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拉拢“新欧洲”,制约“老欧洲”离心倾向,遏制俄罗斯,加强对欧洲控制美国总统布什借出席八国峰会之机,风尘仆仆,穿梭欧洲,先后访问了捷克、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意大利,但重点在东欧,显示了“新欧洲”在美国政府外交棋盘上的分量。在波、捷,布什与两国领导人讨论的重点自然是备受争议的反导计划问题。美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2,(23)
·事件· 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正在莫斯科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布什是23日抵莫斯科,对俄进行了3天访问。 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泰国、美国和新加坡3国年度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28日在泰国东南沿海春武里府梭桃邑军事基地结束。 北约19个成员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28日在罗马聚首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宣言》。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布什5月23日抵 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 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这是他入主白宫以来首次访问俄罗斯,也是他与俄总统普京第5次握手。到本刊截稿的24日,虽然双方的会晤仍在进行中,但从中可以看到布什与普京显然要由此为众说纷纭的美俄两国关系的现状定一个基调,并为其未来发展勾勒一幅蓝图。  相似文献   

4.
俄美关系的总趋势是美攻饿守。美攻是为了扩大“冷战”成果,俄守是为了缩小“冷战”失败的损失受美国总统布什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预计将于7月1日到访缅因州肯纳邦克波特的老布什夫妇豪宅,并与布什总统进  相似文献   

5.
在伊拉克安全局势、伊朗核危机、阿富汗增兵、北约转型等问题上,欧洲与美国的立场渐行渐远美国总统布什1月23日国情咨文,涉及了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和实施的一系列对外新政策。从伊拉克局势到伊朗核危机、从阿富汗增兵到北约转型等等,布什政府都有新的思考和动作。作为传统的西方盟友,欧洲对布什的战略调整予以高度关注并作出不同反应。不断削弱的跨大西洋关系正在经历一轮新考验。  相似文献   

6.
万光 《瞭望》2004,(23)
布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战略目标是,扼制所有美国的竞争对手,建立美国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特别是扼制可能对美国领导地位挑战的大国竞争对手,其中有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也有美国的盟国特别是欧洲主要盟国。同时,布什政府强调美国需要同其他大国进行反恐合作,宣传美国同其他大国进入了“合作协调的  相似文献   

7.
谢荣 《瞭望》1997,(42)
欧洲出现外交新动向●谢荣近来,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外交显得十分活跃。从8月底至10月上旬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法国总统希拉克、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相继访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0月9日至10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出席了欧洲委员会首脑会议。俄罗斯最近...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1,(21)
布什上台刚过百日,便迫不及待地正式向世人公布了美国新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这个计划刚一出笼,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于是,布什亲自挑选了得力可靠而又能言善辩的人,兵分三路,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全球游说”。从5月8日开始,美国游说团穿梭于欧洲和亚洲国家,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说项,试图赢得这些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黄泳 《瞭望》1992,(Z1)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2月1日在戴维营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这是苏联解体后美俄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美国舆论认为,对叶利钦来说,同布什会谈的重要性不亚于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因为叶利钦需要通过会晤向美国阐述其经济改革方案和前不久提出的核裁军计划,争取美国的政治合作和经济援助,并确立俄罗斯作为苏联利益继承国与美国打交道的特殊地位。就  相似文献   

10.
华沙专电 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在9月24日开始的欧洲之行中,于26日至29日对波兰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1977年以来美国最高级官员首次访波。这次访问没有取得重大成果,但双方都认为,它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1,(11)
(2月27日-3月5日)(本刊国际新闻部)今日世界 ●日本政府和执政联盟2月27日召开会议,一致同意让森喜朗首相在4月份辞职。 ●2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对韩国的正式访问后飞抵越南进行访问。韩俄双方27日在汉城发表了一项旨在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 ●有“魏玛三角”之称的德国、法国和波兰三国首脑2月27日在德国新城举行。会晤的主要议题是欧洲安全政策和欧盟东扩问题。 ●美国西北部地区2月28日发生里氏6.8级至7.0级强烈地震。由于震中距地面较深,没有造成严重危害。 ●美国总统布什2月28日向…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2,(52)
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 约》。条约规定,2012年12月31日前,双方将各自的核弹头削减到1700至2200枚,每一 方可在限定的弹头总数内自行决定进攻性战略武器的组成及结构。  相似文献   

