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主要任务是证明指控的犯罪事实成立,请求法院给予被告人以法律制裁。在庭审时,公诉人可以运用二难、类比、反证、归谬等逻辑方法来圆满完成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2.
许锋杰 《法制与社会》2010,(34):166-167
法庭审理是公诉工作的核心之一,庭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刑事诉讼能够顺利“收官”,制约庭审结果的既有客观方面的诸多元素,同时也处处体现着公诉人的主观能动性,公诉人的公诉意识同样制约着庭审结果。  相似文献   

3.
庭审方式的改革使得检察机关在公诉活动中遇到一些问题,如公诉人出示不在证据目录之列的证据问题、“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程序设置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按照法理和法律规定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公诉工作会议提出“着重提高出庭支持公诉能力”,社会各界对出庭公诉案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庭前准备工作、庭审预案的制作和出庭公诉的方法技巧等是做好出庭公诉工作的三个重点环节,其中,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是出庭公诉工作成功的关键。对公诉人员提高出庭公诉能力,适应和熟悉控辩式庭审方式,做到规范出庭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主要任务是证明指控犯罪事实成立,请求法院给予被告人以法律制裁。同时为了达到指控犯罪的目的,还要根据掌握的事实和证据材料,运用逻辑推理对辩护人错误的辩护观点进行反驳。法庭辩论的全过程就是证明与反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就如何加强人大对于公诉案件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各地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人大代表旁听庭审,作为新时期人大监督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各地的实践中已初步展现出其灵活、有效的特点。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结合基层检察院开展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状况,提出一些规范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建议,以期使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能够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庭审模式中,虽然审判长是庭审活动的核心,但有控才有审,如何指挥犯罪是公诉人的责任和权利,因此公诉人对整个审理程序的安排具有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以审判为中心是由司法审FA判权的裁决属性决定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对公诉工作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公诉工作应尽快转型,这不仅要求公诉人更新司法理念,同时对证据的审查、出庭支持公诉的能力及建立新型的侦诉关系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重构之法理探析及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修改前后的两部刑事诉讼法,虽然均在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中对庭前审查程序作出规定,但由于立法时对庭前审查程序的功能认识不够清晰,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和粗疏。因此,有必要对庭前审查程序的改革问题加以深刻思考。鉴于目前对于庭前审查程序的研究多局限在具体实施问题的层面,在评析各家之说的基础上,对庭前审查程序重新进行定位,对其价值取向、理论原则等问题展开初步论证。最后提出重构我国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控辩式诉讼模式充分发挥了控辩双方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作用,这无疑对公正审判和公民合法权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也不尽完善,公诉人在出庭公诉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问题,现结合办案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公诉案件在庭前实行证据开示制度是我国公诉工作的重大改革之一,是控辩双方在案件审理前相互展示各自所掌握的刑事证据、并发表各自的看法和意见的庭前公开示证的一种活动。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探索实践,证据开示在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方面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司法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2.
逻辑推理在刑事侦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刑事侦查活动中,侦查人员对某一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当然要有充分的证据,但就其思维过程而言,无一不是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作出结论的。一起刑事案件的发生、作案人的犯罪活动都是已经过去的事实,侦查人员,就必须依据现场情况和已知线索,借助逻辑推理这一特殊有效的工具,来推论作案人作案的原因、动机、目的、条件及案件的性质等,进而圈定犯罪嫌疑人,直至最后破案。我们从古今中外许多疑难案件的绝妙侦破中,不难看出逻辑推理在刑事侦查中的威力。  一、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使疑案柳暗…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诉证明标准与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相同,均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合理性、可行性值得商榷。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具有层次性,公诉证明标准要宽严适度,合理可行,有利于正确认定案件事实,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目的。多数国家的公诉证明标准都低于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我国也应如此。参考美国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划分方法,我国公诉证明标准应当界定为"清楚而有说服力"。为此,起诉案件的证明应当符合"实、足、合、一、信、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何艳敏 《法制与社会》2012,(31):251+253
本文主要论述了受贿罪案所体现的证据特点、应当发挥的证据作用。论述了如何运用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来公诉当前的受贿犯罪。  相似文献   

15.
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琳 《证据科学》2008,16(6):689-698
公诉证明对象、公诉证据标准和公诉证明方式三个核心问题可以初步构建起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公诉证明对象包括事实、定罪和量刑三方面;公诉证据标准应当与法院定罪标准相一致;公诉证明方式应当吸收故事讲述模式的有益因素,从“故事”的全面性、一致性、独特性的角度衡量是否达到了证明标准,并合理拟定举证顺序。  相似文献   

16.
公诉证明对象、公诉证据标准和公诉证明方式三个核心问题可以初步构建起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公诉证明对象包括事实、定罪和量刑三方面;公诉证据标准应当与法院定罪标准相一致;公诉证明方式应当吸收故事讲述模式的有益因素,从"故事"的全面性、一致性、独特性的角度衡量是否达到了证明标准,并合理拟定举证顺序。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变更公诉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玲 《人民检察》2006,(11):41-44
检察机关变更公诉是实现多元价值目标的客观需要,但同时会给辩护与审判带来不利影响。有必要对我国检察机关变更公诉的条件、范围和具体程序等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公诉制度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公诉的范围,立法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公诉的自诉化问题,但应进一步明确自诉的公诉化问题;关于公诉的方式以及卷证材料的移送,应当统一对“主要证据”范围的认识;关于公诉的效力,人民检察院应当享有撤销公诉及变更、追加起诉的权利,并且鉴于立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为保障审理程序的顺利进行,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不宜用裁定的方式驳回公诉从而终止公诉的程序效力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新增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电子数据的特性,给检察公诉工作带来了挑战,文章从电子数据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公诉工作中在审查运用电子数据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刑事诉讼的竞技性特征以及检察官的诉讼角色和任务,为求胜诉或规避诉讼风险,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一定会根据案件情况设计和采用相应的战略、战术,这就是公诉策略。实践中常见的公诉策略包括:分案起诉、选择起诉、突袭起诉、降格起诉以及撤回起诉。从司法实务中公诉策略运用的实效来评判,一方面,公诉策略的灵活运用,丰富了检察机关作为进攻一方的攻击手段,增强了检察机关公诉权运用的灵活性,规避了诉讼风险,增大了起诉成功率;但另一方面,公诉策略的非典型性和非常规性即其所谓打法律擦边球的特性,又使其发挥着双刃剑的功能。因此,公诉策略在运用中必须注意分寸和度的把握,不能逾越必要的限度,尤其是不能不择手段、不问是非、不惜代价地追求胜诉。基于此,一方面,我们应当适度容忍检察机关在起诉中对公诉策略的灵活运用,但另一方面,也应当为检察机关运用公诉策略设置必要的底限,以确保公诉策略的正当和妥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