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摩西十诫》和《圣经》等西方宗教经典来论述早期宗教思想、律法对后世法律发展的影响,进而论及基督教及其教会产生以来,其制度和教义对西方法律产生的影响,逐本溯源,从而认清西方法律发展进程中的宗教因素,目的在于使我们在借鉴与引进西方法律的同时,理解与认识到东西方法律在形而上层面上的差异,不致邯郸学步,抑或削足适履。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的一系列法律原则,或多或少都有着宗教渊源.《圣经》是基督教教义的重要载体,其间蕴含的法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如一则《圣经》故事,耶洗别陷害拿伯案中体现的公义价值、审判权的归属,以及与证据制度相关的宣誓、证人义务、交叉询问、证言证明力的强弱、诬告反坐等等都于我们了解西方现代诉讼制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现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七世纪。与犹太教、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一样,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最高经典。伊斯兰教的宗教教义以及宗教制度通过《古兰经》得以固定下来。它也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渊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文本,《圣经》蕴涵着丰富的法律资源。从部门法视角分析,其内容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和诉讼法。本文逐一介绍了这些律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并分析了它们与西方现行法律制度的关联。最后,本文阐述了《圣经》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会法作为中世纪欧洲的一种重要法律,与罗马法、日耳曼法一同构成了欧洲封建时期的三大法律支柱。它以《圣经》为主要法源,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基督教的兴衰紧密相连,本质上是一种神权法。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与各种世俗法相互渗透,并随着教会势力的日益壮大而演化为一种超越国界和民族的带有综合性与普遍性的法律体系,表现出世俗封建性与体系完备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宽容思想发源于宗教,《圣经》、《古兰经》、儒教和佛教的学说都包含有内在深刻的宽容思想。宗教宽容的政治化和法律化主要开始于17世纪洛克和培尔等学者的倡导,最终在美国的宪法及其修正案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这一进程在伊斯兰国家和中国却长期未能得以顺利实现,宽容的实践仍然主要停留在宗教的层面。这是导致我国、伊斯兰国家和西方在政治、法律等领域出现本质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宗教宽容在我国和伊斯兰国家仍然需要世俗化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7.
徐爱国 《法律科学》2004,22(4):10-15
《圣经》里描述的契约是契约的早期形式 ,与成熟时期的契约制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圣经》里有关对弱者保护的法例 ,是人类早期的人权法。《圣经》里有关原罪、赎罪和末日审判的描述 ,可发现近现代刑法的若干原则 (如刑事报复主义、罪刑相适应原则 )的痕迹。《圣经》里保存有自然法思想。《圣经》对后世法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圣经》(以下简称“BGT”)希腊文中用来表示“爱”的词主要有两种,一个是α’γαπáω,一个是φιλ`ω。前一个特指宗教含义的爱,后一个是一般泛指意义上的爱。《圣经》原文作如此用法和意义划分,并着意对此差别进行对比,既体现了其执笔人对世俗之爱的贬低和对宗教之爱的虔诚,也说明其用词上的深思熟虑。其他表示“爱”的词汇在《圣经》使用中也各有取舍,其中表示上帝仁慈恩宠的xápιs也是一个比较常用的词,而表示性爱的`pws则从未使用过。  相似文献   

9.
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法律是维系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在西方,宗教对法律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西方法律在其思想,制度及其实践的某些方面(特别是中世纪时期)都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宗教性质,特别是基督教在西方中世纪几乎完全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因而它对整个西方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莎氏文艺观渊源于基督教信仰,已具如拙文《莎士比亚文艺观溯源》所述(载本刊今年第1期)。若将莎氏作品与《圣经》中之《雅歌》及我国之《诗经》对比,则可管窥世界古典文学之共性,并可进一步阐明莎氏文艺观之特点及其与基督教信仰的“圣缘”关系。莎氏受基督教文化之影响,还表现于其对《旧约·雅歌》之圈点。兹将其所圈点之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