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70年11月,为了营救越战战俘。缓和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美军对越南山西战俘营实施了一次代号为"象牙海岸"的突袭行动。"象牙海岸"行动是美军在越南战场上最有影响的一次特种作战行动,此次行动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保密措施得力,不失为特种作战的典范。"象牙海岸"行动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从位于河内附近的山西战俘营营救大约50名美军战俘"。此次行动是美国参联会直接领导下实施的首个大型军事行动, 由美国总统发布实施命令。但最后由于战俘己被转移,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其对以后的特种空降作战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
言论     
上合组织军演值得美国如此担忧吗?此次"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不仅吸引了美国军方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更引起美国部分舆论的忧虑与不安。其实,如果拿上合组织这次军演同美军正在关岛进行的"勇敢之盾-2007"大型军演相比较,这些疑虑将立即不攻自破。首先,相较于美军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7日,美军对阿富汗发动了空袭行动,就此拉开了"反恐战争"的序幕.在阿富汗北方联盟配合下,美军迅速推翻了塔利班.2002年11月,在联合国特使普拉西米主持下,阿富汗问题多方磋商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阿富汗四个主要派别的代表参加会议,并于12月5日签署了关于建立阿过渡政府的协议,阿富汗重建正式启动.5年来,美国一直把阿富汗标榜为"向民主过渡的典范",将阿富汗重建作为用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的"样板工程".然而,5年过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法治"局面仅能维持在首都喀布尔,其他地区同塔利班统治时期无甚区别.那些5年前曾经对国家前途寄予厚望的阿富汗人,如今发现西方人为他们描绘的自由民主的阿富汗不过是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领导的驻阿联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集中1.1万多人,发动了自2001年以来对塔利班最大规模的军事围剿.驻阿美军战地指挥官弗里克利少将说,此次行动联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将直捣阿南部坎大哈省、赫尔曼德省、查布尔省和乌鲁兹干省的塔利班聚集地,重点清剿塔利班"精英旅",堪称本·拉登"近卫军"-"基地"第55旅.那么,"基地"第55旅为何会吸引美军特别关注呢?  相似文献   

5.
在海战武器装备方面,美军正在推行高技术装备的开发运用计划,并将11项"核心技术计划"--主要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光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隐形技术、定向能技术等运用于未来的海战武器装备中,进一步提升美国的超级海上力量优势.从当前的情况看,美军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海战武器构想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闻眼     
《南风窗》2004,(9)
伊拉克是否会像沼泽地一样把美军黏住?伊拉克的国势前景将会如何?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将会如何?对于上述问题,尽管仍有许多不确定、不明朗的因素,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基本面的判断。第一,伊拉克人的抵抗和袭击带来的美军伤亡,加上美国总统选举年这个因素,美国很有可能按时从伊拉克撤军和向伊拉克移交主权;同时美国也将谋求组建一支由联合国授权的包括美军在内的多国维和部队。从而,外国军队在伊拉克的课题,就从"占领"变成了"维和"。联合国  相似文献   

7.
10美国和朝鲜差点因为一棵树打起来 “板门店斧头杀人事件”也许能在“最离奇开战理由榜”占据一席之地.1976年8月17日,美国士兵试图砍掉当时联合国安全区域非军事区(the Joint Security Area of the Demilitarized Zone)内的一棵白杨树,因为它挡住了美军观测站的视线.朝鲜方面自然不会同意.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朝方杀死了两名美军军官并打伤了9名美方士兵.事情发生后,美军内部就是否还击进行讨论.最终他们决定砍掉这棵树,给朝方一个下马威.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10月19日至今,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已在巴格达美军严格控制下的"绿区"--伊拉克特别法庭上多次受审.这一"世纪审判"受到国际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深切关注.关于该法庭是否合法、萨达姆若被判有罪是否会被处死、萨案的了结将对伊拉克局势产生什么影响,众说纷纭,各执其词.  相似文献   

