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庆余 《中国公证》2004,(10):24-26
近年来,在一些争议比较大的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设法邀请知名法律专家或者学者,通过论证会的形式为案件出具专家论证意见书,以支持本方观点,并试图影响法官的内心确信和裁判.专家意见书频频在法庭上出现.其中,在全国瞩目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进行的终审审判中出现的一份专家意见书,引起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的质疑,认为专家意见书在此案的改判中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干扰了司法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常出现一方邀请或双 方当事人分别邀请法律专家举行“专家论证会”,并向 法院递交“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现象,这对法院审理案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和评估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司法独立”在现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专家法律论证意见书",恐怕是经过一系列案件洗礼后,近几年整个法律界热度最高的词汇。对于这一热点,本文从法治理念和宪法入手肯定其参与司法的重要意义,并从定义区别、司法独立、定性难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提出对专家意见书不应全盘否定,既反对将其妖魔化、边缘化,也否定其现行的直接干扰主审法官意见的行为和对重要概念的自行理解。主张立法支持、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4.
在刘涌案再审前后,由一方当事人聘请比较有名气的法律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提交法院这种现象,成为人们评论的焦点。实际上,在此之前,这种现象便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曾专门作了调研,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过议案叫停"专家法律意见书",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特别时期的怪胎",未聘请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当事人也惊呼"专家话语霸权"带来的不公……。  相似文献   

5.
<正>一、基本案情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间,被告人杨某某、李某在经营法律咨询事务所代理交通事故理赔业务过程中,与因交通事故受伤的黄某某等人经事先商量,伙同被告人朱某某出具虚假司法鉴定意见书,并据此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骗取多家保险公司赔偿款共计120万余元。案发后,上海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出具咨询意见书认为,根据现有材料及目前康复情况,原司法鉴定意见书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均不足。被告人朱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被告人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  相似文献   

6.
专家意见书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家意见书的法律性质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引起了广泛注目。本文认为 ,其法律性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不同场合下 ,专家意见书可能是意见证据 ,可能是起诉状的一部分或者答辩状的组成部分 ,也可能是外国法查明的辅助方法。本文对这种情况分别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涌案件一审判决后,14位法律专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认为,《法律意见书》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案的改判,并不可简单地划上等号。问题是,司法实践中,法律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还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做法“利”“弊”如何,本期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题组织专题讨论,谨望读者能自己作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8.
李欣 《法制与社会》2010,(13):121-122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生法律事物层出不穷,“专家法律意见书”便是一例。其中将专家法律意见书推到风口浪尖引起全国瞩目的是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涉嫌黑社会罪案件进行的终审审判中出现的一份专家意见书。当然,它的出现一开始便引来众多非议。我们究竟应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个现象?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个现象?本文将从它的存在是否具有正当性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清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2017年6月19日,全国多名法律界权威专家就山西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僵尸案”进行法律论证,并给出《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对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普通民事上诉案件行使监督权效力问题的专家论证法律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不仅明确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对该省高级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具有法律效力,还指出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应当纠正违法,依法撤销二审《民事裁定书》及相同编号的“内部函”;此外,专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建议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将案件二审裁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撤销错误裁定,重新审理.  相似文献   

10.
“法庭之友”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庭之友"制度在美国采用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对司法审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制度虽然不无质疑,但不应忽视其对司法实践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我国的"专家法律意见书"有违程序正义理念,应在借鉴"法庭之友"制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建立专家咨询制度.  相似文献   

11.
司法实践中,法学专家接受当事人的邀请参与论证案件,由于存在利害关系并且缺乏程序保障,很难保证专家意见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对于专家法律意见书应当慎用,以免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断。  相似文献   

12.
专家意见是《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明确的9种公益诉讼证据之一,它在公益诉讼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检察机关的运用和重视,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认识不统一、委托不规范、自身不严谨等问题。因此需要从顶层上对专家意见的适用情形、专家的选任资格和标准、专家意见的委托和论证程序、专家意见书的内容等予以明确和规范,以增强其实践应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侦查监督部门制作《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是一项重要内容。《意见书》制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案件的根本质量,如何在目前侦查监督部门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制作高标准的《意见书》,笔者浅谈自己的观点。一、当前制作《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一)对犯罪事实重侦查机关查实情况而忽视审查中认定的犯罪事实情节,述写不全面按照高检院侦查监督厅印发的制作要求,对"经审  相似文献   

14.
近来,司法领域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在案件发生后,涉案的一方当事人或者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不惜重金聘请法律专家"论证研究",出具法律意见书,为其辩护.对此举到底应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15.
一、审查逮捕意见书的制作的内容过于冗长繁琐,重点不够突出。对于“该意见书在手如同案卷在手”之原则的要求不可机械理解。改革后的审查逮捕意见书将以往的“阅卷笔录、逮捕案件审查报告、审批表”合三为一,就是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体现诉讼经济原则。因而逮捕意见书不必囊括卷  相似文献   

16.
起诉书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犯罪进行控诉的法律文书,而公诉意见书则是对起诉书的肯定、补充和完善,是公诉人在法庭审理中继起诉书后发表的第二次书面意见。此外,公诉意见书又是一篇演讲稿,是公诉人扩大公诉活动惩罚犯罪、弘扬正气。宣传法治、教育群众的法律与社会效果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公诉意见书制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出庭公诉效果的好坏。下面谈谈笔者制作公诉意见书的一些体会。首先要认真对待公诉意见书,严格按规范制作。公诉意见书作为起诉部门的数十种法律文书之一,制作理应严肃规范,但实际工作中,许多同志没有把它与起诉…  相似文献   

17.
正审查逮捕意见书是检察机关内部一种严肃的办案文书。一份高质量的审查逮捕意见书是案件全貌和处理意见的高度浓缩,能够起到"意见书在手如同卷宗在手"的效果,同时也是侦查监督干部能力的体现。在制作审查逮捕意见书时,要把握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专家法律意见书能走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刑事诉讼中一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设法邀请某一领域内知名的法律专家或学者。通过论证会的形式为案件出具专家法律意见书,以此来支持本方的观点,并试图影响法官的裁判。对此,有人指出专家法律意见渗入案件的审理是一种新形式的腐败,是官本位在诉讼中的延伸,会影响法官的司法独立。也有人认为专家法律意见只是一种学理上的观点,它是否被采纳仍取决于法官。而且专家意见有时是不尽一致 的甚至是有争议的,故而不可能成为主导法官断案的唯一依据。因此专家意见并不会干扰法官独立审判,并可能成为法官断案时有益的帮助。 本文作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新的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操作程式是“一书”(《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简称《意见书》)代“一录”(阅卷笔录)、“一表”(逮捕案件审批表),《意见书》高度浓缩了审查逮捕工作程序,提高了审查逮捕工作的科学知识含量,是实现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改革的关键环节。写好《意见书》的关键是写好证据部分。笔者认为,写好《意见书》的证据部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熟悉案情,统览全卷阅卷是审查案件的必经程序,是制作《意见书》的基础,阅卷质量决定着《意见书》的质量。因此,在制作《意见书》之前,必须认真阅卷,吃透案情,把握住案情的方方…  相似文献   

20.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是侦查监督部门在对案件审查终结后,由承办检察官根据事实和法律制作的法律文书。目前进行的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改革是检察法律文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增强文书的说理性、逻辑性和客观性,阐明“捕”或“不捕”结论形成或得出的思路。众所周知,证据审查是审查逮捕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保障案件质量及案件审查后引导侦查等工作有重大意义,由此证据分析成为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的灵魂和该文书制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实践,就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制作中证据分析的若干问题,略陈管见。一、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