个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和认识的升华。表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  相似文献   

2.
孟繁华 《求知》2002,(9):30-31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里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石仲泉 《理论参考》2008,(10):23-24
首先,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和拓展了“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发展理念贯通起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党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9,(33)
据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反馈部综合,《瞭望》新闻周刊今年第26期刊登专题执政兴国60年,通过高端专访的形式,高度概括了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历程,深受读者好评。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常委副部长李跃说,报道行文干练、点评精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取得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遇到挫折原因的精辟解析;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  相似文献   

5.
甲申年重读《甲申三百年祭》,历史的回音壁在隐隐作响: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当年毛泽东为了“决不当李自成”,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改革开放以来,新形势,新挑战,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仍要牢记“两个务必”,优化执政环境,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周铁农 《团结》2004,(6):22-23
我们今天在这里研讨“不可行性研究与政协民主监督”,出发点是从政协和民主党派的角度、从具体问题着眼,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研究如何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更好地帮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的历史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任务的要求,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全面总结执政经验、专门论述执政能力建设、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它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陈家喜 《团结》2014,(1):40-42
一、国家治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转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设定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重大转变。在新社会背景和执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更加注重从现代治理理念出发重构党的执政思维,注重从一元执政到一元主导和多元参与;从一党治国理政到社会协同参与的执政机制转变。因此,国家治理不仅是中国全面改革的目标定位,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维转型。  相似文献   

8.
多党合作理论研究的困境及其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安平 《团结》2006,(5):12-14
“多党合作”是对当代中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根据中国国情和党情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政治格局的概括性描述。“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熟地驾驭现代政治发展过程和善于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执政自觉和执政能力。200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六大”之后和2005年3月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之后,国内学术界对多党合作的研究明显增多。研究者除了集中在统战理论研究部门…  相似文献   

9.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确立这一执政理 念,既是社会主义内在价值的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内在价值和中国共 产党执政规律的统一,维护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通篇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方略,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来第一份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充分认识《决定》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代金平 《党政论坛》2003,(10):15-17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即将胜利之际向全党同志提出的警示和要求。历史地看,我们不难发现,建国以来,我党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并结合当时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可以说,“两个务必”是贯穿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建党思想的一根主线。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各地组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活动开始兴起,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各个领域,必将推动我国改革和发展取得新突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能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使命。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的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实践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改革的新突破。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提出“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这一深刻阐述,切中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要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进入新世纪,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战略。这一新战略是我党执政兴国的法宝。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从整体上看,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政治设计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设计作为一种以制度安排为核心的社会设计,与党的执政规律存在着内在的政治关联。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分别作出了相应的政治设计,并对党的执政规律做出了不懈的探索,不断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政治设计理念,极富政治科学性、战略性。执政为民、执政兴国作为“三个代表”政治设计的基础与核心,是我们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卷首     
《民主》2003,(7)
长期以来,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亲密合作,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统一战线不愧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6.
蒋斌 《团结》2009,(3):18-19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对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论述.对各民主党派切实履行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时陆达 《求知》2002,(11):37-3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和拓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实践“三个代表”的80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的今天,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三个代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认为,一个政党的执政,其执政水平、执政能力如何以及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主要的要看其执政基础如何。“基础不稳,地动山摇”。如果执政基础不稳,连执政地位的巩固都成问题,就谈不上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民作主”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执政理念有显著的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必须以为人民执政为基础,以靠人民执政为动力,以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目的和归宿。而这必须以制度保障为前提。当前,应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化,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培育人民群众参与能力的制度,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民族体育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政策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透视出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思想与执政理念。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民族体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坚持民族平等,是中国共产党民族体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坚持从民族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民族体育政策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