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套话务去     
施平 《瞭望》2002,(33)
在有些同志套话成癖的时候,喝一声“套话务去”,很有必要。这不仅因为重三倒四的套话,除了浪费人们宝贵的时间之外全无用处,而且因为套话成风,并不只是一个话风或文风而且是关系于党风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在城市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过程,同时他们也在推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谢子星 《学理论》2013,(11):57-58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他们无法享受异地的社会救济,特别是在出现郑州市农民工冻死街头事件之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再次成为社会救济焦点。结合实际调研,提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具体措施如下:出台租赁优惠政策;鼓励大中型企业建造集体宿舍;出台具体救助措施;提供长期廉租房;弱化户籍制度,以期让这些农民工在建设美好郑州的同时享受到郑州发展带给自己的实惠。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9%。近些年退休或正考虑退休的农民工,大约是5000万人的群体。其中不少是改革开放初期进城务工、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代农民工"。在深圳一家五金厂打工的李秀梅是其中一员,她代表了"第一代农民工"的退休尴尬。她从1996年到深圳工作,2004年起工厂给她买了"当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养老保险,如今已缴12  相似文献   

5.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即对城市在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这种状况对进城农民工和城市社会都有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4)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分配格局面临重构,社会资源和社会阶层正在重新整合,社会矛盾凸显,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困境"地位亟待改善。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会惠及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群体。积极探索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的新途径、新方式,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没有什么问题比理论宣传所处的窘境更令理论宣传工作者们困惑不解了。当他们看到,相当一批严肃的社会科学书籍和政治理论刊物都因印数太少而难以付印,是靠着个人自费、包销和政府补贴才勉强维持的时候,那些内容怪诞、格调低下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的农民,在向市民化迈进的过程,仍处于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状态。由于农民工的市民身份不被认同,情感归属缺乏,难以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原因,农民工进城焦虑情绪明显,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城镇化在本质上是农民工的市民化,缓解农民工进城焦虑,必须建立规范性制度,构建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的人文关怀,激发他们潜在能力与价值,保障农民工能够充分享受到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几十年发生的社会变迁中,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农民工在城市,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往往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由于缺乏组织,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护和权益保障,在城市生活中往往受到歧视。本文借助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闵行区流动人口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的课题调研数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进城方式选择及职业流动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农民工是一个职业流动相当频繁的群体 ,近年来不仅在流入量方面持续扩大 ,而且在职业流动方面也呈多元化趋势 ,表现出若干显著性特征。诸如在职业流动中社会地位与身份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而仅仅是一种水平性的流动 ;在进城方式的选择上也以非正式流动为主。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结伴外出、依靠"亲友介绍"工作是两代农民工初次外出与求职的共同特点,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主要追求经济利益,新生代农民工则主要追求个人发展,农民工外出倾向于低龄化,童工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工进城之后,"跳槽"频繁,就业层次低,多数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只是一种"平移",并没有带来职业地位的提升。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次比第一代农民工高。  相似文献   

12.
赵洁  李雷  杨明 《学理论》2012,(16):126-127,139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实现以城带乡、以城富农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身为产业工人主力军的农民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也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江苏省苏州市作为调查对象,就如何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作出一些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4,(4):20-21
按照市委“三步走”的战略要求,在全面分析蓟县实际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三步并做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以自我加压、自我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赶超全市平均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稳态式城镇化需要协同推进进城农民工就业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发现,产业演进、农民工就业转型和城镇化稳态之间存在协同统一性,产业升级不会必然造成农民工失业。协同推进进城农民工就业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构建基于主体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DLM治理机制,即以大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以利益公平分配为导向的动力机制、以交互影响为主体的动态学习机制。为提高协同治理成效,应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前置性技能培训,完善城市经营管理体系和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再设计等。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8,(37)
“绿灯走,红灯停。”在城市里,这是尽人皆知的交通法规。因其为法规,也就是交通纪律,人人必须服从。如果有人闯红灯,分明见红灯却硬是不停车不止步,轻则干扰交通,重则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如果人人都去闯红灯,那城市的交通秩序就要乱作一团了。干任何一件事都是这样,必须有严明的纪律规范社会行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6,(7)
正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礼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考古实践看,中华民族对玉的崇拜可以推溯到新石器时期。不同种类的红山文化玉器的考古发现为中华民族玉文化的开端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从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探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玉已经成为红山文化先民们制作礼器的重要材料。惟玉为葬已经是红山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在这里我们以文化分析的视角来讨论一下红山文化玉器的独特精神内涵。众所周知,在上古时代先民们普遍存在着石崇拜。《物理论》有云:"土精为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的观念障碍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经济理性支持他们向城市流动和市民化行为,但由于现实社会的重重障碍和城乡观念的种种分歧,农民工的城市化倾向往往受挫。此外,城市农民工强关系网的建立,加上受到城市冷淡,他们很少参与城市社会活动,自然没有城市主人翁意识,更谈不上产生城市归属感。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社会和市民要抛弃对农民工既往的刻板印象,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农民工本人也要适度调整心态,增强自我改造意识,争取按照城市规范要求使其观念和行为与市民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社会化是新生代农民工面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发展的合理化选择行为,而融入城市是这一选择行为的根本目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价值观状态的夹缝式、行为模式的形式现代性、职业技能水平的低层次性、社会角色转换的边缘化等方面继续社会化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适应城市生活。城市与政府应积极协调社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地方政府、农业转移人口积极性不高,是城镇化推进中的需要解决的难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发改委年底经济调研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重点课题。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地方政府、农业转移人口积极性不  相似文献   

20.
刘丽群 《理论导刊》2005,(10):61-63
中国传统法治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它带有强烈的权治特点,与现代法治观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它却深深影响着国人对法治的认识,同其他一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中国依法治国的障碍。为此,应当扩大法治宣传,增强社会民众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同时要承认法治的局限,并理性地接受法治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