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实验室主任,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多年来,陈国强教授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863”、“973”、“火炬计划”等著名科技计划逐渐为人所熟知,这些计划从不同战略层面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其中“863计划”和“973计划”分别针对的是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基础研究,而“火炬计划”则开启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幕。 1988年,为应对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2,(51)
“211工程”建设五年来,是北大科研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目前,北大理科承担国家各类重大重点课题27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8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4项,863项目47项。此外,北大还有13位学者担任973首席专家,承担了973项目的102个课题,这些指标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相似文献   

4.
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需要科研人员持续的艰苦研究才能取得,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是科研人员开展持续研究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合适的基础研究资助模式是国家能够不断取得原始创新的重要保证,对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以2000年-2006年基础医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为样本,分析了当前我国基础研究资助模式对重大原始创新产生的影响.结论是: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两大版块,"科学基金体系"和"国家科学计划"之间的协调在基础医学领域内重大原始创新的取得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打基础,"973""863"出成果.但两个资助体系内部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科学基金体系内各种基金尚存在较严重的门户之见,以及"国家科学计划"板块在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作为中国科技发展重要标志的三大国家科技计划——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解决社会公益性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的“攻关计划”,以着重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为主旨的“863”计划以及以解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刘红涛 《民主》2013,(3):37-40
2013年1月18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植物应答干旱胁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2,(44)
13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大幅度提高。20世纪90年 代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全国R&D(研究与开发)投入为96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而在199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25亿元和0.68%;同时,通过实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完成了大量创新性成果。从总体上看,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齐头并进,取得突出成就。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作为惟一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5,(5)
<正>人物名片邓宗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创建了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国防"973"  相似文献   

9.
从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实施科技体制改革,至今已经整整20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病:不利于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20年科技体制改革正是一场解放第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通过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公益性院所分类改革、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高校“211工程”的实施等,形成了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星火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的出台,使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有了广阔的施展天地,长期被束缚、被压抑的第一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当此20年之际,本刊采访了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同志、现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同志。三位科技体制改革的组织者,以亲身经历纵论20年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景益鹏,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天文台星系和宇宙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宇宙学研究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中德马普伙伴小组负责人,973《二十一世纪天体物理重大问题——星系形成与演化》项目专家委员会委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6,(6)
正人物名片王月英,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致力于白血病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在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代表性论著发表于《PNAS》、《Blood》和《Leukemia》等杂志。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和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省部级课题及人才计划3项,院校级人才计划3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973课题1项。获国家授权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产业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华  娄伟 《瞭望》2001,(28)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 的第一年,也是实 现“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国家经贸委计划在这一年中,要努力在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  相似文献   

13.
陈国强,一位以极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无数青年学子的中年学者。他是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光环,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同时还担任全国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4.
张明龙  章亮 《学理论》2009,(28):18-19
俄罗斯凭借苏联时期蓄积的雄厚科技实力,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保留了一支仍居世界前列的科技创新队伍。近年来,俄罗斯通过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法规,进而围绕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制定科技计划,制定重点发展优势领域的科技计划,使自己在高技术研究领域保持着先进地位,拥有许多原创性技术,取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科技信息储备资源。充分认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实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20,(5)
正周亦胄,英国归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温合金研究部课题组组长。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奖、辽宁省"五一奖章"。  相似文献   

17.
东语 《侨园》2012,(9):42-43
7月1日起澳大利亚商业技术移民新计划正式执行,新推出的企业创新和投资移民的计划,将原有的13个签证类别减少到三个项目八大类别。三大项分别为:商业人才签证(类别132)、临时商业创新和投资签证(类别188)以及永久商业创新和投资签证(类别888)。上述三大项目的签证与以往类似,均要求申请人向商业甄选  相似文献   

18.
要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建立在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和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行政文化必须做好转型和创新。行政 文化的创新有其必要性,其基础是加入WTO后市场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行政文化转型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 须要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吴强盛  邹英宁 《学理论》2010,(18):266-267
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部分。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和任务入手,分析了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申请及确立过程,在团队精神、科学监控、重在过程、营造气氛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最终提高了园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一条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3,(14):57-57
不久前,美国白宫公布了“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BAM,简称“脑计划”)。这项研究最终可以极大地拓展人们对人类大脑健康和患病状态的认知。“脑计划”预计将在10年内投入30亿美元,堪称又一个“人类幕因组计划“(HGP)。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初的国情咨文中表示,这项计划将让科学达到一个自从太空竞赛以来从未见过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