13.
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即决定要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太平洋地区。4月25日,布什甚至扬言,如果中国大陆攻击台湾,美国将会尽全力来帮助台湾自卫。这是布什上台以来对台湾问题发出的最危险的信号,也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公然挑衅,必将危害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国际舆论认为,美国关注亚太地区,其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国。  相似文献   

14.
布什此次赴法国埃维昂出席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明显给人以一种应付差事的感觉。从美方日程安排来看,布什似乎是有意要给东道主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德国总理施罗德等人脸色看。布什是在希拉克、施罗德等人离开俄罗斯之后才抵达圣彼得堡访问的,而他又几乎最晚抵达埃维昂出席八国首脑会议,并且未等会议  相似文献   

15.
10月22日,欧盟和俄罗斯举行首脑会晤,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欧俄关系。本次欧俄首脑会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俄罗斯提出了对欧盟的中期战略。苏联解体之后,欧盟在向中欧东扩和发展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同时,始终把对俄关系放在重要地位。尽管冷战后欧洲发生了变化,但近10年来的事实表明,无论是与欧洲经济相关的俄罗斯金融危机还是在直接关系欧洲安全稳定的科索沃危机中,欧盟和俄罗斯同是欧洲重要的两极。在欧盟逐步实现东扩和深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处理好对俄关系十分重要。1994年6月欧俄在希腊签署“伙伴合作关系协定”,1997年12月1日协定生效,…  相似文献   

16.
五月一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的美国国防大学发表演讲时说,美国必须突破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约束,以建立保护美国及其盟国免遭别国袭击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这是布什上台执政百日之际专门就有关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发表演讲,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布什在演讲中说,美国必须以"现实的眼光看待面临的威胁"。他说,反导条约作为冷战的遗产"已经过时",俄罗斯和美国的盟国应该接受美国提出的以导弹防御系统作为防范那些"最不负责任"的国家发动攻击的最佳方法,"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以使我们能够建立对付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19日应 约与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 电话交谈,双方就美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后的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普京重申,美退约行动“是错误的”,但俄“对美的决定并不感到意外”;“当世界面临新的威胁时,不能允许在战略稳定领域出现法律真空,不能动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扩散制度”。 舆论认为,国际社会对于布什的决定,在短期内不至于爆发激烈的矛盾,但从长远来说,它会造成许  相似文献   

18.
应谦  黄泳 《瞭望》1992,(26)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6月16日至18日访问美国,同布什总统进行了美俄两国今年来的第二次首脑会晤,签署了包括进一步削减战略武器在内的一系列双边协议和声明,具体显示了美俄“伙伴关系”的内涵和特征。 今年2月初,布什和叶利钦在戴维营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称,两国已不再“视彼止为潜在对手”,而是“具有相同价值观念”的“伙伴”。时隔不到半年,他们再次聚首,除了有意促进这种“伙伴”关系外,也是出于各自国内政治的需要。对布什来说,通过这次会晤在削减战略武器问题上取得突破,无疑将有助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专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布什4月13日在北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首府哈密尔顿举行会晤。双方就欧洲当前形势以及东西方关系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会后白宫发言人说,双方在所有问题上表示了“相互支持”的态度。 这次美英最高级会谈是在欧洲形势,特别是东欧局势发生剧烈变化、美英传统的“特殊关系”面临考验的背景下举行的。 百慕大虽然是个只有  相似文献   

20.
莫斯科专电1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从非洲之角索马里风尘仆仆赶到莫斯科,受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热烈欢迎。次日,两位总统经过不到两小时的会谈就正式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根据这项条约,2003年1月1日前每方只能拥有3000枚至3500枚核弹头,即在10年内把双方现有的战略核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