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平 《瞭望》2001,(10)
今年的“两会”非同寻常,一是时间正值新世纪的发端,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新的起点。 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前两步,是要在 20世纪最后不到 20年的时间里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目标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光荣地实现,人民生活从总体说,开始进入了小康水平。新世纪的上半叶,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实地跨出第三步,即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步的目标,比之前两步更加宏伟、更加艰巨。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而又人…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堪称险象环生、波澜壮阔。 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经过“九五”前两年的努力,在1997年又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 就在国民经济朝着健康、快速增长的轨道前进时,国际经济形势的突变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出了严峻挑战。发端于1997年下半年的泰国金融危机。迅速向亚洲其他国家蔓延,到1998年已发展成波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国家货币贬值、信用恶化、出口及对外投资税减、经济增长滑坡。 周边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2,(41)
按照“三步走”战略,我们首先在1987年提前 3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1995年,提前5年 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随后在1997年, 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 2000年,我们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第 二步的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 平。对于这一成就,党和人民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想一想,一百年前,中华民族是一种何等积贫 积弱的状态。经济力量微不足道,人民生活饥寒交 迫。但到20世纪结束之时,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人 们都清楚地看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 军事等各方面的力量都有了空飞猛进的增长。200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按现行汇 率计算,突破了1万亿美元,实现了邓小平当初的 设想。按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1998年,我国的国 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就达到第7位,处于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计委提出今后15年目标 《信息日报》1994年8月报道:国家计委有关部门最近提出的《1996—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思路研究》认为,今后15年间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应是: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到2010年比1980年翻三番。这份研究报告提出,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应达到45000亿元,到2010年应达到92500亿元;“九五”期  相似文献   

5.
一 1979年12月初,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到二十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争取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人达到一千美元,算个小康水平".他还说:这个目标"不是随便说的.我们现在只有二百几十美金,如果达到一千美元,就要增加三倍."这里,邓小平实际上已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华南要冲”汕头市,在11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989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16亿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比1980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也分别比1978年翻两番或近两番。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人均收入1672元,比1978年增长3.6倍;农民人均收入880元,比1978年增长4.2倍。 汕头人感到,改革开放这11年,是汕头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即在80年代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小康;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一个“三部曲”,不仅写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献中,而且也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奋斗目标。党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已经跨入了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们要在八十年代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的水平.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看,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九十年代是关键的时期.实现九十年代的宏伟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对  相似文献   

9.
决战2000年     
今年是世纪交替之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和党和国家确定实现到本世纪末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这些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在年初开局之时,很有必要认真检视一下这些目标,客观分析现有的差距和条件,再次落实完成这些任务的措施,加大力度,决战全年。 按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今年末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而跨入小康社会。这是最具全局性战略性的目标。小康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综合概念,就我们来说,给它的起点作了一系列量化的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就要过去,21世纪即将到来。本世纪何时结束,下世纪哪年起始?这个看来简单,似乎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却在国内、国际都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或权威的认同。随着世纪之交日益临近,已成为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社会大事,并有着重大社会效益。 我国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国民收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国民生产总值要翻两番。我们要问,本世纪末究竟是哪一年?是1999年12月31日,还是2000年底?还有,北京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人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的层面,报告提出了“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是一个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宏伟目标。对此,在经济理论上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在今后2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中国经济还有无可能以及如何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12.
据《经济日报》2003年7月23日报道,22日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长吕福源在会见几国代表团团长时说,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确定,中国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这首先要实现市场规模的翻两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将给外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中国希望在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下,与亚欧国家开展更大规模和更多领域的经济合作。他说,中国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是新的消费需要不断增长。过去20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教育、旅游、医疗保健、通讯、计算机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进口也保持了高速增长。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克服经济暂时困难、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实现这个战略决策、搞好治理整顿工作,必须抓住以下四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一、我赞同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八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今后十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今后的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要翻两番,人民的生活要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进一步健全。尤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探索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模式。这是我国建设和改革的蓝图。实现了这个蓝图,我国的经济技术将有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将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将更加增强。社会将有更大进步。可以说,今后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宏  相似文献   

15.
据《人民日报》1996年3月6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昨天开幕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报告时,阐述了我国今后1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李鹏在报告中说,未来1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人口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翻两番的主要原因李东山五十—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被称为“高速增长”时期,1955年-197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0.35%。按1970年价格计算,日本国民生产总值,1955年为172,680亿日元,1976年为986,910...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神州披彩,春意融融,刚刚送走了鼠年的新春佳节,又传来了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喜讯:以审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主要议题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3月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未来匕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浙江的实践     
《瞭望》2002,(49)
2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推出了浙江这颗灿烂的明珠。 通读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3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史,最突出的是两个大字:“发展”。近2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3%,中国为9%,而浙江为13.1%。如果说,这20年世界向前走了一大步,那么中国则走了三大步,而浙江,向前跨越了四大步。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了宏伟的设想,到二○○○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一九八○年将要翻两番,人均收入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一个世纪的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大批干部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腹地上党老区的长治市,人口300万,辖13个县市。这个并不惹人注目的中等城市,近年来在整体推进全市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力度大,路子对,效果实,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连续几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财政收入每年增长近两个亿,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与此同时,全市国有企业亏损面由两年前的30%下降到目前的15%,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由3年前的25%下降为19%。1995年,全市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午加速43天,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