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地方采取了经营者持大股的国企改制方式。记者最近在四川省乐山市调查发现,由于改制不转机制,国企职工身份没有了断,一些企业改制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2.
职工持股是公司内部职工持有一定数量本公司股份的现象.本文对中国实行职工持股的目的、职工出资的资金来源、能否让经营者持大股,职工持股改制与养老保险相结合、通过职工持股规范企业治理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这里讲的“国有”意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种“企业是国家的”思想观念。从字面上看,“企业是国家的”并不错,但是有些同志尤其是有些国企负责人以此为借口,淡化市场意识,凡事依赖国家或政府,从而影响了国企的发展。人们常说,成也观念,败也观念,有些国企长期搞不好,除了客观因素外,同主观上的这种“国有”意识大有关系。在这种消极的“国有”意识支配下,有的国企经营者遇到困难不是千方百计找市场,通过开拓市场摆脱困境,而是想方设法找政府。他们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不找国家找谁。有的地方政府部门的“国有”意识更深…  相似文献   

4.
马修洁 《求知》2001,(6):35-36
1998年9月,当天津212业系统多数中小企业对产权制度改革还处于观望、徘徊的时候,天津墨水厂大胆地迈出了事关企业前途、命运的一步,成为工业系统第二家、一轻系统首家整体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当时职工出资购买了占企业总资产70%的国有股份。2000年9月份,职工又将剩余的30%国有股份全部买断,使企业彻底摘掉了纯国有的牌子。至此,一个以经营者持大股,经营群体和技术骨干控股,全体职212人人持股的全新企业走进了市场。  相似文献   

5.
国企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四大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0,(3)
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权威人士的消息表明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已基本明确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实行“市场机制调节 ,企业自主分配 ,职工民主参与 ,国家监控指导”。有关人士指出 ,这一改革思路是为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要实现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今后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建立经营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要继续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办法 ,包括实行经营者持股和认股权制度等长期激励办法 ,使经营者获取与其职责和贡献相…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福建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经贸委等单位联合召开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讨会,与会同志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国企经营者的劳动价值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国企经营者的劳动价值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他们的劳动报酬应与政府官员、企业职工分开,是不同的序列。企业经营者与一般职工的劳动有五大区别:①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②无限劳动与有限劳动洞风险劳动与非风险劳动;④创新劳动与非创新劳动;③决策劳动与非决策劳动。特别是第5点最为重要,因为决策正确是成功的一半,决策失误是最大失误。要把经营者…  相似文献   

7.
潘祉祺的每一天,心思都在炼钢厂上。为了这,他白天忙碌,晚上睡觉出不安生;自己辛芏,老伴也跟着受罪;不知到什么时候,上上下下都顺了,他才敢踏踏实要体息一下——满腹闹心事儿,只在记者的再三要来下,才肯略吐一二。同样身为国企厂长的彭顺泰,吃了辛苦,扭亏有方,创造了效益,于是又奉命到新的亏损企业去“招亏”,孰料新企业债务是个无底洞,已非人力所能解,一个有名的能干厂长,一朝沦为“破产厂长”——满腹委屈,有谁能知……在遇到困难的国有企业里,职工和政府官员承受着压刀,作为负有直接和更重大责任的经营者,国土厂长…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3,(8)
“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由一项正确决策演变为“刮风”,主要源于一些地方政府的急躁心态,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部分地方对继续经营好国企没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这些效益不佳的国企经常被视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包袱,急于“甩包袱”的心态使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操作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9.
国企债转股脱困政策出台并付诸实施后,迅速在国企中形成了一股争相要求跨入“债转股”门槛的热潮。与此项工作有关的国家部委门前车水马龙,许多地方领导干部纷纷来京,了解本地国有企业是否符合“债转股”的条件,符合条件的能何时实现“债转股”,及其怎样实施“债转股”,怎样利用外资实现“债转股”等。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想方设法要搭上这趟车。对于一些地方对债转股期望值过高、许多企业表现出的过分热情,许多专家持冷静的看法,他们对债转股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债转股”不是公共汽车今年初,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国企职工主人翁地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在实践中解释不清的难题。本文从现代产权关系理论出发,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作为理论依据;以法人财产权落实到人为目的;通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恢复劳动者的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最终以职工持股为有效实现形式,重新认识和确立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过去,国有企业中最响亮的口号有一句叫“爱厂如家”,可以说是政府倡导、企业要求、职工认同。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一批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关停并转,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分流、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置换身份等现象。许多国企职工和企业领导人对“爱厂如家”的思想提出质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还是职工的“家”吗?还需要倡导员工  相似文献   

