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榜样作为人们前进征途上的一座又一座路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它还反映着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因此,发现榜样,树立榜样,弘扬榜样的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是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一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田立 《文明大观》2001,(10):35-35
这里的榜样,特指传媒所“树立”的、供我们普通人学习的先进典型。我对榜样的怀疑,缘于初中时亲历的一次“树榜样”的过程。我的一位化学老师被定为省级先进。他口才不好,讲课平铺直叙,令人昏昏欲睡。好在他很善良又负责任,因为讲课质量不好,所以自习课他常常下班辅导,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不厌其烦。因为下班辅导花的时间多,所以他常常需要加班加点改作业,因此而成了全校最符合先进形象的人: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以校为家。所以他一直当着学校的各种先进。这次如果一如既往地评他当劳模也很正常,问题是这次评先进是在“四人帮”倒台之后,按形势的需要这次评先要突出业务成绩,这就麻烦了。  相似文献   

3.
榜样示范是一个重要领导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运用好这个方法,还需要突破传统认识上的局限性,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它。一说到榜样示范,人们立即就想到抓典型、树标兵。这当然是对的。像孔繁森、李润五、李国安、徐洪刚、徐虎这样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4.
优选与创设:榜样教育创新的方法论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论榜样教育当下遭遇着怎样的尴尬,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它在人类人性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拥有的光彩魅力,它对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高速奔向现代化的今天,不应该也不会失去。因为,“幸运的是,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1],人生榜样、道德榜样,是青少年生活世界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既然如此,在反思的基础上创新榜样教育,不断增强其实效性,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其中尤以方法创新最为关键。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方…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时代也需要榜样,这不仅是社会共同体存续和成长的需要,也是青年健康成长的需求.但是,过去我们树立榜样存在着很多误区,树立榜样缺少对人的尊重,榜样被塑造成神坛上的完人.要改进榜样教育机制,就必须关注榜样的层次性,承认榜样的不完美性,坚持榜样的平民性,注重榜样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4,(6):25-2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在全市组织开展了“201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层层发动,层层选树,层层举荐,全媒传播,树立起一批“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北京榜样”,掀起“人人推荐身边榜样,人人学习榜样事迹,人人践行榜样精神”的热潮。  相似文献   

7.
青年榜样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经组织认定,公众舆论认可和公共传媒广泛传播,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意愿,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值得公众效仿和学习的先进典型(姜朝晖,2002)。榜样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社会活动、政治经济、宗教事务以及道德品质等领域方面,都会有榜样的存在(朱本,1994)。不仅如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榜样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所谓的“青年榜样”是指社会为青年建构并得到青年认可、认同的榜样形象。实际上,许多榜样形象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人讲过“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两句话意思是:自己有了道德学问,然后可以道德学问要求别人;自己没有过错,然后可以指责别人的过错。身体力行,这是榜样的基本特质。己不正,何以正人?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无论是在科学抗“疫”的一线、社区防控的最前沿,还是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的阵地上,总能看到一群“榜样群体”的身影。在战“疫”的路上,他们直沉一线,抗击疫情。发挥一技之长助力科学抗"疫"在科学抗“疫”的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榜样群体中的科技精英与青年才俊,他们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优势,为抗“疫”献智献技。  相似文献   

10.
黄娟 《青年论坛》2010,(2):78-80
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传统榜样教育的示范效应逐步弱化。这需要明晰榜样教育的时代意义,客观认识榜样教育的时代境遇,重塑新时期榜样教育的时代形象,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对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6月11日下午,北京榜样“走进百所高校,走近百万大学生”报告团走进北京体育大学,这也是报告团迎来的第50场报告会。七位登台宣讲的榜样中包括“时代楷模”北京榜样夏伯渝,北京榜样年榜人物张卫东、刘玉坤、李辉,年度特别榜蒋瑶以及北京榜样董萍和王晓悦。  相似文献   

12.
疫情防控工作中,“北京榜样”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去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协助核酸检测、严守防疫卡口、全力组织保供、积极捐赠物资……“北京榜样”用各自的方式守护家园,与街道、社区工作者凝聚成强大合力,为所在区域的防疫工作添砖加瓦,发挥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榜样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所能给人最好的礼物不是任何有形的物品,不是任何无形但有价值的帮助,也不是任何让你终生受用的箴言,而是一个做人的榜样。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以他前面一个成功的人为榜样而成功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学着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打下明朝天下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榜样活动与新时代同行,已经走过八个年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百年奋斗的恢宏史诗令人豪情满怀,爱党爱国的昂扬旋律响彻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时代强音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建党百年之际,深入开展“2021北京榜样”主题活动,壮大榜样队伍,扩大榜样影响,创造属于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璀燦荣光。  相似文献   

15.
论榜样     
骆诚 《当代广西》2004,(19):17-17
革命战争年代,张思德、刘胡兰等一批英雄人物,激励着一代热血青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怕流血牺牲,为着真理死而无悔无憾;新中国成立以后,雷锋、王杰、欧阳海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鼓舞了一代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而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榜样,教育了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这都印证了列宁的那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6.
曾琰 《前沿》2013,(19):168-171
榜样是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价值引领的先进典型,并由各类社会群体评定而取得其外在合理性.在现实层面,自我评价则促进了个体学习榜样这一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一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完成了榜样的确立,通过个体的内在需要和榜样外在先进性形成对照完成了评价标准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指引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二是自我评价中的榜样学习确立了主体的存在方式.因此,如何解决当下榜样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能够、也不应该逃离自我评价研究视域.同时,榜样产生和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忽视社会评价之于榜样学习的重要意义,也不能在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中用社会评价取代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7.
“情系高原”的爱心活动在我校开展至今已有5年多了,作为这项活动的最初发动和组织者,真想不到这项活动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为此,我一直在深深地思考…… 思考之一:班主任的细致工作,是这项活动能够引发的前提条件 要使每个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关心自己的班集体,关心他人乃至关心社会,就在于班主任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始终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工作的首位。因为学生首先是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教育学生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班主任的职责就在于将这种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赵志浩 《前沿》2015,(3):51-54
"关怀教育"来自对工具理性教育的反思,工具理性教育使人丧失了主体性,关怀教育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对话",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欣赏等"情感认同"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仁慈、灵性和爱等品格,让学生了解、感受和保持自我,并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在关怀教育实践中,应培养懂得关怀的人、以"榜样带动"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公益实践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榜样教育的理论释义是榜样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前提,是榜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原则。西方较早对榜样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所涵盖的价值理论、差异理论、矛盾理论、实践理论为榜样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榜样教育进行了理论阐释。新时期我国开展青少年榜样教育应注重价值引领、尊重主体、注重过程和创设环境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9月18日上午,“北京榜样”组委会办公室举办“‘北京榜样’走进故宫·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主题活动。首都文明办、北京市旅游委、各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和“北京榜样”代表140余人一起走进故宫,感受故宫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故宫在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强化带头当优秀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