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著名工运领袖邓发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代伟人邓小平早年曾是一对很亲密的战友.他们共同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又同住过一个窑洞,工作之余,更是形影相随,亲密得就象亲兄弟一般.据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写道:他和邓小平“私交甚笃”,“情同手足”.就连邓小平和卓琳的美满婚姻,也是由邓发一手撮合而成的,当时在延安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正>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张震曾较长时期在粟裕直接领导下工作。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张震与粟裕朝夕相处,共担重任,结下了深厚友情。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年代,尽管屡有政治运动乃至诸如"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们的战友情历久弥坚,始终不改。战争岁月的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3.
1935年天津学生为支援北平学生“一二·九”“一二·一六”的学运,于12月18日也冲出校门走上社会。反对国民它“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要求国民党军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但遭到了当局的破坏,强  相似文献   

4.
老将军任荣,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盛大庆典上,胡锦涛同志曾拉着他的手深情地说:你是老前辈,是西藏事业的奠基人,西藏人民不会忘记你。 笔者在老将军身边工作多年。老将军饱含深情地给我讲述了自己的情感历程:战友夫妻情……  相似文献   

5.
正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王稼祥与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无论是在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还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周恩来对王稼祥一直关怀有加,王稼祥对周恩来也极为尊重。同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之一1925年冬,王稼祥受党组织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夏又进入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他是在中共六大期间认识周恩来的。周恩来当时是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王稼祥是红色教授学院的学生,两人并没有更多的接触。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说过:中国共产党与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很早以前就把宋庆龄当作自己亲密的战友、同志和可敬的无产阶级战士。  相似文献   

7.
正习仲勋和贺龙,一个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少壮派",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习仲勋比贺龙小17岁,当习仲勋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时,贺龙就已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后来,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习仲勋曾较长时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有段时间还和他是共负重任的好搭档,两人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8.
朝鲜的共产主义者金日成、崔庸健、金策等,在九·一八事变后即和中国同志一起在中国东北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境内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他们和中国同志亲密团结,共同战斗,结下了生死情谊。70年代初,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曾派人专程来到辽宁桓仁县寻访林吉永一家人。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历史久远和当时的艰苦环境,有关周邦采烈士的史料记载很少,然而他作为父亲周肃清的亲密战友和入党介绍人,我们从小就听父亲讲述过与周邦采伯伯在北伐和南昌起义中并肩战斗的英雄故事。生平周邦采,1902年出生在河南省唐河县,黄埔三期,在黄埔军校参加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积极为"青年会"主办的《中国军人》《青年军人》《兵友必读》等刊物撰稿,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行。1925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高峰  李宗芬 《党史博采》2007,(8):47,49-47
<正>河北省深县在抗日战争中,以沧石公路为界,被日军分割为深南深北两半。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抗日军民将深县分别划为深南深北两个县,进行抗日斗争。我们俩当时都在深南县二区从事抗日工作,高峰是当时二区  相似文献   

11.
正参加八路才有活路我1923年6月16日出生在河北省阜平县槐树庄乡苏家沟村一个穷苦的家庭里,自幼给地主放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的炮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强烈地震撼了我这个放牛娃幼小的心灵。1937年9月,在115师主力奔赴平型关时,罗荣桓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率领师政治部、骑兵营、教导大队和686团第6连,插向日军的侧翼,来到晋冀两省交界处的阜平、曲  相似文献   

12.
两位才子初次见面郭沫若和陈布雷,是同一时代的两位才子。上世纪20年代,郭沫若和陈布雷均曾居住上海,虽未曾谋面,但互慕文名。郭沫若和陈布雷崭露头角时,正值蒋介石为其创“大业”而网罗天下名士,自然,这两位才子就都进入了他的视野。1926年春,郭沫若到广东大学文学院任院长,蒋介石正在广州当黄埔军  相似文献   

13.
A卫强同志,是河北省丰润县人,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他在冀东抗日前线度过了五个战斗春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寇逐步占领了华北。为了使冀东“伪满洲国化”,日本侵略军对具有抵抗外敌入侵光荣传统的冀东人民进行了野蛮的镇压和血腥的屠杀。1941年1月25日,日寇在丰润县潘家峪一次就屠杀掉1230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惨案。在日寇“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下,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里,是冀东人民用血、用汗、用生命保护和支援了冀东子弟兵的成长壮大。当时,卫强在冀东军分区卫生处任政治指导员、…  相似文献   

14.
张磊 《党史博览》2023,(6):32-35
<正>刘伯承与吴玉章同为四川人。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们曾有过一段朝夕相处、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仍然相互支持、相互勉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刘伯承,1892年生于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吴玉章,1878年生于四川荣县。二人虽然年龄上相差14岁,但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都经历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15.
一 1939年春节过后不久,春寒料峭,我奉命调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第八队学习。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和喜悦。因为我参军之后,尚未进过军政学校,在工作中,感到军事素养和政治水平较低。这次调学,实现了我的愿望。那时,我尚未领到棉衣,一位营长徐绪奎同志知道我要去学习,就把打仗缴获的一套粗呢军衣送给我穿,以便路上御寒。新四军第一支队就调我一个人,从一支队活动的江南茅山地区到军部  相似文献   

16.
<正>抗日战争胜利70年了,昔日的抗战英雄多已谢世,健在者也已是耄耋之年,辛集市王庄营村的陈小点老人就是其中之一。91岁高龄的他时常抚摸着院中的老槐树说:"老槐树也有80岁了,就在这个院子里,曾经住过多少革命干部,掩护过多少八路军子弟兵啊!"老人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如数家珍般叫出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讲出一串串鲜活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硝烟的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17.
1913年3月,我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冷镇,当时叫冷子堡.父亲赵鸿禧曾与别人合开染坊,过世时年仅30岁,那时我还不到一周岁.母亲本是当地旗人(满族人)家的姑娘,姓金,嫁给父亲后别人便叫她赵金氏.我只知道她是我最亲爱的母亲,一辈子也不知道她究竟叫什么名字.父亲死后,家里地里全靠她操劳,晚上还要纺纱织布.我那时虽然很小,但仍记得吃饭从来没有炒菜,只有咸菜和大葱蘸大酱,春夏秋季挖野菜吃.在这样的条件下,母亲仍坚持供我们三个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18.
一张磨损严重的照片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一张由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新闻记者路易斯·斯诺拍摄的照片,反映的是1939年10月白求恩大夫在河北省涞源县孙家庄外小庙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情景。这张珍贵的照片,珍藏在上杭县才溪乡王元凤的家中。 她指着照片左边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和白求恩一起作手术的人说:“他就是我的公公林金亮。” 林金亮是谁?他怎会和白求恩在一起?由此引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抗战故事发生在河北省定县叮咛店镇的梅家庄村。日本鬼子占领华北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母亲为了有点儿安全感,在我12岁那年就把我嫁进了何家大院,成了小媳妇。对日本鬼子的恐惧,加剧了我对这帮禽兽的仇恨。在我们家乡,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不断壮大,很多人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斗争,支援抗日部队,我也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20.
1939年的春天,我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教育科当参谋。有一次我和张现实同志,奉军区孙毅参谋长之命,到阜平县王快镇迄东前屯去,找住在该地的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工兵排,查看他们破坏贾口北山一段山路的情况。 我们受领任务时,首长特别嘱咐了:要注意做好友军工作,虽然他们是在根据地里执行任务,听从军区的指挥,但要尊重他们,团结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