12.
国资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称,将“探索(大型国企)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应该说这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尽管在“实施意见”中,对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层增资持股“严格控制”,但这毕竟是向改革的正确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进入攻坚阶段以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加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3,(8)
按照以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让民营经济成为“大就业经济”的新思路,湖北省仙桃市探索出了“1+X”促进就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 仙祧市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龙头”。所谓“1+x”模式,就是除保留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外,其它国有企业全部改制民营。在企业改制的同时,全面打破传统“铁饭碗”,彻底转变国企职工的身份,卸掉政府身上的包袱,建立与民营企业用工市场化相适应的就业市场化机制,切实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难题。记者在仙桃调查时了解到,随着劳动用  相似文献   

14.
强扭的瓜儿不甜江苏徐瑞明“我们今年的工资还没拿得全,却要集资4000元入股,钱从哪儿来呀!”这是笔者近日在某企业采访时听到的职工的埋怨声。据了解,时下有的地方和改制企业在动员职工投资入股时,有强迫职工入股的现象,甚至提出“干部无股莫言官,职工无股莫上...  相似文献   

15.
陈淮 《理论视野》2001,(2):16-18
当前,在国有经济的改革进程中,“员工持股”思路正在日益引起多方面的注意。很多人认为,“员工持股”是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解决“所有制”缺位问题的理想方案;还有人认为,“员工持股”是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些看法颇多片面性。怎么认识这一新的改革思路?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是,“员工持股”应当搞,而且应当大力推进;二是,“员工持股”不可能解决国有经济改革的根本难题。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27)
这么多官员离岗招商,而地方政府机构如果仍能正常运转,说明地方政府冗员太多陕西关中某县和江苏北部某县相隔很远,但经济相对落后的两个县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行政措施大力推动招商引资, 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大跨越”。为此,两县今年都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的“三三制”:要求三分之一的机关干部离岗招商,三分之一干部在单位处理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到一些股份合作制企业调研,发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职工联股联心,职工的命运与企业命运联为一体!效益骤增。而另一种企业改造,把股份合作制等同于一般的集资,钱筹了不少,可企业面貌如故,有的甚至促成“富了方丈穷了庙”。同是实行股份合作制,何以出现这么大的差别?笔者认为,关键是看企业改制中是否做到了“见物又见人”,特别是选好企业改革的带头人。在厂长经理素质较高的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同甘共苦,企业高度“聚合”,带来了“人心齐、泰山移”、困难迎刃而解的可喜局面。而另一些地方或企业…  相似文献   

18.
陈科霖  谷志军 《政治学研究》2022,(1):117-128+159-16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干部选拔标准和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注意力分配的视角,从“创造政绩的约束条件”以及“创造政绩的理性选择”两个维度出发,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地方官员间的晋升竞赛的本质是地方官员在有限注意力前提下针对不同行政任务的注意力分配基础上的多元政绩竞争。对中国地方官员多任务竞逐的经验加以考察并进行类型学建构,可以发现地方官员面临着运动性任务、竞逐性任务、日常性任务以及约束性任务的多目标考核。在此基础上,中国地方官员的政绩竞争呈现出“直通赛”“锦标赛”“资格赛”“淘汰赛”并存的多元政绩竞赛格局。对“多元政绩竞赛”分析框架的“小切口”建构,有助于为进一步认识“地方官员行为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大问题”提供新的进路及可能。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 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 多新情况、新问题。天津港务局党委针对新的形势,积极探索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凝聚人心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新的时期,国企遇到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如何走向市场,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国企就无法真正走向市场。为此,天津港务局发起了“企业走向市场我们怎么办”、“思想政治工作要不要加强”的大讨论。通过讨论,职工树立了市场经济的观念,克服了依赖计划的思想;树立了参与竞争的观念,克服了坐门等客的思想。全局…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4,(32)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地方把国企改制当成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为尽快放开搞活国有企业,一些地方政府限定企业改制要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完成,有的甚至明确提出“对办事不力或推诿不办的部门和企业领导人要严肃处理,必要时‘不换脑筋,就换人’,以确保政令畅通”。在这一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