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精彩瞬间     
今年4月11日,在亚丁湾海域,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特战队员登上被护商船。当日上午,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派出4组海军特战队  相似文献   

2.
1955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海域进行了一次三军联合演习,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演习,不仅我军各大单位分别派出了参演部队或是观察人员,周边一些友好国家的军队也都派出了自己的观摩团。根据演习“一切部署按照正规化标准进行”的要求,参演人员全部临时佩戴上了军衔。我当时是海军青岛基地政治委员,奉命率基地所属的驱逐舰等新型舰艇组成编队参加了这次演习,当时佩戴的是海军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3.
长城 《廉政瞭望》2009,(2):18-19
“打击海盗。中国的海军来了!”2009年1月6日,经过10天10夜的航行。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当地时间6日凌晨顺利抵达任务海域,正式开始护航。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09,(1):47-47
2008年12月26日,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出发,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舰队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墨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以及两架舰载直升机组成,共有官兵880余名,包括部分海军特战队员。  相似文献   

5.
1962年上半年,台湾蒋介石集团错误地估计中国大陆形势,企图利用大陆出现的暂时困难和不利的国际环境以军事反攻大陆,乘机实现其“光复大陆”的野心。中央军委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彻底粉碎了台湾当局随后对大陆进行的渡海武装袭扰和海上军事进犯活动,使海峡两岸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两次海上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海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优势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6.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三天,美帝国主义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9月15日,美国在仁川登陆,很快,悍然越过"三八线",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高度重视海军建设.当年,他曾形象地把人民海军建设喻为"把我国海岸线筑成海上长城".在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探索、奋斗的生命旅程的最后20余年里,海军部队的发展壮大,一直是毛泽东悉心关注、思考的重要内容."海上长城"的一木一石,都浸透了这位历史伟人的殷殷心血,闪耀着他军事思想的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26日,中国赴索马里打击海盗的护航海军舰艇编队出发上路。这支由南海舰队的“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配备先进。其中“海口”号配备有“中华神盾”系统,具有反弹道导弹能力,类似于美国的“宙斯盾”系统。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刚从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军队依旧是“小米加步枪”。而美国在二战后拥有领先世界的经济能力.拥有世界数量最多的先进的作战飞机、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目空一切,1950年6月26日派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翌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声明,谴责这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号召“一致奋起,制止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海军成立后,叶剑英在重视新中国海防事业、关心人民海军建设方面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有不少精辟光辉的思想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叶剑英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其诗作中有若干和人民海军故事相关联的诗篇。本文题目中的"征服五洋任所之",就取自他写于1979年的七绝《游海》中的最后一句。这句诗写出了人民海军能够战无不胜地征服五洋的豪情和气概。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国海军力量薄弱,经常受到帝国主义来自海上的侵略,这让毛泽东深刻认识到有海无防的危害性以及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前后,各种复杂的因素使得毛泽东建设人民海军思想从一种抽象的设想转变成为实践,为中共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保护新生政权,捍卫国家主权提供了保障。探析毛泽东建设海军思想形成原因对今天海军的建设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海军国防生培养的重要保证和献身海防事业的精神支撑,海军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未来我国海军人才的发展方向。坚定的保家卫国的思想政治觉悟可以保证所培养的海军人才服务于未来海防事业的需要。针对新时期我国海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围绕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和海军国防生的本身特点,结合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改进海军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服务海军转型建设。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酷爱游泳,一生与水相伴.他自解: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我自欲为江海客.毛泽东萦怀海洋,情系海军,毕生关注着人民海军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2017年4月28日,系叶剑英元帅120周年诞辰日,谨以此文表示纪念.早在1月,我国航空母舰辽宁舰编队穿越台湾海峡,赴南海执行训练和试验任务.一些网友说,中国军队已经突破了“第一岛链”的封锁.“岛链”理论,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1951年提出来的.所谓“第一岛链”,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以及这一区域内诸多岛礁,形成一条完整的曲线.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两次指示,海军党委突击上报<十年规划> 1975年5月.毛泽东在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了两次重要指示. 一次是在5月3日夜.此前.毛泽东因患白内障等疾病.先后在武汉、长沙、杭州等地治疗、休养了近10个月.  相似文献   

16.
自近代以来,作为一种技术先进的兵种,海军在国内战争中逐渐开始扮演起不可忽视的角色。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中,由于之初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海军一直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国民革命兴师北伐后,特别是北伐战局的重心移向东部战场后,由于所经历的各省多为沿海省份,海军的态度对北伐的战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在北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海军的策反工作,海军于是成为助推北伐战局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杨肇林 《湘潮》2012,(6):15-19
苏振华担任海军政治委员。倾全力于“建立强大的海军”,1965年和1974年,两次参与组织、指挥共和国海军直接对外国军队作战,开启了海军反侵略作战的胜利记录,这也是中国近代百年来海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今海上的两种主战兵器,潜艇与航母命中注定要成为冤家:一个在水下出没无常,一个在水上无坚不摧;一个是海军力量弱势国的“克敌利器”,一个是海军力量强势国的“移动基地”。在历史上,潜艇和航母都曾取得过骄人战绩,但在二者之间的抗衡中,航母的总体胜率要优于潜艇。时至今日,海军兵器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潜艇和航母这对冤家谁能笑到最后呢?  相似文献   

19.
活力 《党史文苑》2001,(6):46-46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海军是军队中的“重灾户”。真理标准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年,海军仍然无声无息。海军现状引起了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副主席的密切关注和深思。怎样才能解决海军的问题,使海军尽快跟上全军全国的形势?邓小平和叶剑英及军委其他领导就此进行过多次交谈。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海军问题复杂,单靠他们自己很难解决问题了,要派有影响的“局外人”参加领导工作。经几次讨论,拟定了人员调整方案:鉴于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年事已高(时年77岁)且身体不太好,免除其职务另行安排,调交通部叶飞到海军任司令员。始料…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1,(2):15-15
一名俄罗斯高级指挥官日前“不情愿地”表示,尽管克里姆林宫此前承诺要建造一支新的航母编队,但是莫斯科缺乏资金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