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温州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处区位的工业化、城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高,农民收入水平就越高,生活就越富裕。温州蓬勃发展的小城镇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小城镇的发展过程,是农村工业化与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也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钱志新 《唯实》2013,(4):52-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也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以人为本走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不是城市的形态建设,建造高楼大厦,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建设。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非农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既要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又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朱佩明 《理论文萃》2002,(4):16-21,15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小城镇的崛起,同乡镇企业的崛起一样,是中国农民在体制转型中的伟大创造。这一创造对于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影响。20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区功能的转换,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农民工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东 《学习论坛》2009,25(8):33-36
中国特色城镇化之所以"特",说到底就在于它始终和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把亿万农民工逐步转化为市民,是中国特色城镇化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城镇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农民职业非农业化、生活质量城市化、社会身份市民化.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彻底破除之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建立和完善之时,就是中国农民工终结之时.中国农村人口城镇化必然要经历两个过程,即先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再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只有完成这两个转化,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 中央特别强调要推进城镇化,早在2000年就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推进城镇化偏重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美化,但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6.
一、小城镇道路的由来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小城镇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成为最受支持和最为重视的一个层次。90年代,又进一步上升为“小城镇,大战略”,成为至今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思潮。主张小城镇道路的主要理由:一是现有城市数量不多,无法承受农民进城的巨大冲击;二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已经很大,不可能再吸纳农民;三是每增加一个市民至少需要一万元投入,现在基础设施和政府财力都难以负担;四是在横向对比中.认为发展大城市是一条失败的城市化道路,会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城市环境恶化,不仅降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崔传义撰文指出,现实情况表明,在多元城镇化中,小城镇对农民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已经和正在作出突出的贡献,但围绕小城镇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要结合国情,把小城镇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小企业联系起来,充分估计它在农民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上的作用。2.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在产业、  相似文献   

8.
"夜生活""夜经济"的繁荣程度,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活力、魅力与竞争力,"夜经济"在一些发达城市异军突起,已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繁荣"夜生活"也是市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把农村区域变成城市的过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之一。城镇化程度高,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镇化程度和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珠三角地区相对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发展迅速。要加快整体城乡经济发展,就要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广东省清远各县(市、区)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证明了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加强城镇化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辛超丽 《当代贵州》2008,(13):46-47
贵州城镇化步伐与全国的差距一直在扩大,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制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人口职业构成的转化、人口居住地的转化、城镇经济的转化和城镇基础设施的社会化、现代化等方面。长期以来,在同样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下,贵州城镇化步伐与全国的差距一直在扩大,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制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城郊农民市民化“不可逆”的特点决定了其要达到“完全市民化”或者“深度市民化”的目标,融入城市社会文化系统中,需通过阶层流动来实现市民身份的彻底转变。为此,城郊农民要经历“城郊农民—准市民——市民”的阶段。依靠基础性制度保障与个体能力难以承担市民化的成本及市民化过程中的风险应对。针对此,城郊农民主动将市民化转化为家庭的整体性目标,在家庭伦理的支配下形成了整体性动员。通过家庭资源的积累、“精英化”培养的教育投入与本地“并家婚”婚姻实践等一系列“家庭策略”,来增强城市嵌入能力,降低市民化风险。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6,(6)
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我省城镇化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发展建设小城镇,对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市民化,概括地讲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最终融入到城市并转化为城市居民,获取与市民相同的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具体来讲,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1]我国农民工是社会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特阶层,其产生有着历史的和制度的因素,其身份向市民转变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新型的道路将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由农民转变为市民,是多少人曾经的梦想。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城镇化成为各地推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时,许多农民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今天的农民成为市民后,已经没有“皇粮”可吃,计划经济时的诸多好处已今非昔比。那么,农民进城当市民的梦想还存在吗?他们又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经济是否发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城区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桂林市委与政府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6.
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应相互依存、协调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因而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既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它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较…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随着我国具体城镇化路径的提出,尤其是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的限制提出后,在开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以人为核心的农民市民化将进一步紧锣密鼓提上日程。笔者在长期的调研中了解到,促进以农民市民化,需要帮助农民化解六个顾虑。顾虑一:农民和市民以什么界定?自1958年以来,我国就实行城乡以户籍分治的二元结构制度,其要义就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指出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湘西州花垣县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显现,已经成为塑造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社会结构的日益重要的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顺利地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大力提升我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来统筹思考和安排。要认识到工业化仍然是“三化”的核心,仍然是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能力;要坚持不懈地加快城镇化进程,没有城镇的大发展,就没有以城带乡、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既要防止因强调工业化、城镇化而冲淡新农村建设的倾向,又要防止因强调新农村建设而忽视工业化、城镇化的倾向,努力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