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瞬间爆发性、虚实交互性、范围广域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性,将成为社会转型期政府经常面临的一种社会危机形态。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完善信息安全立法及建立健全预警与处置机制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维稳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体性事件维稳工作应重点建立六大机制,即利益公平分配机制、诉求回应解决机制、风险预防预警机制、危机妥善处置机制、舆论正确引导机制和事后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中既存在着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体,还存在大量非直接利益主体。介入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直接利益主体呈现出成员组成多元化与社会地位弱势化、表面上的无直接利益与事实上的直接利益、集群行动的非组织性与参与的偶合性、诉求的盲目性与行为的疯狂性等特征,使其对群体性事件本身往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方向、性质、规模和处置。要防止非直接利益主体介入群体性事件,唯有实现社会的内在稳定。  相似文献   

4.
当前群体性事件依然是危害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来看,呈现出参与主体成分多元化、由非法集资和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事件明显增多、无直接利益者参与众多、群体行动组织性与联动性越来越明显、行为激烈后果严重、多种因素交织事件调处化解难度增大、网络聚焦放大功能凸显对社会稳定冲击越来越强等特征。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社会张力加大和社会稳定性降低的表现,主要诱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利益受损、社会结构变化引发的心态失衡、决策不透明带来的社会不信任、基层组织涣散导致的控制弱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使事态复杂、应对能力低下引致的处置失当等。为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应当重视源头预防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主动的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完善有效的矛盾调解机制、强化快速高效的现场处置机制、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做好扎实细致的善后工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社会各利益群体不断分化既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重要社会背景,也是当前诸多矛盾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要求反思以往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做法,重新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寻求其应对策略与处置机制.在政治文明的高度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下的紧迫需要,而公众舆论与传媒影响日盛的现实,则使得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和处理途径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与机制以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6.
罗卫东 《党史文苑》2011,(20):64-6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的暴露,并经常出现激化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科学预测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其发展动向,全面分析当前这类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结构深度变迁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频发的趋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成因复杂,其根源在于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畅、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薄弱、政府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官僚主义作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等。客观公正地看待群体性事件、创新政府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等,是政府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重组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积极有效应对改革进程中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完善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各种机制,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应从利益分配体系、利益表达和沟通机制、政府权力制约机制、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和回应机制、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以期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使其在未发生时能有效预防,刚萌生时能有效化解,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合法地处置。掌握和研究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学生对自身利益没有借助公力救济或公力救济不畅的情况下而采用的救济行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性、组织性、行为的过激性、突发性、破坏性和主体结构单一性等特点,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其预防与处置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经济形式的剧烈变动,民族地区各种群体性事件也频繁发生,社会稳定形势严峻。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护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利益显得极为重要。为此,要从如下方面着力:一要建立少数民族利益诉求的快捷通道;二要建立部门协作的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畅通信访工作机制;四要开展网络便民活动;五要广泛开展领导接访;六要建立利益诉求收集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审视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群体性事件。政府要依法应对群体性事件,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改进和完善现有诉求表达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群体性事件,建立"以群众诉求为中心"的新机制,要慎用警力,并采取切实措施,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要加强政府应对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现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做好善后处置工作。还要加强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建设,主动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3.
当前群体性纠纷处置的基本模式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存在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政府动员型的处置模式,另一种是司法裁判型的处置模式.这两种模式缺乏有机整合,加大了社会风险.由于我国群体性纠纷所关涉的问题较为复杂,适用当前的处置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此类纠纷.必须构建有效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具体的应对策略应当是以司法裁决解决为主,政府动员解决为辅,综合运用行政、司法及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应对和处置群体性纠纷,这是提升我国群体性纠纷控制与解决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必须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一是树立依法执政观念,提高基层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二是完善农民诉求表达机制,把农民诉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渠道;三是推进农村民主化管理,在广大农村地区体现党和政府民主执政的要求;四是把握我国农村民情,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涂玲 《党史文苑》2007,(12):67-68
法治是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必须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一是树立依法执政观念,提高基层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二是完善农民诉求表达机制,把农民诉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渠道;三是推进农村民主化管理,在广大农村地区体现党和政府民主执政的要求;四是把握我国农村民情,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参与人员多元性、起因的多样性、规模的扩大性、发展过程的多样性、社会影响的广泛性特点,具有信息化、国际化、智能化、政治化等发展趋势,要求公安机关快速反应、依法处置,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为山西省的转型跨越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从依法治省的角度分析,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应牢固树立法制理念,切实依法处理信访问题;严格依法行政;畅通群体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法制教育。要依法打击群体性事件中的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探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人民内部矛盾也出现了多发多样的状况。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化解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导机制、超前联动的排查调处机制、突发群体性事件化解和处置机制、人民内部矛盾的心理疏导和宣泄机制以及化解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责任追究机制,形成横向联合、上下贯通、多管齐下、高效、规范、系统的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化解和处置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社会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呈现出数量大、影响范围广、利益问题突出、破坏性严重等特点,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仍主要关注于群体性事件的预警、调解等问题上,而对于现场处置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指挥协调、制定预案和分类处置三个角度着手,为高效的现场处置机制的构建寻找新路径,从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治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学贤  陈峰 《学习论坛》2010,26(9):68-7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利益冲突引发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并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引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受损,相关法律的缺失与不完善,执法部门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农民合法的利益诉求、权利救济受阻,信息不公开、沟通渠道不畅,广大农民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等。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应采用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整改三个步骤调控和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