9.
序1980年4月24日夜,美军一支精锐部队发起了一次大胆的救援行动,准备营救被囚禁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美国人质。4月25日凌晨,整个救援行动以一场残酷的灾难告终,这个灾难发生在伊朗沙漠深处,在美军行动方案中称为"沙漠一号"的一个地方。在行动中,美国空军有5人死亡,海军陆战队有3人死亡,另外还有5人严重受伤,共损失了8架飞机。这一失败的经历将成为美军挥之不去的阴影,使此次行动的主要参与者痛苦余生。曾参加此次行动的美国空军詹姆斯·凯勒上校是这样回忆此次事件的,他说这次营救行动是他"30年的军旅生涯中所经历的希望、绝望和悲剧交织的最大一次行动"。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社会第一场空前程度的言息化作战.美军在战争中使用的信息化武器已达到90%多,而在海湾战争中,仅为8%;从目标选定、信息获取、传输反馈、火力攻击这一过程,过去为48小时,而现在仅为10秒钟.从新闻舆论战的战略和战术层面上看,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攻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战争之前,美军仅向伊拉克境内派出的"影子杀手"就有上万人,他们担负的重要任务就是侦察与策反,暗杀与爆炸等活动.其行动往往出于威慑的目的.在战争之中,美军除在战场投放了81种、3170多万份各类传单外,还建立飞行广播电台,向伊拉克人发放收音机,发送电话、短信息等,美军对伊拉克国家战略情报的获取,轰炸目标选定后现场再判定,以及从对伊拉克高官、共和国卫队和一般武装部队官员,直到普通伊拉克公民的舆论攻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时间性、空间性和重要性上说,舆论战的作用都非常突出.全面信息威慑是信息化战争的根本属性.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舆论战有许多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07年9月11日,俄罗斯军方突然宣布成功试爆了一枚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这种代号为"炸弹之父"的常规炸弹通过飞机投放,威力等同于核弹,其爆炸威力为美军"炸弹之母"的4倍以上."炸弹之父"的成功引爆迅速引起了整个国际世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前言1941年12月7日日军空袭珍珠港后,便开始对盟军位于西太平洋诸岛的"堡垒"展开进攻。征很短时间内,香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相继失守。相比较而言,美军在菲律宾坚守的时间则较长。实际上,盟军最初预计前述三地均可防守6个月以上,但只有非律宾基本达到了这个目标。或许美军最后的投降使其在这场战役中的大多数作战行动  相似文献   

13.
太空在几次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军用卫星的发展,给军事行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军用卫星在局部战争中支援美军的地面行动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70多颗卫星在海湾上空组成了侦察监视、情报通讯、导航定位以及气象保障系统,美军称之"第一场空间战争"。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动用15-20种、50多颗卫星在巴尔干上空参与情报、气象保障、通信、作战协同和空袭行动。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在五角大楼讲话时把中国列为美军首要作战目标。这是美国国防战略的重要转折,对美国"印太战略"及海上安全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美军在印太地区的行动呈现一系列新动向:海上安全战略和政策制订无不以中国为目标,海军舰队建设重视高精尖科技装备、出现了美军可能介入南海局部地区武装冲突的迹象等。这些新动向中,美军特别关注中国海军走出马六甲海峡的行动走向、中国海军对高新技术的追求和军民融合行动,重视拉拢濒海地区的中小国家,企图以武力威慑和武装干预手段介入海上冲突。美军"印太"海上安全战略转型给中国带来挑战,包括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推动建设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架构遭遇挑战,中国的海洋权益遭受侵蚀等。面对挑战,中国应采取措施塑造周边安全环境、建设强大的海军,保卫岛屿主权和管辖海域不受侵犯。此外,中国还须加强军事前沿科技研究,特别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争取尽快改变国际军事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5.
白纯  钟翰 《台湾研究》2009,(5):58-63
民进党在2000-2008年主政时期极力展开对美游说,企图在台美军购问题上有所突破。其间由于岛内政局与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台美关系的变化,台美军购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发展过程。本文拟对这8年台美军购的基本概况、台美军购对台军战力的直接影响.以及美国通过台美军购对台军独立作战能力的管控等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日本内阁正式决定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员,基于目前美军在伊拉克频繁遭到恐怖袭击,伤亡惨重,日本国内反对出兵的呼声始终令政府骑虎南下。《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存在为日本自卫队创造了许多向世界最强大的美军学习的机会。美军是一支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军队,通过比较两国军事训练可以了解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差别。本文原载于日本《军事研究》2003年第9期.作者加藤健二郎通过仔细对照日美两国地面武装力量作战之异同.客观反映出在美国一手栽培下发展起来的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实际战斗力。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军事力量遭到了重创,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又长期遭受美国的制裁,当前的伊拉克军力如何呢?在美国不断叫喊对伊动武的今天,人们对这个往日的中东军事强国用什么与强大的美军抗衡,一直极其关注.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启动多波次、大规模、强力度的空袭行动,已经成为美军的拿手好戏,伊拉克的"防空大伞"能否为萨达姆撑起一片安全地带,这将是第二次海湾战争打响后的第一个焦点话题.为此,我们不妨走进伊拉克的防空天地,领略一番伊拉克今天的"防空牌".  相似文献   

18.
◆"反恐"部队扩编 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此后,台军全面向美军靠拢,特种部队也不例外。此后50年间,台湾军方以美军特种部队为原型,相继恢复并"克隆"出10多支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与祖国大陆相抗衡的撒手锏。其主要特种单位包括: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2,(1):28-29
2011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美军撤出伊拉克进入科威特,这场长达9年,美军耗资近万亿美元、造成超过10万名伊拉克平民和4500名美军死亡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2011年12月14日。伊拉克费卢杰,居民举行集会,庆祝美军完全撤离伊拉克,长达9年、造成10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他们手拿在美军袭击当中被杀害者的遗像,大喊反美口号,点燃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他们是"爱国者"有人说他们是"叛国者"他们都是"泄密者"他们如今身处异乡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2013年8月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大量机密信息的美军士兵曼宁突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称自己的举动"伤害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意。一直纠缠于曼宁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的争论,至此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的重大转折。那么,另两位"泄密者"阿桑奇和斯诺登,如今又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