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批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行动框架》),并要求切实执行。该《行动框架》确定了海关制度、检验检疫措施、贸易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四个优先合作领域,是指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总体掌握目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参与GMS合作的现状,衡量中国现状与《行动框架》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在未来5~10年实…  相似文献   

2.
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的地方参与主体,云南省在中国的周边国际组织外交中扮演了一个新鲜的角色.首先,云南省的积极推动是GMS得以诞生的一个动力源;其次,特殊的制度安排使云南省在GMS中享有"半决策主体"的地位,并发挥了中国方面主要执行主体的作用.云南省参与GMS16年的历程是地方政府作为直接参与者与国际组织发生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一、GMS(大湄公河次区域英语简称,下同)合作(一)湄公河和GMS合作湄公河长4800公里,发源于中国西藏高原中部,流经亚洲许多国家如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湄公河每年流量约  相似文献   

4.
GMS框架下云南省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云南省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云南省与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伙伴中,GMS国家是云南省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中国参与GMS合作所带来的外贸交易量的迅速扩大和由此促成的内部交易需求的增多对物流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需要云南省物流企业迅速成长,提供规模化、一体化、综合化的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梳理云南省与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内的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方法研究云南省与五国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因。本文研究得出:云南省与GMS五国存在的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是推动双方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云南省发展与GMS五国贸易的对策建议,包括充分发挥云南省的产业比较优势,优化贸易产品结构,积极建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  相似文献   

6.
任佳 《东南亚纵横》2014,(10):24-26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有直接联系。20多年来,GMS国家已经在多个合作机制中取得了进展。本文就推动GMS合作升级,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前言 1992年,由位于湄公河流域的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5国及中国云南省组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开始了活动。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为了扩大经济关系,在农业、能源、环境、人才开发、投资、通信、旅游、贸易、运输及其他领域实施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合作计划。亚洲开发银行(ADB)也对各种论坛和工作组提出了建议,起到秘书处的作用,并从资金方面提供了援助。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在使相关国家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由于区域内国家政治制度不一、法律制度不完善、生物保护专家缺乏等原因,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陷入困境。一些大型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NGO)通过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和施加压力等方式,参与到 GMS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探讨中国与柬埔寨在会计法规制定背景、制定机构、会计法规体系、实施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推动区域各国的会计协调,改进区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提高区域贸易与投资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是指由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6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和中国)组成的一个次区域合作机制。GMS由亚洲开发银行于1992年最先提出,旨在将湄公河地区特有的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转换为新的亚洲经济增长点。亚洲开发银行实施这一GMS项目计划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引导公共资源转向整个区域的私营投资。从第二届起,每年召开一次6国部长级会议,并确定了8个主要合作领域,即:交通、能源、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旅游、通信和禁毒。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我国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全面经济合作尤其是贸易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对于云南、广西等与东盟国家接壤的沿边省区而言,陆地口岸的通关便利化对于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的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与东盟各国货物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发展迅速,但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分析发现: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量与彼此的距离大体上成反比关系。云南与东盟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与云南接壤的缅甸、越南和老挝三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相对较少,贸易辐射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3.
杨珂  丁跃 《东南亚纵横》2012,(12):21-24
昆河经济走廊将成为中国云南省与越南加快经济、贸易、技术合作,深化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分析昆河经济走廊的建设给滇越贸易带来的新发展,以及目前立体交通网、物流体系、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快经济走廊建设、促进滇越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背景下 ,研究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对改善转型国家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冷战后 ,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发展较快 ,尤其是双边经济合作在不断加强。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俄欧关系对欧盟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贸易、投资及其他经济合作方式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关系 ,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对于我们同俄欧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缅甸民主化进程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对今后中缅经贸合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主要有:发挥与缅甸接壤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CAFTA和GMS的机制优势和缅甸皎漂港到我国瑞丽的通道优势、利用FTA原产地规则双向运作、加大本地化经营力度、做好公益事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利用新产生的机遇加强与缅甸的经贸合作等。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其广阔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俄两国是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在经受了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后,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中俄政府总理定期会晤制度框架下,建立了两国经济合作对话与协商机制。近年来,中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相互投资不断增加,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全面发展。全面提升贸易质量,扩大贸易规模,增加相互投资,深化能源合作,推动地区间和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加强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将成为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研究,围绕合作方式、政策环境、合作机制、合作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开展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合作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合作机制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在东北三省进出口贸易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日韩一直是东北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国,而黑龙江省在东北地区对周边国家投资中地位比较突出.但同时,也存在着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贸易合作对该地区GDP拉动作用不明显、东北三省与周边国经贸合作发展不均衡、东北地区的对外投资水平较低的问题.在东北振兴、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步伐有所加快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将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