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中美关系时事述评 教学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学过程: 主持人:(陆霁同学) 同学们,让我们首先观看一段最近的新闻录像。 播放录像: 2001年4月1日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上空的中美撞机事件──模拟撞机图示──撞坏的美国军事侦察机照片。 主持人:(陆霁同学) 中美关系一直是中美两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热点。中美之间发生的每一件敏感事件都引人注目,影响广泛。中美撞机事件的发生,使中美关系再一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今天的时事述评课,我们就专门围绕中美关系,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发言人…  相似文献   

2.
问:中美副外长近日在华盛顿进行了磋商。你对今年的中美关系有何评论?答:中美领导人在纽约、大阪会晤时就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此后,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改善的势头。中美关系在新的一年里,既存在改善和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当务之急是把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变成具体的合作行动。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今年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我们希望美方从李登辉访美事件中汲取教训,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与中方一道,排除干扰,减少麻烦,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最近中美两国副外长在华盛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1,(10):39-39
9月21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总额58.52亿美元的向台湾出售武器计划。这是奥巴马政府第二次做这样的事了。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下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和发展,两国在反恐、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等问题上进行了有效的磋商、协调与合作,双边关系日趋成熟。 中美关系出现良性互动。其一,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一直多渠道、多层次联系。特别是自3月份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产生以来,中美元首一直保  相似文献   

5.
2008年底,奥巴马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2009年,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对中国依赖和借重增强,中美“同舟共济”共同抗击金融风暴。但2010年伊始,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贸易保护、谷歌退出等事件接踵而来,中美关系突然陷入低迷。2010年4月,胡锦涛赴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中美元首举行会晤,接着中美在北京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关系出现了峰回路转。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美关系从“一路高歌”到“风云突变”,又“迅速回暖”,像过山车,如悬疑剧,一波三折,我们应该怎么看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呢?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个月来,由于美国政府准予台湾当局高层人士访美,严重违反中美关系准则,导致中美关系发生严重波折。中美关系波折对中美经贸形势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请教了复旦大学校内外的部分美国问题专家,回答是不会有什么影响,至少不会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统一论坛》2009,(4):44-47
2009年7月7日,世界各国众多华裔青年社团联合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在中国新疆发生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高度肯定中国政府对这次暴力犯罪事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善后处理工作。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谴责发生在新疆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强烈谴责挑起和制造暴力事件的恐怖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8.
<正> 国家主席胡锦涛7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在回顾了近年来中美关系取得的积极进展后.胡锦涛说,进入新世纪,虽然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中美两国拥有的共同利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当前,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胡锦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  相似文献   

9.
2010年以来,伴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中国周边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态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中美两国应该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繁荣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正>40年前,中美建交伊始,正当刚刚步入正常化轨道的中美关系在各个领域展现积极发展的势头、中美两国人民对双方关系正常化的美好前景满怀期待之际,美国国内亲台反华势力却在台湾问题上挑起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1979年4月10日由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经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正式生效。该法案严重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的精神,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了严重障碍。对此,中国政府展开了坚决的  相似文献   

11.
陶文钊 《台声》2011,(10):29-29
从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指导中美关系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都是台湾问题,“一个中国”政策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即使两国关系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但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时,中国领导人再次明确重申了这一点。中国上述立场再清楚不过了。  相似文献   

12.
1972年2月,在远东、在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中美两国领导人越过历史的鸿沟,启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发表了《上海公报》。如今30年过去了,世界的格局、国际的形势均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然而,《上海公报》中所确立的中美关系原则,却经受住时代风雨的考验,依旧是中美两国关系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时事学习     
江泽民就美侦察机撞毁 我军用飞机事件发表谈话 国家主席江泽民4月3日就美国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事件发表谈话时说,美国应停止在中国沿海空域的侦察飞行,这样才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 江泽民是4月3日上午在北京会见卡塔尔国首相阿卜杜拉·本·哈利法·阿勒萨尼时发表这番谈话的。 他指出,最近在中国海南岛沿海空域发生的中美军用飞机碰撞事件,责任完全在美方,我们有充分的证据。是美国的飞机违反飞行规则,作出危险动作,撞毁我飞机,致使我飞行员下落不明。 江泽民强调。人是最可宝贵的。我对这名…  相似文献   

14.
孙云 《台湾研究集刊》2003,(4):13-18,58
“9&#183;11”事件不仅对美国国内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巨大,催生了美国安全观和安全战略的变化,也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深远,推动了大国关系的调整。“9&#183;11”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契机,美国为加强反恐和防扩而希望稳定对华关系,中美双边关系气氛有很大改善,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大超过利益冲突。尽管如此,布什对华政策的本质和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作为制约解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中美关系的变化无疑会对两岸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华实行全面竞争战略,其一个中国政策在政策基础、政策内容和政策执行三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变化,给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拜登政府虽然强调防止竞争演变为冲突,其一个中国政策在执行上也做了部分回调,但由于美国对华战略仍呈全面竞争态势,且在发展美台非官方关系上没有节制,致其“双重威慑”政策进一步失衡。因此,虽然拜登政府强调中美应就台湾问题进行危机预防与管理的对话,但如果美国不对一个中国政策做重大调整,其危害性将继续放大并可能导致中美发生直接冲突。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格局和大国战略关系中,中美关系具有特殊的地位。中美关系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格局的架构和大国战略关系的发展趋势与走向。自从中美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中美关系逐渐解冻,开启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体系层次和个人层次的因素分析该理解该进程的有效方法。当时的国际大环境,特别是苏联的威胁,是决定中美走向缓和的决定性因素。毛泽东作为中国的最高领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对国际形势的认知判断和战略思考,是中美能够迅速摒弃前嫌、实现缓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亚作为中国的战略边疆和美国的"危机之弧",在两国的对外战略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中美在中亚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由于政治因素、安全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影响,中美在中亚存在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上的分歧。这些分歧反映出了中美在中亚缺乏战略互信。为了更好地解决中美中亚分歧,打击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改善中亚脆弱的政治经济环境,中美亟需在中亚构建战略互信。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0年后,中美两国在美国售台武器、奥巴马会见达赖、谷歌事件、人民币汇率、两国人权状况等一系问题上发生龃龉,使此前一年的蜜月快速消失。对此,有些国外媒体传言,中美关系有可能像美苏关系那样走向冷战;但也有人  相似文献   

20.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关于外交工作的报告,对报告表示满意。美国国会违背中美建交的根本原则,接连发生制造"两个中国"的严重事件,即十一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关于"台湾前途"的决议案和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分别通过拨款法案关于亚洲开发银行的修正案。对此,会议表示极大愤慨和严厉谴责。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美国国会一再制造"两个中国"的行动,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践踏国际关系准则,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霸权主义行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