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瞭望》1999,(21)
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已开始受到某些形式的限制。1956年,美国农业法之第204条款授权总统与其它国家政府进行协议谈判,以限制它们对美国农产品或纺织品的出口。1961年,“棉纺织品短期安排”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支持下问世了...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2,(27)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我国将要实现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承诺:在过渡期内逐步增加粮食、棉花、食糖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量;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约束国内支持等。这些承诺的实现,无疑将使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雪上加霜”。当谈到中国农业问题时,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讲到,“我常常睡不着觉”。朱镕基总理也坦言,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最大的担心是农业问题”。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2001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平均每年减少1245万吨,累计下降12.2%。从本刊记者来自小麦、玉米、大豆、蔗糖主产区的报道看,形势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3.
徐复  谭丽英 《求知》2001,(11):10-1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体现。毋庸置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必须遵守这一组织所制定的各项规则,包括《农产品协议》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规定以及中国政府在“入世”的双边与多边谈判中的所有承诺在内,这将对我国农业产生深远影响,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2,(28)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提下,如何尽快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符合世贸规则的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指导、帮助广大农民和加工出口企业顺应国际市场的新要求,提高他们应对市场变化、突破绿色壁垒的实力,已成为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记者不久前在沿海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调查时,所有业内人士纷纷呼吁政府加快职能升级,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业创汇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技术性壁垒纷纷高抬 农产品出口不容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元 《瞭望》2003,(27)
2002年,世贸组织各成员针对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新出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15个,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814个,这些数字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出口将面对越来越高的门槛。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产品、猪肉、茶叶等出口额将会明显增加,但实际情况却比人们想象的困难得多。从记者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增加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在加大。 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生产量第一大国。例如1999年中国谷物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2%,油菜籽占23.8%,花生占38.2%,肉类占26.3%,烟草占34,9%,水产品占29.5%;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比例极低。200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63.8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62.9%,位于世界第9住,居美国、法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比利时、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 1986年提出复关 ,伴随着世贸组织 (WTO)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GATT) ,我国从申请“复关”到申请“入世”经过了整整 13年的漫长历程 ,终于有了初步结果。 1999年 11月 15日 ,中美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进程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美签署的协议 ,扫清了我国“入世”的最大障碍 ,必将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当今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那么 ,加入WTO将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呢 ?一、利用世贸组织的多边贸…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临近,外国农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使我国本来就积压过剩、供大于求的农产品面临“洋货”的挑战。外国农产品抢滩中国市场在沈阳、北京、长沙、广州等地,美国的蛇果、泰国的荔枝、日本的柠檬、新西兰的  相似文献   

9.
朱新梅 《民主》2004,(5):22-24
由于农业人口持续不断地增长,耕地面积不断缩小,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减少,耕地的生产功能下降。可以说,农业人口的绝对过剩是造成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 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2,(28)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遭主要进口国技术壁垒封锁,世贸组织成员之间贸易磨擦日渐增多的形势下,采取切实措施,抓紧规划和尽快建立起国际农业信息发布机制、农产品进出口预警机制和外贸争端应急处理体系,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只有预警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才能有效保护国内生产、出口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程国强 《求知》2005,(10):16-18
2001年底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我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我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到WTO“后过渡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2,(28)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人们对我国基本农产品将要受到的冲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对于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果品、畜牧、水产等农产品的加工、出口却普遍认为前景光明。然而,入世  相似文献   

13.
美国降低农业补贴并不是彻底放弃对农业的保护,而是农业保护政策翻新了花样,变得更隐蔽。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正处在从农耕文明向商工文明转型的阶段,有必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农产品出口利益。但是从长远看,我国将农业推向自由开放的市场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人口虽然仅占全国人口的3.2%,但生产的粮食却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左右,其他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受世界经济衰退等的影响,国际农产品购买力下降,价格暴跌,而美国农业连年丰收,爆发了以产品过剩、库存大量积压为主要特征的危机。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  相似文献   

15.
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发展将面临全新的环境,许多行业的发展将受到较大影响。就农业而言,我以为大致有以下方面的影响:1我国的农业政策体系及农业行政管理体系需作相应调整。我国以前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为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工业体系的完整、维护二元化的城乡结构服务的。而加入WTO以后,我国不仅要保证一定的农产品自给率,保证社会的稳定,还要根据国际市场进行分工,依国际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配置资源,以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需相应调整农业政…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大力发展农业?对此,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2013年5月,我们对美国进行了研究和考察。农业科技"助推"GDP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面积约为41万平方公里,是美国的第三大洲。加州作为美国的农业大州,农业产值约占全国农业产值的10%。美国加州农场总面积约为1121万公顷,农场约有8万个,农产品约有400余种,其中水果、坚果和蔬菜产量为美国产量的近一半。2011年美国加州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要再抓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如何应对?连日来,代表和委员们围绕和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农民的增收减负,围绕迎接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纷纷发表意见。他们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应抓紧再抓紧。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全国上下喜气洋洋。如何全面地认识我国农业形势?我国农业发展上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前景如何?我们带着这些人人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赣南脐橙离世界品牌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赣南脐橙是赣南人的“摇钱树”;有人说,赣南脐橙是中国抗衡“洋脐橙”的希望;也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洋水果”将大举“入侵”中国,美国“新奇士”将与中国脐橙一拚高低,赣南脐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赣南脐橙是否具备了与“洋水果”抗衡的能力和实力?赣南人能否把赣南建成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世界品牌之路究竟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企盼年内结束多哈回合,这个愿望也许将再次落空 7月1日,世贸组织多哈回合日内瓦小型部长会议因各方僵持不下提前一天结束,“一如既往”卡在农业谈判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上。从卡塔尔多哈到墨西哥坎昆,从中国香港再到瑞士日内瓦,5 年来多哈回合一路风雨飘摇。面对屡屡错过的时间表,面对愤而提前离席的印度代表,一向乐观的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也不得不承认,谈判真正“陷入了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